阿崇
我在自己身上體驗到的業習
當工作造成壓力與倦怠時,若不能有意識地去面對,便很容易淪為多巴胺的僕人。如何有意識地過生活,有意識地做出選擇,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業習」,真的很不容易。
搜尋網路關於業力的文章:佛法如何看待死刑與廢死
學習業說時,學到業、業力、業果,又學到有順現業、順生業、順後業,但由於我對隔生、第二世難以想像,往往用順現業來理解,讓我想到死刑以及廢死。
爸爸四周年忌日
至親逝去,感傷雖會被歲月沖淡,但思念不會,爸爸留下的影響一直存在。這些思念、這些影響,被擺放在某道風景裡、某個情境裡、某道菜色裡、某個動作裡、某首歌裡……
感謝媽媽回到自己
我對媽媽充滿感謝,感謝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持續精進、學習與成長,當她回到自己身上去改變自己時,也影響了我和妹妹的生命。謝謝媽媽!讓我親身經歷何謂「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我如何突破生命的逆境
我如何突破生命的逆境?我想就是「回到自己」。「回到自己」讓我明白,改造世界跟改造自己,其實是同一回事。
輪迴的新觸動
學佛其實就是在學做人,學習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充滿覺知,學習掌握自己行為慣性的規律,有意識地做自己言行舉止的主人,因而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彤寶30歲生日快樂
兩個人在一起會遇到很多磨合,如何在一段關係裡做自己,也讓對方能做自己,這是很大的課題。但我能感受到妳為我做的改變,妳願意為了我放下某些自己。我也是,我也願意為妳做些改變,願意為妳放下某些自己。
生活中練習八正道的經驗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創造的可能性
每一次在日常中感受到的苦,都是一次練習的過程,一次探索自身「創造的可能性」,我想那就是智慧吧。這樣想來,佛法說的自在,也是一種愛自己的能力。
回到自己與菩提心
我有種感覺,這樣因為知道認識自己很不容易,而同理他人處境並感到不捨的感受,好像就是菩提心。
準備以什麼心情接受人生
身處這瞬息萬變、價值觀雜亂紛沓的時代,「準備以什麼心情接受人生」確實是一個大哉問。我想,若能在這充滿不確定中,穩住自己的心,就能以不變應萬變了。而如何能穩住心,只能在生命一次次的際遇中去求索了。
我從佛學班畢業了
佛法博大精深,理論系統非常嚴謹、複雜與深奧。但佛法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就是「回到自己」、「活在當下」。我很慶幸在這年紀就去學佛,有我自己的因緣合和,有我的生命軌跡。接下來,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而修行不在道場,不在深山,就在日常。阿彌陀佛。
戀屍癖與生命力
戀屍癖的對立面,就是生命力,萬事萬物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追憶林聖芬老師的面容
謝謝聖芬老師,能在心中留下您如此溫暖的形象,是我莫大的光榮。相由心生,希望我也能擁有像您那樣慈悲的面容。願您安息,了卻世間,離苦得樂。
左翼和右翼,重點是改變世界
左翼和右翼走到最後,常常做出一樣的事。因此,重點是改造世界。要簡單舉例子,大概就是蔣經國搞十大建設,或美國當年搞凱恩斯主義。其實這兩政策某程度都很像強調政府作用的計畫經濟,甚至有人認為把蔣經國的十大建設,擺脫掉用字遣詞的差異,跟早期共產國家奉行的計劃經濟做法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