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RRR《革命雙雄》

Alfredo
·
·
IPFS
·

《革命雙雄》RRR (2022)
導演:S.S. Rajamouli

本年度的印度神片,印度熱賣之餘還襲捲歐美影迷圈,本片無緣在台灣戲院上映,但在Netflix上架讓我仍可以恭逢其盛。片名三個’R’意為Rise, Roar, Revolt的縮寫,但其實真正指涉的是本片導演 Rajamoulli 和雙主演巨星 N.T. Rama Rao Jr.和 Ram Charan 名字中的’R’。電影取材自印度反殖民革命的真實歷史人物,本片虛構出一個幻想的、奇幻的革命神話,講述兩位革命英雄年輕時意外相遇成為生死之交,卻在命運捉弄之下相互為敵,直至最後誤會冰釋共同反抗壓迫人民的英國殖民軍隊。

本片有多場超乎想像令人瞠目結舌的動作場面,除了開場單人獨抗數百暴民,隻手博擊猛虎外,中場百獸橫行的水火大混戰可說是全片高潮,到結尾以二擋百的叢林夜戰,引用印度神話將人物超級英雄化的奇觀。雙雄以水、火做為各自的代表元素,動物般的野性和百步穿楊的神力做為各自的超能力,從色彩到動作設計緊密地將這些符號貫穿在角色身上,讓人目不暇給。

而這些場面放在革命起義的二元對立結構中,英國軍隊的殘暴不仁、兩位英雄的盛大登場,及至兩人戲劇性的相遇皆做足了力氣。英雄惜英雄到反目成仇也處理得劇力萬鈞。編導演精密地控制下,明星盡情展現魅力,情節大肆揮灑狗血,卻不至於失控失焦,三小時的片長仍不覺過於冗長。對我來說這故事回歸到一種純真、甚至童稚的劇劇想像,愛就愛的義無反顧,恨就恨的咬牙切齒,笑又笑的理直氣壯,巧合與誤會都來的直接、粗糙與暴力卻有效。

西方常在歷史電影中放入當代複雜的政治觀點,或是把玩角色之間曖昧的性別張力,類似細微概念的缺席或許成了本片甚至是一般印度商業電影的最大特色,所以無法期待對英國殖民時代或革命歷史有何深刻的觀察省思,對男性英雄從肉體到精神上血脈賁張般地崇拜,也過火到與政治正確當道的時代脫節,但這卻可能反而是讓全球觀眾受落的原因。一幕兩人在舞會中狂猛飆舞,不但鬥倒舞池中其他的白人男性,也同時迷倒了所有在場的白人女客,滿溢雄性荷爾蒙的男人形像放在可愛化的男孩性格身上,問題很大的性別意識反而成了人畜無害的幻想(甚至滿滿的Bromance到BL素材都像是在電影的創作算計之外)。

所以《RRR》是否是過於張狂的國族電影和男性電影?這問題不好解答,和近期全球熱映的《捍衛戰士:獨行俠》相比,兩片在國族精神和男性敘事的異同或可成為不同文化間有趣的對照,《獨行俠》在熟悉好萊塢的觀眾眼中仍能辨識其精密的政治與商業算計,《RRR》的看似簡單直接卻也是源自另一套密不透風的文化規範。甚至我沒看過的中國片《戰狼》也可以是一個參照點,Film Comment Podcast 一集討論《獨行俠》時就簡略地把《RRR》和《戰狼》拿來做為國族主義電影互相比較。

本片將明星魅力和動作場面推到極致的超現實幻想,除了是來自印度電影市場的傳統,也提供給全球觀眾一場無關政治正確也無關泠酷現實的娛樂體驗,想像如果是中國或俄羅斯拍了一部類似的男性國族主義電影,應當不可能受到同等的歡迎(拍不拍得出來,或拍出來長成怎樣又是另一回事)。此等娛樂至上的價值,是否可以消解其中的意識型態的疑慮,又或者在不同文化的審美距離之下,我們根本就不需要想得太多?

(2022/7/17)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lfredo網誌Blog on Cinema的作者 業餘影評寫作者 Cinemagoer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台灣電影
10 篇作品

《餘燼》The Embers

《布勒合唱團:溫布利球場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