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我的(不)完美人生 · 第一天

还在挣脱“完美包袱”的不完美|七日书

moonjoy2012
·
·
IPFS
尽量与过去的学历和工作赋予的身份切割,把自己变成nobody,然后开始几乎无目的的四处旅居和游荡,想在此过程中尝试探索一种本来属于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完美不完美可言,仅仅只是属于自己的。

四十岁之后突然发现年轻时被建构的价值观成了余生的枷锁。那些被固化的行为习惯和思考逻辑都限制了余生寻求更多可能性的勇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江南,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被要求知书达理、品学兼优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成就了为世俗眼光而活前半生。从小笼罩在“优等生”心态之下,然后考理想的大学,读研究生,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获得长辈和周围人的认可,人生大半活在循规蹈矩之中。我们这一代降生到这个世界,就直接落入一条流水线的窠臼。

虽然读研自主选择了喜欢的专业,工作也争取到了自己理想中的职业,进入当时理想中的企业。很多年后,当这个职业的神圣光环散尽,一整个行业的坍塌,直接带来对年轻时外部赋予的价值观的逆反。

比如结婚但拒绝生育,比如对精英教育体系的学历、优绩都产生怀疑……当下决心甩开之前的窠臼,想要寻找自由的生活方式时,多少有点像《肖生克的救赎》里走出监狱却不知如何面对自由的瑞德。很希望人生很多问题是可以用一次考试解决,但生命意义这个洪荒之问,是如此开放,毫无标准答案,以至于如果无所依附,几乎无力成为编织意义之网的那只蜘蛛。

但是眼前,我还在努力为甩掉那条流水线上的“完美”而努力。

两年前,与先生决定将之前的事业和人际关系归零,想看看如果“我”什么也不是,身边还会留下什么。我们没有社会title,也意味着在极度强调工具理性的社会里,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尽量与过去的学历和工作赋予的身份切割,把自己变成nobody,然后开始几乎无目的的四处旅居和游荡,想在此过程中尝试探索一种本来属于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完美不完美可言,仅仅只是属于自己的。

但,时不时还会被热衷学习的惯性磕跘住,比如总想打怪学不同语言,原本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开始,却常常会陷入努力学习的“优等生”心态中。哪怕运动健身,也会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意识到自己只是想努力变得更强,而失去了享受运动乐趣本身的意义……这些几乎都是在之前“完美包袱”的窠臼中形成的惯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