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精神疾病患者的距離或許比想像中的還要近:《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
最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一位精神科醫師已逐漸轉職為其他領域的教練,原因除了感受到白色巨塔不可言說的權力競爭,也因為擔任精神科醫師容易被病患影響情緒,所以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著想,決定讓自己從事更為正面的助人工作。
或許以病患的角度去思考,會覺得醫生的職志難道不是拯救病患嗎?怎麼可以臨陣脫逃呢?其實醫生也是人,我們可曾想過他們一天的工作量極其繁雜,尤其要承受龐大的情緒勞動,所以不乏精神科醫師也需要服用藥物才得以繼續服務廣大的患者,而《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便是由曾經擔任過精神科醫師的陳嘉新教授(現在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透過回憶過去成為精神科醫師及執業的歷程,來解開「精神科」這層不欲人知的神秘面紗。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作者親身經歷的一場「全武行」,想像精神科醫師竟然需要與病患近身肉搏,結局還是荒謬地呈現醫生與病患三個人疊疊樂的景象,雖然我們透過文字去感受會覺得有些荒謬,但也凸顯了精神科醫師必須面臨高壓及危險之境,實在非常人所能為,也由衷感佩仍在工作崗位上服務的精神科醫師們。
「精神科」相較於其他科別,可謂更需要仰賴經驗的判斷,畢竟很多精神上的狀況並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清楚判別,就如同書中提到的「邪惡與生病並不是那麼容易區分」,所以當刑事案件需要做精神鑑定的時候,對於精神科醫師而言更是一大挑戰,而真相又真的能水落石出嗎?
特別喜歡作者引用社會學家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這本書,也讓我們去思考到底我們存在於他人眼中是什麼樣的形象?抑或我們期望別人看到怎麼樣的自己?而這樣的自我是真實的自我?還是基於某種目的的一場表演?甚或是即便表裡不一,其實也都是自我的不同面向?我認為這都可以呼應到作者的這本書名《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當我們定義他人「反社會」或「不正常」,是否也是基於一種認定社會皆不會改變的自傲?
陳嘉新教授的文字非常具有人文關懷,也帶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帶領我們一窺精神科診間內外的微妙互動,也更深入了解精神疾病患者所遭遇的艱難及醫者抽絲剝繭之勞心勞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