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罪人、病人或凡人?管制藥品使用者的眾生相:評《戒不掉的癮世代》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2024年《鏡週刊》記者鄭進耀用《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帶我們走進環繞著各種不同管制藥品的人們,從產銷、使用到戒除,他們的生命故事之中。同樣以長年深入報導為基礎,另一本主題類似但取徑不同的近作,是2023年由《報導者》團隊的《島國毒癮紀事》。
(底圖來源:Rob Hampson、  Volodymyr Hryshchenko/Unsplash)

撰文|許宏彬(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在東亞社會中,鴉片戰爭以來各種管制藥品使用的相關議題持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討論與好奇。我們對於用藥者的認識,多來自於教科書、國內外新聞或影視作品所呈現的片段形象,那些關於戰爭、幫派暴利/暴力、警方取締查緝與各種「毒癮者」道德淪喪的故事。在各式的教育及傳播影響下,「毒品」是一碰就會跌落無底深淵的可怕物質,而成癮者是失去自我陷入癲狂的「毒蟲」,甚至失去了身為人的資格。

我們慣常別過頭去,將它/他們自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排除,定格在警局、監所、醫院、某個暗巷街角或包廂隔間中。也因為它/他們的高度污名,使我們對日常生活身邊多元且多樣態的管制藥品及其使用者認識有限。我們不知道這些藥品的效用與後遺症各自不同,也不知使用者是怎樣的人。我們甚至不知道,也沒有準備,當身邊出現使用者,或者,當我們自己成為使用者時,該怎麼辦?

以長年的訪問調查為基礎,2024年《鏡週刊》記者鄭進耀用《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帶我們走進環繞著各種不同管制藥品的人們,從產銷、使用到戒除,他們的生命故事之中。同樣以長年深入報導為基礎,另一本主題類似但取徑不同的近作,是2023年由《報導者》團隊的《島國毒癮紀事》。

➤癮的時間與空間

《島國毒癮紀事》以鳥瞰的視角,從各種角度來通盤理解現今的管制藥品「問題」,不僅對臺灣在當代跨國「毒品」產製轉銷過程中的角色有清晰的整理,更對成癮者所歷經相關的警政、司法與醫療處境有細膩與深入的討論。而《戒不掉的癮世代》則是由作者帶領讀者穿街走巷,慢慢走入一個個不同管制藥品及人物的生命史,以及與之交織的時代變遷。

歷史感是《戒不掉的癮世代》相當突出的特色,作者用心地呈現每一個人物,甚至是每一個管制藥品的前世今生。從古老的鴉片到K他命,許多管制藥品在成為「毒品」之前,都曾是治療疾病的良藥,甚至在成為「毒品」之後仍是如此。

例如在當代臺灣幾乎已無人吸食濫用,卻仍名列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一級毒品榜首的鴉片,在清代及殖民臺灣都是治療肺病與腹瀉的常用藥物,目前仍是止咳藥水的主要成分,鴉片類藥物也依舊是重要的疼痛緩解藥物。

鴉片是從尚未成熟的罌粟果取出的乳狀液體,乾燥後變成淡黃色或棕色固體。(圖源:wikipedia)

同樣地,K他命自戰後起被廣泛地運用在手術麻醉,更在1980年代起由醫療研究者持續開發在憂鬱症治療上的潛力。大麻則於19世紀被運用在止孕吐及精神疾病,對特定患者來說至今仍是對抗不明癲癇、巴金森症等疾病,重拾正常生活的可能救星。走過每個藥品從開放到管制的曲折歷程,我們才能理解所謂「毒品」與「藥品」之間的界線實是幽微難明,無法一刀兩分。

➤藥與毒的一體兩面

本書另一個特點在於正視每個藥品的物質性,而非將它們視為毒品而獨重其成癮性。不同藥品與各種日常使用情境之間交織生成令人迷戀的效果,是作者帶領我們進入使用者生命的重要切入口。對使用者來說,他們所追求的不只是享樂,而是將藥物與各種生命情境結合,來調劑、處方出各自理想的生活。

鴉片類的藥品有麻醉止痛的效果,於是感冒糖漿讓陳阿姨可以忍受工地勞動帶來的病痛,一個人獨自將三位小孩拉拔長大。安非他命有興奮、專注、不眠的效果,更是意外地切合資本社會追求金錢積累、高工時高壓力的工作型態,讓出身眷村,想趁年輕多賺點錢好幫父母換間大房子的老賀,可以從頭到晚不休息地開聯結車;讓就讀明星高中的皓子可以提升讀書效率,好趕上班上眾多怪物型的天才;也讓酒店名花陳鳴敏可以克服大量飲酒所帶來的暈眩與不適,隨時提神醒腦,好與酒客周旋。

感冒糖漿內含的「可待因」(Codeine)是一種鴉片類藥物(opioid),有止痛、止咳和止瀉的藥效。(圖源:wikipedia)

即使是那些看似單純追求暴利,渴求一夕致富的輸運者,作者也試著重訴他們的生命故事──有時只是有種不甘心。在遠洋漁業已然沒落的時代,東港小鎮青壯一代的漁民們面臨朝不保夕的現狀,或許是想重溫父執輩過往出海一趟就有一輛名車、一棟樓房的風光;也或許是為了擺脫因難堪的現實而欠下大批賭債,讓他們甘冒風險進入管制藥品的產銷網絡之中。

藥品的使用史,見證了臺灣戰後社會的快速變遷,讓我們看到在劇變的時代洪流沖刷推擠下,那些想要乘風破浪昂首前行,卻又只能載浮載沉,奮力掙扎不致滅頂的人們。

➤藥的台日關係

雖然作者善用歷史元素深入刻畫使用者的形貌,但部分內容仍有待商榷。如書中提及殖民時期臺灣的麻藥管制較日本內地更為寬鬆,也有製造安非他命的技術,成為戰後臺灣製安基礎。然而今日常用的甲基安非他命,是由日本學者於20世紀初所合成,於1941年由日本製藥公司以覺醒劑(Philopon,ヒロポン)之名開始販售,戰爭時期大量提供給需長時段工作且隨時保持警覺的軍人、飛行員、信號員及勞工使用,與臺灣的關係不大。

在1950及60年代日本經濟快速復甦的時期,因應高壓且高工時的工作文化,日本藥廠更進行大規模的宣傳與促銷,導致大規模的安非他命流行並衍生諸多社會問題,才迫使政府採取嚴格的管制措施。此間,戰後滯留日本的臺灣人與韓國人,不少集結成幫派並介入黑市的安非他命交易,引起日本當局關切。

臺日之間的幫派網絡持續交織,當1960年代後日本安非他命管制嚴格、不易取得時,臺灣成為另一種供應管道。譬如書中的幫派大姊陳鳴敏,就曾走私安非他命至日本,以應臺灣留學生的需求。臺灣作為東亞海域,乃至於不同大陸之間重要的交流節點,歷史中各種跨國境的人群移動、知識交流與商品流通,都是理解全球各地獨特卻又緊密關連的藥物使用文化的重要線索。

無論是《島國毒癮記事》鳥瞰式的全景介紹,或《戒不掉的癮世代》梳理物質與使用者生命史,都是我們重新理解本地管制藥品使用的好起點,且彼此相輔相成。

➤擺脫汙名的挑戰

臺灣當今的藥物政策,正從刑罰化轉型至醫療化,不再將使用者當成罪犯,而是需要醫療照護、社區支持的病患。第一線的檢察官、醫師與社工師等專業者,力陳去污名的重要性,認為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阻斷成癮者勒戒出獄後,又不斷成癮入獄的循環。

但即使是這些用心且願意投入的行動者,也是在長期接觸、面對成癮者後,方能有所體悟。他們感慨地說,我以前唸書時都不知道這些事情,我的生活圈中都沒有這樣的人等等,顯見對管制藥品使用者的污名與排除,實已透過反毒教育深化至許多專業教育之中。此外,許多使用者也因曾遭遇不友善的醫療或司法對待,對專業有所疑慮,甚至抗拒。

從歷史、科技與社會(STS)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必須警覺,醫療化並非所有問題的萬靈丹。醫學專業有其所追求的內部利益、回饋機制與價值觀,不必然與社會追求的目標相符,更有不少追逐利益捨棄公義的不肖分子,如為了促銷自家藥品導致近年來美國鴉片類藥物成癮大流行的薩克勒(Sackler)醫師家族(可參見精彩的《疼痛帝國》)。

專業不但需要自律,更需要社會大眾共同監督,在追逐利益(如更多的健保給付)之時也重視公義,方能成為一同推進社會的動力。

此外,醫療化政策將使用者視為病人,或可讓部分重度成癮者擺脫道德污名,有助其回歸正常生活。但醫療化難道不會同時造成另一種污名,導致另一批隱性使用者對專業介入的抗拒?如殖民政府將為數眾多的阿片(即今日的鴉片)吸食者視為病人,並透過更生院進行強制勒戒矯治。但許多吸食者都不願意被當成病人,無意否定自我,更不期待被醫療給「更生」。

從淺嚐、習慣、依賴到成癮,人與各類藥品的關係存在著多種樣態,無法被簡單化約成毒品與毒癮者。《戒不掉的癮世代》提醒我們,應該正視各種藥品的前世今生,細究其使用的脈絡與潛在的利弊,方能提升社會大眾對藥品的認識,一同討論出適合當代臺灣的管制力道與方式,讓藥物與使用者的生命情境妥適結合,在充滿挑戰的現實生活中,面對並發現自我。●(原文於2024-04-04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戒不掉的癮世代:
臺灣的毒梟、大麻、咖啡包與地下經濟

作者:鄭進耀
出版:鏡文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鄭進耀

《鏡週刊》文化組記者,曾用筆名「萬金油」出版多本著作。以《吃便當》一書獲得2019年度Openbook好書獎,另著散文集《不存在的人》。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物》叛逆貓與獅子王的背後,是被編輯唸的NANO HERO黃致豪:《Toby King托比王》專訪

現場》2024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側記

書評》與日常對讀,文明與荒野的交纏:評《重燃生之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