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省時讀書法--名作要從最後一句開始讀?

正宜
·
(修改过)
·
IPFS
·
用兩天讀了132本書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那種經驗,很辛苦地看完一本書,好不容易來到最後一句,看完卻很想摔書。但是書要從第一頁的第一句開始讀,其實是一種迷思。當一位作者在創作他的作品時,作夢也想不到讀者會用什麼方式閱讀他的作品。一切的創作都有這樣的命運,當它被完成之後,就脫離了創作者的手,落入閱覽者的手中,閱覽者要如何閱讀、如何理解、如何感受、如何詮釋,完全是他的自由。

那麼讀者的閱讀方式,會如何改變一篇作品呢 ? 班雅明說:[一切事物既與他者也與其自身相關。],每個人即使讀同一本書,所思考的也是自己的思考。就這個意義來說,每個人所讀的其實不是同一本書,而是被他的意識、思考和認知改變後的作品。一本書,其實是作者與讀者共同創作的結果。

當我們閱讀的時候,不只是在[改造]所閱讀的作品,同時也是在進行[自我改造]。這個創作的過程不只發生在自我以外,同時也發生在自我以內。當你讀完一本書之後,和讀完一本書之前的你,已經不是同一個人。

閱讀這件事原來不是被動的行為,你不只是在閱讀別人所完成的想法,你是主動地在創作。因此你完全有自由決定要如何讀這本書,不管是從前面開始讀,從隨便翻到的一頁開始讀,從最後一句話開始讀,都是你被應許的完全的自由。

這本[名作要從最後一句開始讀],揭露了作者齊藤美奈子的偏好。同為一個愛書人,我特別喜歡看別人閱讀經驗的分享。因為閱讀本身是一件孤獨的事,所以有機會知道別人如何讀、怎麼解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從這些分享中,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閱讀的癖好。

這本不厚的書,裡面包括了132本日本和西方名著的[最後一句話]。感覺你只要讀這一本書,就等於讀完了裡面的132本。其實只讀書摘也是一種閱讀方法。

這本書裡我有兩種閱讀的經驗,其中一種是那些我已經讀過的書。

像是:

[飄](亂世佳人) / [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冰點] / [或許暴風雪又要來了。]

[大地] / [我們倆沒有什麼好怕的。]

[咆哮山莊] / [我納悶著誰想的到,沉眠於這片如斯靜謐大地底下的人,或許得不到安息。]

這時我發現,原來讀過的這些故事,記憶都濃縮在它的最後一句裡。只要讀這最後一句,腦海中就會浮現整個故事的情節感受,像封面照片一樣,點進去就可以看見整本書留在腦海中的影像。原來最後一句話擁有著這樣代表性的連結作用。

另外一種閱讀經驗是那些我還沒有讀過的書,在這本書裡讀到最後一句話之後,湧起極強烈的閱讀渴望。

例如:

山本周五郎的[三郎] / [原諒我吧,是我啊,開門阿,是我,三郎阿]

(在這沒頭沒腦的懇求裡,所包含的是友誼和原諒的故事。)

松本清張[零的焦點] / [強風撲打在禎子的眼睛上。]

(其實是很想哭,所以才會特別意識到眼睛的存在吧?)

大岡生平的[野火] / [榮耀歸於上帝。]

(想都想不到,描寫人性極端黑暗面的戰爭作品,居然能夠以這句話作為結尾。)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閱讀經驗,是讀了作者齊藤美奈子的心得,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句話是這個意思的。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 / [他想起了一先令就能買到十三顆上等牡蠣的日子。]

(這是描寫畫家高更的小說。藝術和月亮一樣無價,你可以說它價值連城,也可以說它一文不值。)

谷崎潤一郎的[細雪] / [這天腹瀉終究沒有停歇,乘上火車後依然持續著。]

(現在我才知道女主角拉肚子的原因…..)

總之這本書很值得一讀,一本書=132本,不管怎麼說都是很划算的。另外也可以學到132中文章結尾的方法。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