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的影视书

阿布拉赫
·
·
IPFS
总有些书、电影、电视剧,当年是看不懂的,或者看不下去,后来因为某人或某事触发旧情,又拿起来看,发现竟然又能看下去了。

总有些书、电影、电视剧,当年是看不懂的,或者看不下去,后来因为某人或某事触发旧情,又拿起来看,发现竟然又能看下去了。

前几天Lola推荐《源氏物语》,想起我很早就在kindle买了电子版,看了开头觉得传说中的日本红楼不过如此,和我们中国的红楼比起来差太远,就搁下了。一问,她看的丰子恺译本。再去看我的,果然,译者另有其人,叶谓渠和唐月梅。于是又重新买了丰版。别说,以前我只知道丰子恺是大家,具体大在哪里却不甚明了。如今丰子恺的《源氏物语》已经看到了13%,不得不感叹,翻译果然还是二次创作啊。丰版的语言简练考究,和歌部分也讲究平仄韵律,很像在看中国的古典原创作品。

当然,翻译界也有其它观点,所谓译文,保留原作风格或特色也是另外一种审美。

但叶和唐的《源氏物语》,确实不对我胃口。太直白生硬,缺乏美感。

候导的《刺客聂隐娘》,是另外一个故事。我恍惚记得多年前这个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时候,恶评如潮,我记得主流评语就是一个字:烂片。再加上,对舒淇的演技一直没什么信心,所以,尽管多年来无数次翻页翻到它,都没尝试过点开来看,直到后来开始听《反派影评》。

反派所有人众口一辞,言起聂隐娘必称神片,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决定一探究竟。一刷只有一个印象:构图太美了。至于故事,至于情绪,看完了一头雾水。

去年疫情期间,电影业惨淡经营,波米们趁此机会,做了几期十年回顾的大节目,其中一期是金马十年,这期节目中要求各嘉宾选出自己心目中的金马十年十佳影片,结果,三位嘉宾的十佳第一名,都给了《刺客聂隐娘》。

这谁受得了?我也堂堂一影迷,又是反派的忠粉。所以几天前我又看了一遍,有了影评的铺垫,这次当然不至于一头雾水。可是,要说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也确实没有。波米说的,侯孝贤非常奢侈地让我们看到了唐朝人的寻常生活,也是又听了一遍他的SOLO之后,觉得,好像是真的。那些初看让人着急的中远景,可不就是让我们以上帝视角,看人类如何嬉戏?

另一个看了好几遍没办法察觉其中奥妙的经典电影 ,是《千与千寻》。2019年,修复版在中国重映,我还专门去电影院贡献了票房,可是大屏幕也没能让我收获比前几次在电视上观看更多的感动。

不过昨天,我看完了《行尸走肉》第九季了。几年前第八季都没看完,决定弃剧,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再捡起来。世事就是这么难以预料,我写了matters追剧指南,评论里找到很多同好,讨论的同时也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怀念,于是决定再续前缘。毕竟,你对那些人是有感情的。片头音乐响起,就仿佛回到了往日的追剧时光。

最难忘的是,Carol和以西结用看电影来收买公路帮。那群人穷凶极恶,听到Carol问“你们最近一次看电影是什么时候”就傻眼了。和张艺谋的《一秒钟》比起来,这难道不才是真的“献给电影的情书”吗?

无论世界如何兵荒马乱,人类终究需要电影,需要文艺。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阿布拉赫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游记
43 篇作品

迷失香港(一)

乡村日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