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年度青少年圖書.評審報告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童書及青少年圖書決選評審團,左起玉米辰、安石榴、李瑾倫、蔡宜容、劉淑雯

撰文|蔡宜容(兒童文學工作者)

今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及「年度青少年圖書」兩個獎項,共計61本進入決選,包括童書41本,青少年圖書20本。決選會議歷經了近7小時的熱烈討論,評選出7本童書、3本青少年圖書,其中翻譯作品占7,中文創作得3。

進入決選的書籍一定程度凸顯了當前童書出版關注的方向,有眾多呼應108課綱素養主軸,以及聯合國SDGs提出的各項永續發展目標的作品。科普、知識類書籍關注生態與環保、性別與種族、文化與身分認同等議題;繪本與文字小說也在類似的框架下,提出成長與死亡、自由與正義、戰爭與和平等大哉問。

儘管「兒童」的定義幾經變化,儘管社會必須正視兒童與成人的界限存在某種模糊空間,儘管閱讀社群對於閱讀的思考已日益多元,對兒童讀者的獨立性也更敏感,但教養功能與帶著目的的閱讀,仍舊以黑體大寫的姿態盤據在兒童文學的上空,19世紀如此,21世紀亦然。

與其說這是一個「好或不好、對或錯」的現象,不如說這是一種提醒。因為伴隨著功能與目的性而來的,往往是道德更正確、政治更正確的書寫,逐漸形成具有強制力量的主流價值觀。在這樣的潮流影響下,書寫與閱讀的面向容易趨於單調,而這次在決選中,能殺出重圍的作品,則恰恰展現了超越與挑戰的力量。

➤用圖像轉譯知識、文字承載理念

作家的道德力量並不在他處理的題材或是闡述的論點中,而是在他對語言的運用中。—帕斯,《帕斯選集》

墨西哥詩人帕斯(Octavio Paz)對作家的道德力量曾提出如上強大的解釋,今年入圍的科普類圖書,也以出色的敘事,或者精彩的圖像編排,與帕斯的說法遙相應和。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書腰和書封上的文字介紹,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碗披著生物學外皮的心靈雞湯,實際上它是透過深入淺出的生物學知識,重新檢視關於自我、個性、勝負及強弱的迷思。《別鬧了,動物大人!》以漫畫的敘事節奏、穿插流行文化梗的鋪墊,毫不含糊的帶出農場動物的情緒與認知能力,科學與人文適度整合,跳脫常規,十分迷人。

潛入迷你王國》以極巨大的編排效果,呈現極微小的生物樣態細節,一步一步揭露蜜蜂與螞蟻的生存秩序。同類型作品還有《和古代恐龍做朋友》,每一則小短篇都是恐龍日常,追憶滅絕前的似水年華,為這個世代的恐龍文化增添了新趣味。

罪與責的發生與歸屬是人性衝突的熱區,過去為成人而寫的作品已有許多精彩的成果,譬如德國作家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的「罪行」三部曲,或者英國作家莎莫史克爾(Kate Summerscale)的《威徹爾先生的猜疑》。

由法律白話文運動撰寫的本土自製書《童話陪審團》,以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為引子,說明法律細密微妙的轉折,比如好鼻師與縫製國王新衣的裁縫是否涉及詐騙?如何認定?藉由故事來開啟兒少讀者對罪與罰的思考。這是社會公民的思考,同時也是故事讀者的思考。

今年百科圖鑑類書籍的表現也令人驚喜,《好想吃一口:餐桌上的世界地圖》以大開本結構,呈現豐富的知識性與圖畫性,取材地點多元,食譜的設計也兼具實用與趣味。《動無止境》以線條的律動牽引出人類發展簡史(精確來說是人類嚮往自由的歷史),安居與移動的欲望,驅使我們在離開與回歸的軸線之間奔竄,形成迷宮般的路徑。本書線條和色塊傳神表現出各種移動的樣態,搶眼的用色吸睛又不顯凌亂。

《寶寶眼中的媽媽圖鑑》翻轉了我們看待新手媽媽的方式,從嬰兒的視角來觀看新手媽媽的「嬰兒期」,看見媽媽的不完美與成長。因為自嬰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母親與孩子的身分都是全新誕生的。全書巧妙避開愛與孝順、衝突與和解等傳統元素,孩子以接近平等的方式觀看母親,讀者則看見兩個「人」如何逐漸成為母親,成為孩子。

➤訴諸詩意的圖像力量

因為詩無濟於事:它存活在自身醞釀的山谷中,當官的絕不會到那裡去胡搞瞎改。—奧登,《悼葉慈》

除了好好說故事,有些作品並不特別彰顯學習目的——詩無濟於事,無法使任何事情發生或消失。閱讀使詩意成為可能,像是深山中的木末芙蓉花,只有正好在場的讀者參與它紛紛開落的過程。

鬼氣森森的《巴士暴龍》彷彿《百鬼夜行抄》的變異版,所有死掉的、孤獨的、被遺棄的人事物,在無人知曉的夜晚,結伴前往無人知曉的地方。線條與色彩的呈現陰冷又華麗,與文字交融,流動著悲傷與溫暖,讀起來卻充滿活力,讓人忍不住一直翻讀下去。

《影子》是一本充滿謎的無字書。小女孩在光影中創造自己的世界,但當創生的想像力量開始湧動,虛實有無的疆界開始失控了,造出星月花鳥的手也會造出大野狼!不少評審聯想到桑達克(Maurice Sendak)的《野獸國》,除了想像無限大的力量,也因為衝擊影子世界、讓一切歸位的力量,來自外部的聲響(媽媽喊吃飯的聲音)。然而儘管被打斷,想像並沒有消失,只是暫時隱蔽而已。小女孩創世紀,讀者生成故事宇宙,想像力使人嚮往,也使人恐懼……兩部作品的節奏都從容有致,無疑是繪本如詩的行板。

》是一本不需要太多文字、圖像本身就足以震撼人心的作品。整本書貫穿時間軸,表達傳說的過去與現在,美術布局極具巧思,全書西班牙元素澎湃,安達魯西亞色調奔騰,使人目眩神馳。《蔬菜六勇士》則保存經典童話的架構,在強調童話改編與經典重新詮釋的現代,以圖像與文字說了一則老派且迷人的故事。

雲朵屬於誰?》以安靜的調子訴說沉重的戰爭主題,超現實的苦難與悲劇撕裂現實,小女孩的夢境溢出,時間亂入,儘管最後活下來,悲傷並沒有散去,她帶著她的超現實活在殘破的現實中。這幾本風格各異的繪本,以圖像與文字傳情,造景也造境,展現這次入圍作品中罕見的詩意。

➤情境與氛圍營造的議題繪本

閱讀就是暫時與自己分離,讓一個虛構的存在——或作者的「我」——完全佔據我們的內在空間,把我們帶到他們的命運,激起我們的情感。
—安妮.埃諾爾,《為什麼要閱讀》

面對他人巨大的情緒/情感壓力,我們往往無能為力。我們甚至必須在他人的命運之前低首歛眉,以自己的情感回應,於是閱讀成為理解與尊重的開端。

《影子裡的大象》處理悲傷的處境,《蘇丹的犀角》則呈現悲傷背後的真相;大象背負著無法言傳的悲傷,而白犀牛的悲傷無法逆轉。兩部作品都誠懇地探觸情感與閱讀的關鍵力量。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把一個命題作文處理得風生水起。通常符合各種政治正確,高舉動保、環保議題的文本,很容易落入說教的窠臼,這本圖像小說卻以高明的分鏡、強烈的鏡頭節奏,以及女孩對熊真摯的情感突破種種套路陷阱,沒有讓愛與勇氣成為廉價的調味料。

兩部中文繪本《畫家馬一邊》與《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風格與內容大不同。湯姆牛的《畫家馬一邊》在規律秩序中帶著某種慵懶氣質,不賦加大人的訓斥,可以淺讀也能深讀。黃一文的《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以強烈的線條筆觸處理沉重的議題,當情緒與張力拉到緊繃,人的無力充滿畫面的時候,微光與希望的意象隱隱浮現。

隨著討論接近尾聲,評審們觀察到,近年的童書市場,議題性繪本明顯成為趨勢,除了一開頭提到的,本土創作反映了108課綱素養要求,翻譯作品呼應聯合國SDGs目標之外,對於歷史人文的關懷也不局限於歐美日韓,而知識型繪本越做越精彩,這幾年的鋒頭明顯強過文字小說。

放眼書市,台灣的圖文創作大多數是圖文同一作者,然而有些創作者圖像功力強大,故事發想與文字功力卻略遜一籌,反而拖累了作品的整體呈現。評審李瑾倫分享自己與英國出版社配合的經驗:作家與畫家共同參與計畫,編輯以其專業與創作者分享想法、提供引導,把創作視野擴大,這些環節在台灣出版界似乎較為欠缺。

台灣的出版現況是,創作者往往「自己跑完整個流程」,完成作品後再交給出版社審度,出版社接手後,可能全盤調整修改。出版社沒能在創作階段加入討論,編輯的養成與眼光沒辦法好好擴散,與創作者一起開拓更寬廣的經驗與視野。而另一方面,創作者也常背負著特定目的或使命感,很難拋開「說點什麼」的包袱。

➤兒童小說多元精彩,但彷彿少了什麼

今年進入決選的9本文字小說,都沒能擠進最後得獎名單,對此評審們也特別提出觀察與想法。入圍的文字小說都是翻譯作品,仔細分析,它們都帶有強烈的議題導向:

  • 死亡與修復:《開著校車去流浪》、《拯救溫斯洛》、《卡婷卡和她的寫作練習》、《鬼男孩》、《無事的守護神》、《神祕色彩小偷》、《男孩、彩虹鳥與棺材匠》
  • 少數族裔與身分認同:《鬼男孩》、《無事的守護神》
  • 核災/反核:《穿雲少女》
  • 正義/禁令/兒童權利:《禁書圖書館》

如果我們同時檢視2022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Newbery Medal)的5部得獎作品,也許可以更清楚看見近年兒少文學的出版趨勢:《The Last Cuentista》,《Red, White and Whole》,《A Snake Falls to Earth》,《Too Bright to See》,《Watercress》(中譯本《西洋菜》),全部涉及少數族裔、身分與性別認同的議題。

事實上,種族、性別、文化、認同,正是近5年得獎作品的熱門主旋律。這種現象當然是百年老招牌紐伯瑞刻意修正的結果,以此回應社會對該獎項未能反映美國多元社會現實的批評。這波反省浪潮帶動了相關議題的書寫,而台灣對國際出版風向十分敏感,譯介的速度快狠準,相關題材自然反映在這次入圍作品中。

正如文章開篇所說,伴隨著素養功能與閱讀目的性而來的,往往是道德更正確、政治更正確的書寫,逐漸形成具有強制力量的主流價值觀,影響所及,書寫與閱讀的面相容易趨於單調。

以這次的入圍書來說,很多作品故事結構與敘事節奏都有一定水準,但是閱讀起來隱隱有一種Netflix影片的氛圍:編劇純熟,運鏡熟練,在恰當的時機出現衝突與和解,歡笑與眼淚……然而文學觸動人心、動搖性情的力量卻消隱不見了。

文學力量的消隱值得更多關注,兒童文學出版市場會因此出現什麼樣的變化與轉折?也值得密切觀察。然而也有評審樂觀認為,雖然在當今潮流中,兒童圖畫書的在文字創作方面整體萎縮,進入某種轉換期,但知識型圖書的蓬勃是值得期待的,因為唯有知識量的累積,才會有好的文學作品。●(原文於2022-11-29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青少年圖書 得獎作品 如下:

➤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 如下:

年度童書/年度青少年圖書 決選評審

左起:劉淑雯、玉米辰、李瑾倫、安石榴、蔡宜容
  • 玉米辰(童書作家、海灣繪本館館長)
  • 安石榴(童話作家)
  • 李瑾倫(繪本作家)
  • 劉淑雯(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課程總監)
  • 蔡宜容(兒童文學工作者)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物》叛逆貓與獅子王的背後,是被編輯唸的NANO HERO黃致豪:《Toby King托比王》專訪

現場》2024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側記

書評》與日常對讀,文明與荒野的交纏:評《重燃生之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