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短記]《綠光》Le rayon vert

Alfredo
·
·
IPFS
·

《綠光》(Le rayon vert, 1986)
導演:Éric Rohmer

2020/7/19

相隔約十二年的重看,現在看這部片的眼光好像有點不同了。過去侯麥的作品看了幾部,但都只能停在表面的情節,大概覺得這部片是關於有點神經質的女主角終於等到真愛的故事,現在重看倒是更能體會或認清角色所處的社會疏離狀態。

侯麥在假日漫遊日記體敘事中,呈現有如社會實驗的觀察,城市所有人在同一個季節前往某處度假,幾場海灘人潮的場面,一方面述說著角色身陷其中的孤單,似乎對生活的許多事情過敏且敬而遠之,另一頭其實也在說她就和所有人一樣的移動飄流著,她想要的不也是和所有人一樣的東西?

在和他人對立的情境中,侯麥看似對主角有著深刻的同情,但也沒放過機會諷刺地暗示她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好更"清新"的虛妄。角色的存在狀態於是疊合了兩種角度,一個是擇善固執地等待天賜良緣,一個是敏感地陷入自我想像的敘事之中,於是最後的綠光既是一個來自於自然、機運的神秘預兆,也是一個如星座運勢般地被社會日常所建構出來的消費符號。

結尾於是可以當做主角終於遇見、辨識出來自「對的人」的真誠目光,也同時是兩人熱切卻也無助地緊抓住一個符號,好為平凡虛幻的人生找到那一點點的指引。而這其中的美麗與俗氣竟然是並存的同一件事。

開場的幾段市街定景和標示日期的手寫字卡,加上大量日常的閒談,還真讓我想到了洪常秀的招牌元素,但很快地就感受到《綠光》和最近看過幾部洪常秀電影的不同,侯麥的電影形式和遊戲並不是如洪常秀那般指向一些小巧的概念或是封閉的狀態,其中不斷的地理空間移動、自然景觀與時間推進,以及敘事和角色的微妙距離,讓故事既私密又具有社會性,既是現代生活的側寫也是亙古人性的展現。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lfredo網誌Blog on Cinema的作者 業餘影評寫作者 Cinemagoer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台灣電影
10 篇作品

《餘燼》The Embers

《布勒合唱團:溫布利球場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