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啟一郎《分人:我,究竟是什麼》

正宜
·
·
IPFS
·
「分人」(divisual)這個概念是從「個人」(individual)而來,個人的裡面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臉」。「分人」的好處是讓每一個面向都有機會自由發展,不致於受到其他分人的干擾。

從「那個男人」、「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分人」是我閱讀的平野啟一郎的第三本書。


「分人」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作者用論述的方式,講述他創作背後的概念,釐清與探討的主題。


如果說小說是作者所呈現的舞台,「分人」是小說家開放後台讓讀者參觀,可以一窺故事背後的創作過程,只是這個後台是作者的頭腦。


只能說小說家的頭腦都不是很正常,他們只是盡力的,從一個不太正常的腦袋,擠出一些還算正常的故事,供視聽者以娛身心。


裡面那些奇特的人物、奇特的經歷,對於讀者而言卻能引發某種共鳴,這真的是很神奇的事,這也是我覺得小說最迷人之處。


小說是神奇蘑菇製成的迷幻粉末,適量服用可以有益身心,但進入作者的頭腦要記得出來,千萬不要在裡面迷路了。


平野啟一郎世界有幾個奇異的地方。


「分人」(divisual)這個概念是從「個人」(individual)而來。作者認為「個人」(individual)的概念是西方的,從基督教一神論思想而來,把人看為無法分割的整體,認為「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一個不能分割的個體只能夠選擇一個敬拜的對象。


但作者認為個人的裡面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臉」,就像擔任學校老師的A,在面對學生時有一個樣子,對待自己的小孩有一個樣子,對待配偶、鄰居、父母、朋友,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樣子。這些雖然都是A,但有可能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臉。


平野啟一郎稱之為「分人」。但這些不同的分人哪一個才是真正的A?作者認為這些「分人」的集合體就是「A」,去問哪一個才是真正的A是沒有意義的。


「分人」的好處是讓每一個面向都有機會自由發展,不致於受到其他分人的干擾。一個人可能不是一個成功的父親,但是還是可以成為一個好主管。一個孩子在原本的學校的人際關係受挫,不會影響到他在另一個學校環境裡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形象,和新的人際互動。


把一個人的不同表現、不同面向“分”成不同人格,這也未免太有趣了。但如果真的要分的話,中間似乎也沒有辦法有清楚的界線。


那樣細分將不同的表現就認為是不同的人格,或許是作者對於一致性的過度追求。就好像是一個對於他人自己或世界都抱持的潔癖的態度。人本來就不可能能完全了解自己,即使有自己也無法整合或了解的部分,又有什麼關係呢?沒有必要強迫性的整理。


個人是不可分的整體性,這與一神論或多神論其實沒有關係,還是回到「人學」當中。我覺得將人分成幾個互不關涉的部分,未免也將人的內在協調性看得太低了。每個人雖然有不同的面向,但那是因為人本來就比想像的複雜而豐富,沒有必要因為不同的表現,就不能歸納在同一個人格當中。


但作者的觀察對於個人接納自己的複雜、多樣性是有幫助的。因為我們很容易因為過去的經歷,就認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或是以他人過去的行為就任意地對他貼標籤。


於是可以理解,為什麼小說「那個男人」裡,殺人犯的兒子需要與他人交換身分,才能得到機會重啟人生。周圍對於「殺人犯兒子」的既定印象,使他沒有機會活出裡面其他部分的自己。


作者提出的另外一個有趣的概念是「社會性分人」。「社會性分人」指的是人在他的社會性職業角色中,所發展出的人格,例如店員在對待客人時所表現出的人格、老師對於學生所表現出的人格⋯作者認為所有人際關係都應該先從這種社會性的角色開始,慢慢再進入個人化的互動。


我們在與人建立關係時,的確一開始會待在比較安全的社交互動關係,彼此進行的是比較制式化的、可以預期的交流,如果有機會進一步的相處、接觸,就有機會表現出其他方面的自己。


根據「分人」的概念,在每一個人面前,我們都會表現出不同的面相,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喜歡這個朋友,其實我們是喜歡那個在對方面前所表現出來的自己。


一個與人有好關係的人,是人與他相處時,感到能表現出自己比較好的那一面的人。


我想到「日間演奏會散場時」,作者鉅細彌遺地描繪男女主角初次見面那天晚上的情景。蒔野和洋子原本是演奏者與觀眾的關係,而後經過進一步的交談,兩個人開始表現出那些在其他人面前無法被看見的樣子。

後來他們的人生,都感到不能失去對方,即使在生命的其他層面,有所欠缺或滿足,他們都憶起那個在對方面前的自己。


如果失去對方,就好像一部分的自己死去。


這或許是蒔野意外告白時,所說的那句話:「如果在世界上的哪個地方妳離開這個世界,我也會死去。」的真意。


平野認為如果跳過「社會性的互動」,直接進入「個人化互動」是唐突、不禮貌的事。一定要先有好的社會化互動,才能進入好的個人化互動。


這個想法非常體現日本文化對「禮貌」的感受。在日本文化的感受中,認為毫不掩飾的表現出個人感情或想法是不禮貌的。反之,壓抑個人的情緒感受,則被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


但這個感受在別的文化中可能完全相反,例如在美國,個人化的互動被認為是親切與善意的表現。店員會稱讚客人的衣著、裝扮,或是詢問他今天的計畫以表示善意,這些在日本文化裡可能會被認為是太私人的問題。


這差異或許也表現在日本服務人員的名牌寫的是姓氏,而美國服務人員的名牌卻是名字這件事上。然而相對而言,一開始就直接而個人的美式互動,似乎也比較難進入更深刻有意義的連結。


書裡說:「人會在僅有一次的人生裡,盡可能想活出各式各樣的自己。透過人際關係,享受各種變化的自己。若老是被同樣的自己監禁,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兩個人不管如何相愛,你還是可以擁有對方無法了解的「分人」,不必因此而有罪惡感。


看完「分人」這本書,我得到最大的收穫是:對於那些連自己都感到驚訝的部分,就開開心心的接納,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吧。人本來就無法為自己下定義,我們永遠都會打破、超出這個定義。包括人的存在,或是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無法被定義。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