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地带
Paul Graham 在新文章里预言,人工智能将让「擅长写作的人」和「完全不写作的人」的中间地带消失。道理不难懂,我赞同,且相信它会发生在更广阔的领域。
比如平庸的音乐人,你行活干得再好也没用,除非作品与人格魅力深度绑定,人们爱你多过爱你的歌(利好偶像行业),否则根本拼不过 Suno。我本来费解,音乐人卖力搞自媒体、靠与本分无关的整活为自己引流,到底有用没用?现在懂了,人比歌贵嘛。
-
今天的媒体,仍是以「文字书写」为根基。说是什么新媒体,更像是伪概念:一条视频一个人,对着镜头说一件事,那根本就是文案而已,其余视听,皆是冗余。伪新媒体海量占据带宽,还浪费了我们大脑的视觉、听觉算力。即便它算作品,也不过是「中间地带」的文字行活罢了。
曾几何时,身处中间地带是有巨大优势的。前有公共知识分子、畅销书作者,后有自媒体 up 主,都比精英创作者更懂众人所需。他们拆解精英话语,消化、注水、转卖,做搬运工的活计。可现在呢,一篇论文、一份财报、一本书,我大可甩给 ChatGPT,然后随便提问,不必顾虑蠢问题。
中间地带的消逝,比想象中快。我甚至感觉中产阶级也行将消失。考虑到绝大多数白领工作的本质无异于穿衣服的 GPT,有此预感应该不算过分吧。
技术带来的马太效应也非是新事——16世纪欧洲市民手捧印刷版《圣经》时,还需要教会的诠释吗?我都用有线电视看顶级赛事了,为什么还要支持本地的三流球队?当我能 APP 下单隔日送达,为什么还要去街边小铺? YouTube 上各路大神免费分享经验,我为什么还要请教长辈?
因为,离得近?
-
去年我写过和 Graham 相似观点,说 AI 有助于淘汰「大量艺能被高估的创作者」,挤掉泡沫。那么,曾在中间地带、并最终被技术驱赶的你我他泡沫们,要去哪里呢?
Graham 看得很重,他将写作等同于思考的具象。「如果你只思考,不写作,那么你只是认为你在思考」。一个只有「好作家」和「不会写作的人」的未来,约等于只有「思考者」和「非思考者」。
于是照此二分法,要么你主动选择思考/写作、加入少数派精英,要么就全盘放弃,安心做个净消费者。Graham 毫无打太极和稀泥之意,旗帜鲜明地倒向前者。
我倒是不这么想。在两极之间重新撑起中间地带,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比如拥抱「业余性」。
专业人做专业事,不代表其他人无权玩票,it’s ok to be an ok writer;专业经验唾手可得,不见得我们就要停止独立探索;我没天赋成为顶尖精英,更不代表我活该当个被动接收者。去玩去做去参与,这是一个对业余不能再友好的时代,工具遍地,标杆多元,哪有什么权威褒贬你。
Graham 还说,「前工业时代的人,因工作需要而被动强壮,可如今你得去健身才行。所以当代人依然会变壮,但属于主动选择的结果。」
言外之意,很多曾经的习以为常,在未来都要主动选择、努力获取(商品房是已经发生的例子)。思考外包给 AI 不是问题,AI 就是干这个的。而除了生存/工作所需、除了想当人上人的压力所驱,大脑当然还有广阔天地。拥抱业余,不放弃思考与创造,正是不想被「精英-白痴」二元论绑架的自主选择。
李如一之所以推崇 Dynamicland ,部分也在于其中的业余感。他在节目里引用的官网文字,颇有宣言意味:
我们反对集体无知,反对人为制造的无助感、和对黑箱运作的肤浅迷信。因而我们警惕超越人类尺度的复杂性,否则集体无知在所难免。
符合经验。的确很多事在做了之后才发现,嗐,原来没那么神奇,大家都是草台班子!
-
前述「因为离得近」,也不是戏谑的回答。
我很喜欢德语单词 Dasein,直译「在那里」。本来约等于「囿于昼夜、厨房与爱」的生活当下,后因海德格尔的关系,有了更深层的哲学指向,中文译名也沾了「此在」、「缘在」的玄学味。不管哪个解释吧,Dasein 包含了人与具体时空的关系,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以动态而非孤立的方式经历着世界。
项飙提倡「重建附近」。他解释说,不一定要扎根本乡本土(当然也没问题)才能心安,而是说无论你走到哪,都要与此时此地发生动态关系,建立属于自己的「附近」。
已知的科技魔法,都在不遗余力打破「附近」。我们与远方陌生人一键直连、消费全球生产力、臣服于未曾谋面的领袖、然后仇恨假想中的敌人。而拥抱业余、重建附近,勉强算是 AI 时代的反动,它意味着总有人不想要被孤立、被原子化,不想要集体无知无助;以及,总有人需要中间地带,因为两极皆非舒适区。
李源
2024.11.8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