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一)Podcast 難寶堅尼 - 多元宇宙異聞推介

豆泥
·
·
IPFS
·
在元宇宙、Web3.0和NFT的中心,我們呼喊對各種文化專案的愛情,跟由此而來的議題親熱,為了根本的理論或世界觀打打鬧鬧。
難寶堅尼是由張「寶」成和黃豆「泥」組成 的失敗漫才團體,一季十期,一期一會(不剪接的意思),只有一點輕鬆,不是那麼好笑,卻誠摯與你聲交。在元宇宙、Web3.0和NFT的中心,我們呼喊對各種文化專案的愛情,跟由此而來的議題親熱,為了根本的理論或世界觀打打鬧鬧。


以上是難寶堅尼的 Podcast 介紹。難寶堅尼來到第三集,在 Matters 留一點紀錄。

最近真的很努力呢!天下最美妙之事莫過於在喜歡的事情上用力。回頭發現自己不在意了(liáu)掉多少時間,那是真喜歡。比如近幾個月很喜歡數位藝術,那就當一個認真的觀眾,用腳看展、用心交流,更甚者看看能不能發揮想像力,從更大的 scope 幫助真正的工作者。又同時間也很愛 DAO(分散式組織),剛好有四個組織正要 DAO 化,有老有新,有不同目標,那是不是能在「do no harm」的前提下,幫上一些忙。

當然喜歡的事情會變,你說醫學系唸完不幹,是不是浪費?但我回想起來,醫院生活實在很精彩,可能是當時的我也很努力,成績很爛的我陰錯陽差得到杏林獎。臉書過去的今天告訴我,原來自己曾經寫過精神疾患病友的出院難題,當時也引起好多討論,讓我學到更多。不在醫院如何接近這些?高學歷又如何,後面的體驗要由自己努力。

學歷是一種身份,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多。或許我們可以討論 108 課綱,如何將公民課本與 web3 現狀做映射,在「自主學習」中,促進同學的想像力。目前已經實作一些,希望接下來有幫助。都是高中畢業證書,但 98 課綱的我,與 108 課綱的同學,已經不在同一個水平線。

畢業了很棒,但後面有更多難題。不再當住院醫師的我,無法參與專科考試、醫院行政、醫學教育的難題。但外面有更多難題,溝通的難題、表達的難題、為善的難題。我很慶幸在 30 歲以前還來得及在難題上努力。曾經的努力會留下紀錄。最近與寶成一起錄 Podcast,原來簡單流利的講中文,如此難!但也因此更想要努力。先寫文章,幫助自己整理,也幫節目更加流利。努力過後,才能輕鬆快意。

難!《難寶堅尼》來到第三集,我們繼續挑戰多元宇宙(Plurality),解析困難概念。這集藉由有幸參與林茲電子藝術節的機會,寫了一萬多字的文章,提供數十則額外閱讀,再把內容濃縮成一小時的語音節目。

希望總有一天,努力開花,讓口條更順,言之有物,我有收穫,大家也有收穫!


EP1|媽的多元宇宙:世界觀很重要

以Glen Weyl的總結性文章〈何我是多元宇宙人〉(Why I Am a Pluralist)為靈感,首先介紹陳乂工作室的表演《鎏》(Current/y)和藝術家劉乃廷的NFT《形狀研究》(Shape Study),接著討論「NFT的擁有是不是一種幻象」,架構出(多)元宇宙的三面向:物品的所有權與稀缺性、社會關係的去中心及相應的底層技術。在Web2.0的世界中,我們早已逐步習慣擁有各種數字、符號和價值,而這恰恰是踏入Web3.0的準備。

本集延伸閱讀:

  1. 為何我是多元宇宙人
  2. 文明帝國 VI 的政治預言
  3. 元宇宙盧德主義者虐待派對!

難寶堅尼 EP2|國有南北,元宇宙也有南北嗎?

藝術家是新的收藏者 | Artists are Collectors,
收藏者是新的策展人 | Collectors are Curators,
策展人是新藝廊。 | Curators are Gallerists.

Tezos 生成藝術平台 fxhash 的文字書寫功能 fx(text),以及 8/27-28 舉辦的「FLAME Video Art Fair 錄像藝術博覽會」。接著,來賓雨蛙登場。他按圖索驥,以東南亞和中南美的藝術作品為導向,群體合作和個人自主的辯證為引線,幫我們掀開獨特的「全球南方」NFT 收藏。時逢 Tezos 基金會對亞非地區挹注資源於藝術家作品,「全球南方」究竟代表什麼?地緣、政治、經濟、文化,雨蛙從這些面向輕鬆剖析這個泰卓鏈 NFT 的主要特色。最後分享本週延伸閱讀,《網絡國家》與蛇行藝廊《藝術未來生態系2》。

本集延伸閱讀:

  1. fx(text) by fxhash 介紹
  2. 數位荒原,張又升針對 NFT 藝術家現象書寫(2021-2022,共七篇)
  3. 質疑 Tezos Foundation 撒幣黑箱之討論(原 NFT 已刪除,這是鏈上紀錄)鏈上紀錄一鏈上紀錄二
  4. 網絡國家 by Balaji S. Srinivasan
  5. 未來藝術生態系2 by Serpentine Gallery

難寶堅尼 EP3|第二行星(Planet B)方案:福爾摩沙在林茲

本集為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專題,由親身參與活動的豆泥帶來豐富的一手觀察,寶成順勢補充。除了按照慣例回顧雙週大事,我們討論了藝術節的由來和晚近獎項的變更,並從議題的角度切入作品介紹,反思現場佈展情況;當然,主要焦點仍是NFT作品在活動中的位置。最後,我們試著提出台灣的多元宇宙社群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同時借鏡美歐文化,使自己成為關鍵的匯流通道。

本週連結

  1. 新包浩斯運動(NEB)
  2. 《從共有財到 NFTs》
  3. 《多元宇宙:數位協作與民主的科技典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豆泥由於沈迷網際網路與社會網絡的深層結構,自醫師工作離職,現於公部門服務,並於分散式組織間做一名快樂的貢獻者。現專注分散式科技與數位自主權。 在民國的心臟,設計去中心制度; 在帝國的邊緣,研究自主的科技。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譯文] 一年後再論D加速主義(d/acc)by Vitalik Buterin

《自主世界:雲端封建時代的安那其法則》中文版譯序

分散式身分會被資本市場的鐵拳制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