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編劇書簡EP3》我曾見過《悲情城市》裡消失的二哥⋯⋯

Openbook閱讀誌
·
(修改过)
·
IPFS
·
日前在國賓戲院的媒體試片,是我第一次在戲院裡看《悲情城市》,電影結尾,情緒仍隨著配樂翻湧,至片尾工作人員字幕滾動,記憶才像片頭的燈泡終於通電一樣,亮了起來:我見過二哥林文龍!
《悲情城市》電影劇照(劇照師陳少維)
由編劇的眼光領略故事的編織,從作品細節欣賞影視的魔法,在戲劇中蔓延閱讀的支線。「編劇書簡」專欄,由編劇、作家劉梓潔執筆,是觀影筆記,也是影視與文學的對話,每月刊登。

撰文|劉梓潔(作家)

《悲情城市》33年週年數位版經典重映,「33」成了熱門數字。33年前,我9歲,已經很愛看電影。但在鄉下觀影管道極其有限,鎮上唯一的一家老戲院播什麼就看什麼。人生第一部進戲院看的電影,是豬哥亮和廖峻主演的《天下一大樂》,雖然看完大人叮囑不要模仿豬哥亮,但那些低俗笑點還跟哥哥妹妹玩了一陣。國小校外教學安排全校學童去北斗遠東戲院看了《國父傳》、《紅葉小巨人》、《魯冰花》。算起來,《悲情城市》與《魯冰花》同一年上映,很好奇全台兩億的票房,為何沒掃到我們這偏僻鄉鎮來?又或者因為政治因素被擋了,其實老師們都自己偷偷地去看了。

上國中那年,村裡來了個熱血女教師。

據說跟著丈夫帶著小孩從台北搬回彰化北斗,在北部帶的都是明星國中升學班,學校自然安排這位認真又嚴厲的名師來當前段班導師。老師的兒子跟我們一樣大,也在我們班上,老師幾乎把全班都當自己小孩,嚴格要求,也無限疼愛。我最喜歡聽老師說台北的生活,隱約知道師丈在台北時並不是當老師,而是在劇組做美術。他們兒子也遺傳了美術天份,記得國一國二的才藝競賽總是他包辦美術,我負責作文。

鄉下國中升學班,到了國三所有才藝課都變成了學科,每天除了寫考卷還是寫考卷,我並不是最愛讀書、最會考試的前三名。甚至有時覺得自己是個「臥底」,心裡想的只是把升學班當跳板,只要可以到城市裡讀高中,我一定要把教科書全部甩掉,每天混書店唱片行電影院。但只要被訓練成考試的機器,就變成升學主義生產線上的罐頭,結果不會太差。我還成了罐頭裡的黑馬,從老師預期的第二志願躍升第一志願。

《悲情城市》劇本書(遠流)與劇照書(新經典文化)

高中聯考完的暑假,幾個同學到北斗老師家玩,師丈老家的舊平房,經過專業美術巧手,佈置得像茶藝館。見到了師丈,高瘦硬朗,蓄小鬍子,開吉普車,話不多,卻很幽默。而客廳裡,擺著一座金馬獎。1985年,最佳美術設計,《策馬入林》。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摸到金馬獎,15歲,在外面都是肉圓攤的家鄉小鎮的國中老師家。那時就下定決心有朝一日我也要拿一座嗎?我很肯定,沒有。

上了高中,進入校刊社,對電影癡迷,週六中午下課包了牛肉湯麵就衝到南華戲院看兩部二輪片。在黑暗影廳中一邊看電影一邊拿衛生筷吃裝在塑膠袋裡的熱湯麵,趁過場時抓起塑膠袋對角仰頭把湯喝盡,現在想起來真是絕技。搭火車回到車站,先到錄影帶店租兩支片子,外宿套房沒電視,週六晚上家人睡了之後,電視就變我的。那些我年紀太小、沒趕上的電影,都在此時期的深夜電影院補足了,包括:《悲情城市》、《戀戀風塵》⋯⋯以及幾乎所有的台灣新電影。

聽老師說,師丈在《童年往事》當美術時也去客串了「姊夫」一角,我便去找錄影帶來看,電影裡那張在木瓜樹下拍下的經典全家福照片,師丈就站在大姊蕭艾旁邊。聽說師丈也演了《悲情城市》,但沒有在電影中現身,只在劇照裡。看完電影後我買了三三書坊出版的劇本書,帶著書到老師家指認比對,師丈在哪裡?

這張劇照也是一張全家福,一家人在日式屋舍前,師丈坐在劇中的爸爸李天祿旁邊,穿西裝戴紳士禮帽表情抑鬱,斜背「祝出征」白色佩帶。阿祿師旁邊是大哥陳松勇,再旁邊是與師丈一模一樣裝扮的三哥高捷。背後高掛慶賀布條:「祝林文龍出征」、「祝林文良出征」。這次經典重映,設計師陳世川也用這張劇照做成「出征版」海報,而師丈客串的,就是去菲律賓當軍醫,從此無音訊的二哥林文龍。

《悲情城市》電影劇照(劇照師陳少維)

上大學後,就與老師一家斷了聯繫,我也幾乎忘了師丈的名字。進入電影圈工作,偶爾與「那個年代」的老前輩們交流閒聊,也不曾想起這段奇妙的緣分。日前在國賓戲院的媒體試片,是我第一次在戲院裡看《悲情城市》,電影結尾,情緒仍隨著配樂翻湧,至片尾工作人員字幕滾動,記憶才像片頭的燈泡終於通電一樣,亮了起來:我見過二哥林文龍!

那是:「美術–林崇文」。林崇文曾以《策馬入林》獲得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編按:第22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獲獎作《策馬入林》,得獎者有林崇文、古金田、王童),也擔任多部重要台灣電影的美術。但師丈在離開電影圈,歸隱回鄉重拾教職之後,就過著低調恬淡的生活,從少數尚有聯絡的同學處得知,老師夫妻倆近年退休後,生活充實愜意,每天爬山旅遊、含飴弄孫。

在首映會上,編劇朱天文引用導演侯孝賢的話「時間是有意義的」。33年前,《悲情城市》的宣傳文案是「在今天以前,這個故事,你聽不到,也不能講。」雖然知道戲裡戲外是兩回事,更知道劇組工作人員被抓來客串真的是稀鬆平常,但回想起來,在將近30年前、在我電影啟蒙的青少年時期,竟能與電影裡回不來、看不到也找不到的「二哥」,有過幾面之緣,我也不禁開始思索時間的意義。●(原文於2023-02-23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悲情城市》客串的藝文人士,你認出幾位呢?


劉梓潔

作家、編劇,現任教於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6年以〈父後七日〉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並擔任同名電影編導,於2010年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重要編劇作品有電視劇《徵婚啟事》、《滾石愛情故事》,電影《癡情男子漢》等。文學著作有散文集《化城》,短篇小說集《親愛的小孩》,長篇小說《真的》、《自由遊戲》、《希望你也在這裡》等。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物》叛逆貓與獅子王的背後,是被編輯唸的NANO HERO黃致豪:《Toby King托比王》專訪

現場》2024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側記

書評》與日常對讀,文明與荒野的交纏:評《重燃生之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