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签证记录以及,是否应该送上门去承受白眼?

阿布拉赫
·
·
IPFS

昨天,终于从EMS那里取回被搁置四天打了无数通电话也不给派件的护照。翻页的时候,心里稍微有点抖。但是还好,看到了签证页。

去年五月,从某个公众号里看到巴塞罗那马拉松的广告,几乎没有犹豫就报名了。从没去过欧洲,但对我来讲,西班牙的阳光、巴塞罗那的诺坎普球场,始终都引人向往。

报名以后,唯一担心的,是签证问题。从网络上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签证要求很复杂,有一定的拒签率。那时候我每月固定收入就三千块,其它都是很不稳定的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很怕银行流水达不到签证要求。不过好在,我有一个体恤下属的老板。跟他说了实情,要求每月预借一万块,从年底的提成里面抵扣。他很干脆的答应了。

但仍然还是忐忐忑忑。

携程买的机票,还有签证服务。买这个签证服务,完全是因为附加条款写的“拒签机票全退”。订单写的2月14号以前提交资料,但元旦刚过,工作人员就打电话给我,说一来签证中心过年也要放假,二来年后签证费用要涨(从60欧涨到80欧),建议提前准备资料,提前送签。

于是,在老父亲出院之后到春节假期之前那半个月,一边忙于处理攒了一堆的工作,一边订住宿、定行程,准备签证资料。

Booking上的行程单,费了些周折。第一次交上去的,是中文,我用笔做了英文标注翻译,说不行,得要全英文。但我找不到。给客服打电话,才弄清楚简单但有点儿笨拙的方法:把网页的语言选项修改为英文,则所有的东西都显示为英文了。说笨拙是在于,开发者忽略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英文不够好,那么他就算把语言改了,他也搞不清楚应该打印哪一部分,因为看不懂。这一点上,Airbnb做得就比Booking好,专门有个按键,提供用于签证的英文确认单。

180块的签证服务,主要资料还是自己准备,准备妥当扫描上传,由携程的工作人员初审,审核通过再邮寄去携程,他们帮制作。其实所谓制作,就是多一张签证申请表和几张签证资料清单。此外,就是帮忙预约递签。个人感受,如果是第一次申请西班牙或申根,有熟悉程序的人指导帮助,会省很多周折,180块很值。

递签和指纹录入,是1月21日,九寨出差回来的第二天。约的上午十点,签证中心除了我,就是陪同递签的携程工作人员。那时候疫情信息还未充分公开,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生意那么清淡。

这里要吐槽一下成都西班牙签证中心的物价:签证费60欧,服务费120RMB,打印A4一张5RMB,照相35RMB,快递费65RMB。前两项没有参照,无可置评,后三项每个都超出市场价何止几倍,完全趁火打劫。以前网络信息说,自带的照片很容易被否决,签证中心照相可保万无一失。于是我以为他们照得有多好,但从昨天拿到的快递里剩余的照片来看,比街头照相馆还有很大差距。而快递这一条,我后来想,也许是包含了成都到北京,北京回成都,成都再到个人这三趟费用。即便如此,这个价格仍然超出服务更好速度更快的顺丰很多。但EMS是国企,是我党的亲儿子,和中国红十字会一样,无论做得有多差,都不影响他们生意火爆。

也是从递完签那天起,疫情开始汹涌澎湃。24号接到电调,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就过年了。初三开始,每天都查签证状态,从Processing at misson,到Transition on the way to  BLS,31号,终于显示Passport delivered at counter。一开始,我以为意思是签证中心收到了护照,但等两天都没变化。才想,我可能会错意了,没准是“从柜台寄出”。去查快递信息,果然,已到了我所在区域的投递点。至此,开始了开头提到的长达四天的焦急等待。特殊时期,也就不和EMS过多计较,最终自己去投递点拿回护照,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我始终没明白的一点是,既然签证状态可查,那过了Processing at misson阶段,就已经有了结果,为什么不把结果显示在状态里,而要故做神秘,让人望眼欲穿?

可能就像传说的:准备一次欧美地区的签证材料,你就能感受到这些政府对中国人居高临下的戒心,甚至敌意。台湾香港可能都不需要签证,但我真正好奇的,是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是不是去趟欧洲,也像中国人一样,需要这么繁琐的程序?

签证繁琐还在其次,毕竟拿到了,一切都可云淡风轻。放在以往,万事俱备,东风也约好了。可偏偏赶上了一地鸡毛的2020年,于是就仍有很多事悬而未决:疫情什么时候会迎来拐点?我买的机票会不会停航?西班牙会不会拒绝中国人入境……

最坏的方向非人力可以挽回,也没什么好想的。反而是好的方向,要费心思量。假如三月以前疫情得到控制,飞机没有停航,西班牙也没有封关,我能够顺利成行,仍有一件事恐怕在所难免,那就是欧洲人的白眼。

正常年月,中国人在外名声尚且不好,又有去年香港事件火上浇油。如果说,以前他们对中国人的成见,还多属“素质不高、不爱民主爱集权”等精神层面的不适的话,这次的肺炎疫情,更是给很多人的成见加上了生物实体层面的双保险。据说很多外国人,看见亚洲面孔的会绕着走,甚至恶语相向,就像湖北其它地方的人看见武汉人,中国其它省份的人看见湖北人,亚洲其它国家的人看见中国人,一样。

因此,在签证到手以后,我需要面对的新的忐忑是:是否应该把自己送上门去承受白眼?

我还在想,我还没有定论。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阿布拉赫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游记
43 篇作品

迷失香港(一)

乡村日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