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96):“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江上小堂
·
·
IPFS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同样是孔子教学中的经验之谈。天资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谈论深奥的学问。如子贡和子夏,“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学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第三)。天资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奥的道理,教了也理解不了,白费劲。可能孔子认为樊迟就属于中人以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颜渊第十二)。

孔子这只是个大致划分,将人的智力分为三等,上等、中等和下等。只是个定性说明,上等和中等,中等和下等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今天我们有测量智力的方法,如门萨智商测试,可以将智力量化,称之为智商。 一般认为智商90到110为正常智力,可算是中人。140以上者为优等,可算为“中人以上”。70分以下者为心智不足,算“中人以下”。但也只能作为参考,不是绝对的准确。

孔子对“中人以上”有进一步和阐述。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第十六)。

生而知之,就是上等天资,是天才。生而知之,不能理解为一出娘肚子,就什么都知道。而是说不用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靠自己观察琢磨思考就能获得知识或技能,有创造性才能。

而通过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获得知识或技能,就比“生而知之”次一等。孔子认为自己就属于学而知之者。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七)说自己的学问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因为喜爱古时的礼乐,积极学习而获得的。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第七)。

孔子说:“大概有不学而著书立说的吧!我却不是这样。我是多听,选择好的来效仿;多看并记下来,这是次一等掌握知识的方法”。

人类早期,还可能主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探索、认识自然和社会,从而建立自己的学说。如古希腊的柏拉图,中国的周文王演周易。但随着人类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就只能在学习前人知识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孔子所说“不知而作之者”就不太可能了。

学而知之,这里面还个区别,一是通过阅读,主要通过自我学习,孔子就是这样。二是主要听人讲解,靠自己学习效果就不好。前者就要比后者强。当然,生而知之,也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那就事半功倍。一点就透,还能举一反三。如颜回、子贡,“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第五)。

那困而学之,又次一等。学而知之,是积极主动学习。而困而学之,则是消极被动学习,遇到问题了才临时抱佛脚。困而不学的小民,则是最不可取的。显然,孔子将君子排除在困而不学的范围之外,君子肯定不会困而不学。

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都是对中等天资之人而言。中等天资之人有可塑性,而上等天资和下等天资者就没有什么可塑性。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第十七)。孔子认为上等天资之人肯定会具有智识,而下等愚笨之人不可能获得智识,两者都是不可改移的。而中等天资之人,学则能获得智识,而懒惰不求上进,见识就跟愚笨的人差不多。

孔子这些观点,大致不错。人的智力确实具有差异性,而因材施教,因材自我发展也是符合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让不同特质的人做他最擅长和最有兴趣的事,对个人而言,更为快乐,也更容易出成果;对整个社会而言,当然也是最优的结果。关键在于社会的宽容度和价值评判体系,是否鼓励人们的自由发展。显然,孔子以“学而优则仕”为导向和评价标准,并不鼓励个人的自由发展,使得其“因材施教”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今天的中国社会,在个人发展上虽然仍有比较大的局限性,但人们在求学和职业上有了多得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材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020年8月17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胖东来的《结婚执行标准》是用工歧视

在茲念茲
99 篇作品
典故寻义
5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