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所有的回憶,都是為了製造記憶:讀加萊亞諾《擁抱之書》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回憶(Recordar):源自拉丁文re-cordis,意為再次經過心靈。」加萊亞諾在31歲寫出《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被拉美知青奉為必讀。加萊亞諾自述是「執迷於回憶」的作家,而他要回憶的,正是拉丁美洲這塊「被詛咒喪失記憶的親密之地」的過往。他筆下的故事也的確帶著幾分鬼魅感,彷彿只有把它們記下來,才能夠超渡過去的幽靈。OB在2017年邀請郭光宇撰寫書評,帶讀者深入了解加萊亞諾的回憶與生命。

作者|郭光宇(文字工作者)

據說,文明的發源地都是地球的脈輪所在,中美、南美各有一處。某些印地安文明在遭遇到毀滅性的入侵時,會在一夕之間,集體轉進到另一個次元,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犧牲,只留下一座高度文明的無人城市,不懷好意地迎接新來的征服者。

也許是因為如此,拉丁美洲一直給人在現實與非現實之間來回擺盪的感覺。雖然表面上講著歐洲的語言,信奉來自歐洲的天主教,知識分子也幾乎都是崇歐派,但這裡的生命質地卻和前哥倫布時期沒什麼兩樣,彷彿每天都是不大張揚的亡靈節。二次大戰之後,世界重新洗牌,這股地底下的能量忽然噴薄而出,壓抑了幾個世紀的怨氣,終於找到了魔幻寫實這個出口。

烏拉圭作家加萊亞諾(wiki)

烏拉圭作家加萊亞諾,有點像馬奎茲和波赫士的綜合版,一方面有馬奎茲的悲天憫人,找到機會就為弱勢發聲,另一方面又有波赫士的仙氣,信手拈來就是意想不到的寓言。YouTube上可以找到不少他的影片,看他說話就像在讀他的書,慢條斯理又滔滔不絕,帶點東方感的眼睛,斜斜地看著世界,又懷疑,又嘲諷,又了然,又憐憫。

加萊亞諾31歲就寫出《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被拉美知青奉為必讀本。伊莎貝.阿言德流亡委內瑞拉時,手邊就只帶著這本書和聶魯達的《頌歌》。1973年烏拉圭發生政變,加萊亞諾出亡阿根廷,之後阿根廷發生政變,再出亡去西班牙,直到1985年烏拉圭開始民主化,這才又回到自己的國家。他一生結了3次婚,生了3個孩子,留下一套躋身經典的作品集,2015年肺癌復發過世,在出生地蒙特維多結束了74歲的人生。

在他逝世前6年召開的美洲高峰會上,委內瑞拉總統夏維茲送了一本《拉丁美洲》给新上任的歐巴馬,提醒一下做事的分寸,不要重蹈覆徹,也一舉把加莱亞諾拱上全球媒體的頭版。或許這也是他被正式引進台灣的契機。不過談到這本少作,加萊亞諾本人倒是忐忑不安,語帶抱歉地承認自己寫得太過簡化,下筆當時還沒有足夠的學養去處理拉美歷史的複雜度。

但分析政經局勢的來龍去脈,本來就不是加萊亞諾的強項。他是個浮想聯翩的作家,需要一種更短、更快捷的文體,才能捕捉到那些稍縱即逝的意象和碰撞出來的火花。或許是為了彌補《拉丁美洲》太過於以殖民主義為主軸的傾向,他80年代的代表作《火之記憶》(Memoria del fuego)三部曲,便從印地安人的創世神話一路寫下來。這時候的加萊亞諾,已經是能以極短篇來構築歷史觀的好手了。

先前在台灣面市的《鏡子》、《歲月的孩子》和《女人》,剛好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後3本文集。裡邊收錄的短文,篇篇精練、飄忽、尖銳,卻又稀鬆平常,儼然已經形成某種「加萊亞諾體」。他的每個極短篇都是一則寓言,不過卻不容易說出寓意到底在哪裡。他追求的似乎也不是寓意,而是稍微染過色的生命切片,讓讀者在類冥想的注視裡,得到淡淡的淨化。所謂的加萊亞諾體,大概就像敲頌缽,匡噹一聲,接著就感覺到嗡嗡裊裊的振頻,漣漪般盪向宇宙的深處。

這本《擁抱之書》寫於1989年,風格上已經非常逼近後期的作品。一翻開卷頭,就看到他那句名言:「回憶(Recordar):源自拉丁文re-cordis,意為再次經過心靈。」

加萊亞諾說過自己是個「執迷於回憶」的作家,而他要回憶的,正是拉丁美洲這塊「被詛咒喪失記憶的親密之地」的過往。他筆下的故事也的確帶著幾分鬼魅感,彷彿只有把它們記下來,才能夠超渡過去的幽靈。他一向是政治的,總是試圖記錄下那些被政治所圍困的人事物,即便表面上的事件過去了,留下來的殘響依舊在劫餘者的四周徘徊不去。

《擁抱之書》距離那些政治創傷還不很遠,書名叫「擁抱」,除了相互取暖、相互療癒之外,其實也已經明白,只有回頭去擁抱那些慘烈的事件,才能真正解脫。他寫的是傷痛,是無奈,是一些莫名其妙得令人發噱的事,但字裡行間又有種宇宙性的空靈,彷彿重力被關掉了,你只能跟著故事在浩瀚的虛空中漂浮。因為每篇都短,很容易接二連三看下去,想起來才回頭看一下標題。啊,原來是在講這個!突然就頓悟了一些說不出來的東西。

加萊亞諾的回憶,其實是在製造空隙。生命實在太緊密了,需要多一些空隙,空氣才能流通,把阻窒的穢氣帶走,才能大口呼吸。如果加萊亞諾的回憶是一塊海綿,這些極短篇就是氣孔;氣孔愈多,通道愈密集,海綿也長得愈加繁茂。有些幽明晦暗的角落似乎還可以繼續挖掘,越挖越大,越探越深,終於形成了意義的涵洞。

這大概就是加萊亞諾作品的終極啟示。所謂的回憶,並不只是重新在心裡過一遍而已。所有的回憶,都是為了製造記憶,讓發生過的事一再增殖,衍生出各種不一樣的意義。有些意義完全相反,有些彼此互補,有些差異微妙,有些則毫不相干。這些林林總總不同層次的意義所構成的叢林,剛好就是我們感知的世界。

很多事情都等著發生,等著被發生。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正是書寫的功能:不斷地製造空隙、記憶和意義。

「那一夜,許多夢在排隊,希望自己被夢到。」●(原文於2017-03-25首度刊於OPENBOOK官網)

擁抱之書
El libro de los abrazos

作者: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
譯者:葉朱臻臻
出版:南方家園出版公司

作者簡介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烏拉圭記者、小說家,1940年9月3日生於蒙得維的亞,2015年4月13日因癌末併發症,向人生告別。14歲時創作的政治漫畫被報刊採用,曾擔任周刊、日報記者、編輯及主編,之後專職寫作,在國際左派評論圈頗富盛名。《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是加萊亞諾以90天時間完成的政治論文,該書不但是其寫作生涯的起點,日後更成為拉美研究的經典作品。

其書寫每每超越正統流派的界限,融虛構、新聞、政治分析和歷史於一爐。1973年烏拉圭發生軍事政變,加萊亞諾被捕入獄,之後12年流亡期間,一度被阿根廷軍政府列入死亡名單。著名作品包括《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1971)、《火的記憶》(1986)、《擁抱之書》(1989)、《女人》(1995)等,已譯為廿多種語言於全球發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物》叛逆貓與獅子王的背後,是被編輯唸的NANO HERO黃致豪:《Toby King托比王》專訪

現場》2024Openbook好書獎贈獎典禮側記

書評》與日常對讀,文明與荒野的交纏:評《重燃生之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