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短記]《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Alfredo
·
·
IPFS
·

《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導演:Elia Kazan
[8/10]

2020/6/26

乍看之下是靠劇作和表演做為中心的電影,但打光、鏡頭和場景調度感覺也花了很多很多心力。一部1951年的好萊塢片如此大方地意淫馬龍白蘭度的身體,看來有不少脈絡和片單待補。

有趣的是劇本情境和性別形像的對立所產生出來的張力,除了馬龍白蘭度的身體,其他角色都無法提供對等的性張力,甚至費雯麗的角色都走向另一種女性形像的極端。於是到結尾一切都顯得清晰,費雯麗展演一種其實不討人喜愛但最後被以各種女性負面形像所妖魔化的角色,馬龍白蘭度的身體、臉和他自以為的正義,成為一種坐擁男性權力被所有人包容的對象。

本來以為兩人之間會有什麼不倫的激情,但顯然這並不是故事的方向,回想其中男女權力對抗和赤祼的對比,實在是充滿張力又令人心碎。

而女主角的妹妹(同時也是馬龍白蘭度角色的妻子)和一度和費雯麗論及婚嫁的男友(也是馬龍白蘭度角色的同事),他們成為普通男女的代表,在故事不同的階段成為情節的推動者與觀眾的代入者,也在男女主角的對抗下,陷入傳統的性別價值中無法為困境找到出路。主要和次要角色的對照排比回想起來很有效果,演員們也都有適切的演出。

我一直說「回想起來」,其實是觀看過程中多少有點觀點轉換上的不適應與困惑,因為整部片沒法簡單地找到帶領故事觀點的正面角色,觀眾和角色間產生的認同困惑,在這個挑戰與迷惑性別形像的劇作中應該可以說是成功的設計。

總之,總算是看過了這部經典文本,這種陷入自我幻境的女性形像大概影史也有各式各樣的衍生作品,伍迪艾倫的《藍色苿莉》《愛情摩天輪》正是最近的例子。

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2020/07/2020-June-Review.html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lfredo網誌Blog on Cinema的作者 業餘影評寫作者 Cinemagoer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台灣電影
10 篇作品

《餘燼》The Embers

《布勒合唱團:溫布利球場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