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在2025停止超過十年的習慣
回顧
真正養成記帳的習慣應該是從大學開始,離開家裡到其他縣市就學,家裡每個月會給固定的零用錢,一開始是用筆記本記錄每天的開銷,後來開始打工,就增加記錄工時、薪水,寫了幾本筆記本後,換了智慧型手機,就開啟了app 記帳的旅程。
忘記用過多少個記帳app,其實功能都大同小異,只是每隔一段時間看到有人推薦或分享新的app,標榜蠻有興趣的功能,就會下載來試試看。分享最後使用的兩個app:
CWMoney
這個app 應該是我用最久的一個,對我來說免費版已經有足夠的分類、清楚的報表及統計資料,可以看到自己每個月的消費情況、結餘等,畫面操作簡單易懂,沒有複雜的記錄程序,是讓人養成記帳習慣的好幫手。同時可以掃描發票或綁定手機條碼,消費會自動帶入記帳,但因為會延遲幾天(應該是要等店家上傳到財政部再抓資料回來),所以我常常會有重複的兩筆記錄,而且同步回來消費記錄會被分類在發票,不符合我該筆消費的分類,最後我就把綁定的手機條碼移除了。
SHIN理想記帳
我從podcast 《一起變有錢》上認識了李勛,他跟關關會分享一些消費跟存錢的習慣,推薦的信用卡及數位帳戶,讓我省去很多蒐集資料的時間,也能很快就知道哪幾張信用卡的回饋被調升/降了,去調整自己使用信用卡的習慣,後來他推出了這款記帳app,恰逢年初又是一個新的週期,就從CWMoney跳槽了。
理想記帳帶入了分帳戶存錢的概念,將收入分配到不同帳戶(生活、投資、存錢等),清楚分配自己可支配所得,加上記帳除了類別外還多了這筆消費是「需要」還是「想要」,都讓我蠻喜歡的。
後來離開記帳app,是因為跟學妹聊天的時候得知他也有記帳的習慣,他習慣用excel 記帳,因為使用電腦的頻率很高,所以就都直接用電腦操作,養成習慣後如果睡前沒記帳,也會開啟電腦來記錄當天的消費。他也大方分享了他的記帳模板,一個分頁記錄每天每個帳戶、現金、悠遊卡等餘額,另一個分頁則是記錄每天的消費項目,有消費類別、從哪個管道支出、備註等,餘額的分頁會計算消費清單每天花了或收入多少,自動更新當天的餘額。加上他固定時間會確認餘額是否正確,來確定開銷是不是都有記錄到,對我來說已經是記帳的極限了。
我在google sheet用他的模板記錄了一年,包含我自己的開銷,以及跟太太一起的家用公費,各個帳戶有多少錢真的都很清楚,再套用一些統計跟圖表,就可以知道在哪個分類花了多少錢,就可以檢討是不是有多花錢,收入分配的方式需不需要調整等等。
心得
其實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這樣記了超過10年的帳,從單純記錄流水帳,到app 匯出圖表、統計資料,來檢討或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後來又用了excel 精準知道自己每個帳戶餘額及消費習慣。
記帳習慣的養成,我覺得真的對理財蠻有幫助的,雖然我不是投資高手(只有買股票跟定期定額買基金),但至少知道要分配所得、控制花費以及固定存錢,避免成為月光族,也知道自己如果臨時有意外發生,我有多少緊急預備金可以使用。
(記帳還有一個小優點,如果需要翻找回憶,來知道哪一天做了什麼事情的時候,打開記帳本看看那天在哪裡買了什麼,吃了什麼,常常能給蠻大的幫助。)
既然有優點,為什麼我想停止這個習慣
先說一下,我要停止的是記錄我個人的花費,但家用的還是會持續記錄。想停止的原因主要是我覺得透過這些年的紀錄,我已經了解我自己的消費習慣,並且知道我不太會有衝動性消費,加上我有多個銀行帳戶,已經分配好各個帳戶的個別用途,除了薪轉戶,我有固定的投資帳戶,高利活儲的帳戶用來儲蓄,跨轉額度多的就用來一般生活消費等。
加上現在網銀登入非常方便,時時可以知道自己的帳戶的收支記錄,配合上自己的所得分配到特定帳戶的習慣,就可以掌握到自己存了多少錢,投資帳戶剩多少子彈,生活花費有沒有超支等,我覺得現階段這樣就足夠。
最後還是很推薦大家可以記帳,透過紀錄來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時時調整及固定時間檢視,對於會衝動性消費的人很有幫助,小資族也可以更知道自己要怎麼安排儲蓄。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們的記帳方法,也許有更適合我的模式,就會重回記帳的行列。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