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加班,无法无天|工劳小报 #19

工劳小报
·
(修改过)
·
IPFS
2023年4月4日,“中国电科员工因清明节被强制加班而怒怼领导”的相关聊天记录在网络上流传。

本文转载自工劳小报,原文: https://newsletter.laborinfocn.com/issue19/

01 本期重点

强迫加班,无法无天

2023年4月4日,“中国电科员工因清明节被强制加班而怒怼领导”的相关聊天记录在网络上流传(来源)。在聊天记录中,员工陈志龙出言斥责领导管理无能导致无意义加班,并带领一众员工离职。随后有媒体报道中国电科称聊天记录不属实。从涉事企业被批“强迫加班”到其报案否认,网民评论出现了不同走向。大多数网络评论认为,涉事企业、员工身份皆非重点,加班不合理才是矛盾核心

这并非加班问题第一次引起热议,近年来关于加班的讨论一直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自从2016年“互联网996工作制”引发的多名程序员集体反对过度加班以来(来源),关于加班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2022年2月23日,因长期过度加班,一位年仅28岁的字节跳动员工过劳猝死(来源)。2021年9月,某中专学校的小鹏被学校强制送到某工厂实习,底薪1300元,一天工作11个小时。在上工时他的手被卷入机器致残(来源)。从办公室、店铺到工地工厂,各种岗位上的劳动者遭受各种形式的无偿(或低于法定补偿)的长期强迫加班

过度加班以及无偿加班是违法的。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工时制度为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限定在四十小时。用人单位经协商后可每日最多延长一小时工作时间(即加班)。因特殊原因需加班的,每日小于三小时,每月小于三十六小时。但在现实中,大量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的工作时长远超法定要求。据中国劳动趋势统计,2022年8月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劳动时间达到48小时,为历史新高。关于加班补偿,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加班工资报酬(来源)。

当劳动者被迫加班时,理论上可以通过提请劳动仲裁和诉讼来获取原本属于自己的加班费。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劳动者需要花费大量额外时间和费用收集相关证据和熟悉相应法律条文,还要应对一裁两审的繁琐程序和漫长周期(来源)。在失业和打官司耗时耗钱的双重压力下,劳动者很难坚持维权之路。与此同时,有些企业会通过威胁劳动者来迫使其接受庭外和解(来源)。此外,即使劳动者诉讼成功,违法企业需要赔偿的也只有本应支付的加班费,并无任何额外惩罚。因此,劳动者要回加班费的代价较高,相比之下企业的违法成本却微乎其微

从12小时工作制到8小时工作制的确立,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主要是靠劳动人民的奋力反抗争取来的。事实上,中国工人为争取合法权益而与资方做出许多斗争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来源)。但是官方工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却对强迫加班等问题睁只眼闭只眼,有些地方部门甚至成为工人维权的阻力。例如,沃尔玛南昌门店的员工自发组建的工会过抗议赢得了涨薪以及加班费的补偿。而岳阳门店的沃尔玛工会则由政府推动成立,公司管理层作为工会代表,自然没有切实保障基层工人权益的动力(来源)。而外送江湖骑士联盟盟主被捕、佳士工人组工会被打压等事件更加说明政府部门往往站在工人争取权益的反面。

回到开头的事件中,陈志龙的“聊天记录”获得了一片叫好。这其中多少包含着大家苦加班已久的反感和愤怒,所以希望有人站出来对加班大声说“不”。若是打工人可以通过8小时工作过上满意的生活,很少有人会“自愿加班”。如果拒绝加班会被企业威胁解雇,同时又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机制或工会“撑腰”,那么对没有选择权的打工人来说,大多数的加班实际上是一种被强迫的劳动

02

工人动态

—— 工厂工地 ——

深圳玩具厂员工集体罢工维权 抗议搬厂和零遣散补偿

3月29日,位于深圳宝安区西乡的一家玩具厂的员工集体罢工维权。工厂计划关闭并将生产线搬迁到越南,却没有给即将面临失业的员工任何相应的补偿。员工罢工维权,要求企业给予合理赔偿。现场有公安在驱散集会的员工。据现场视频估计,受影响员工达上百人,多为女性。阅读原文

欠缴住房公积金十余年 一汽无锡分公司借口合同丢失拒绝补缴

3月底,一汽铸造无锡分公司的员工向媒体曝光,指控其公司拖欠200名员工长达14年间的住房公积金。虽然员工们从2019年维权至今,但一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这些员工均以劳务派遣形式被雇用,公积金管理中心需劳务派遣合同才受理投诉。而一汽公司则与派遣公司相互踢皮球,拒绝提供部分员工的合同和相关材料。阅读原文

中石油子公司职工提起劳动仲裁,索要近三年约3000小时加班费

4月初,一位在中国石油集团下属公司担任车间操作工的吴波向公司提起劳动仲裁,索要近三年约3000小时加班费。该公司全名为“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物探装备公司”。这位职工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组装零件,三班倒。其所在车间去年最忙时有100天几乎所有人都是天天上班15小时。公司则回应称加班是员工自愿的,还表示“操作工月薪七八千元已经不错了”。阅读原文

—— 服务业 ——

全国总工会调查发现平台劳动者达8400万人

3月27日,全国总工会发布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调查表明平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21%。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是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庞大的平台劳动者人数背后隐藏着就业困难、工伤等保障缺乏、劳动关系难认定等问题。阅读原文

美团限制最高配送年龄为57周岁

3月末,有骑手收到了美团发来的《配送服务年龄到限通知》,其中写道:“因您已不符合美团及配送服务规范,也为了您的安全,系统将无法再向您派送订单,请您及时提现。” 许多网友在相关新闻下留言,担心年龄大了之后没有出路,连送外卖也没人要。阅读原文

货车司机网络号召停运罢工对抗低运价困境

4月初,一些货车司机在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呼吁集体停运,以抗议当前低运费所导致的生活困境。根据中国劳动趋势的整理,虽然司机普遍同意当前低运费是严重问题,但停运号召并未得到所有司机的一致响应,也未形成大规模的各地串联行动。团结困难、贷款、家庭压力等原因是许多司机反对此行动的原因。而互联网货运平台被认为是低运费的最主要原因。阅读原文

—— 青年劳动者 ——

湖南一女生称在校企合作企业实习被领导性侵怀孕

3月底,湖南衡阳师范学院一名女生发文称,自己于2022年11月在校企合作企业“佳睦包装” 实习期间被领导性侵并怀孕。她认为自己的遭遇不是个案,很可能还有类似遭遇的同学。曝光后,该企业领导文君成否定此事,称有人造谣。校方则表示当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无后续更新报道。阅读原文

四位年轻务工者在张家界天门山跳崖自杀

4月4日,4名年轻人在张家界天门山跳崖自杀。经当地公安部门公告,4位年轻人均在外务工,最小的23岁,最大的也不过34岁。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其家人和村民后发现,四人的共同点是生活条件较为贫困,从小就外出打工,经历过被学校劝退、受骗、结婚难、家人患病等各种压力和变故。阅读原文

—— 公共服务行业 ——

漳州古雷镇100多名老师被欠薪超十余万,20年未解决

4月10日,福建漳州市古雷镇的林女士向媒体控诉,学校总共拖欠她20年前代课时的2000元左右工资,迄今未发放。当地文教体旅局表示,代课教师工资遭拖欠问题不是个案,大概有100名代课老师都存在被拖欠工资的情况,总额十几万元。林女士在网络上曝光问题后,当地教育局和学校的领导同意补发2000元工资,但林女士当场拒绝,因为这种做法完全忽略2000元实际购买力的变化,也无任何补偿道歉。阅读原文

—— 白领 ——

糕点品牌虎头局大量门店关门,多地员工遭欠薪

4月初,曾经火爆网络的糕点公司虎头局陷入倒闭危机,多地员工遭遇欠薪。根据长沙分公司员工的说法,从11月开始,公司就不再给职能部门员工发工资了。目前,虎头局员工正组织工资维权群,集结了全国各地被欠薪的300多位员工,他们已经提交劳动仲裁申请。这次虎头局的爆雷与之前几家互联网企业相似,都是快速融资扩张后遭遇危机。阅读原文

03

深度与评论

I. 深燃:3个月考7个岗位,“考公巡考团”为了上岸有多拼?

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增加多次成为热点话题,2023年国考报名审核通过人数达到259.7万,同比增长22%。最近,网上流传的“全国巡考团”引发热议,他们“把国考当一模,把上海市考当二模,江苏、浙江省考当三模四模,到了最后才是正式考试”。还有一些人,参加“巡考”并不只是为备考目标城市练手,而是广撒网,考到哪算哪。本文采访了5位在数个城市参与多场考公的年轻人。除了了解这些努力的考公人们的经历外,为什么这么多人奔向考公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阅读原文

II. 新周刊:今年的图书馆,长满了假装上班的年轻人

每天早上八九点,一些年轻人会假装上班,准时赶到图书馆、咖啡厅、公园等地“上班”,下午五六点准时“下班”。这些年轻人可能是失业者、备考生,或是为了让自己在社会压力下喘口气,他们需要假装上班来瞒过父母,并为此省吃俭用。阅读原文

III. 知识分子:百万青年科研人员,困在时间里

学术、校园往往被认为是光鲜的象牙塔,然而其实只是另一个残酷封闭、等级森严的职场。近20年来,中国科研人员的数量急遽增长,对于数以百万计的年轻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的职业发展初期与生命重要阶段重叠,在充满不确定和风险的科学工作里,内嵌着职场竞争、生存焦虑和年龄危机。只有少数人能跻身金字塔顶部,掌握声望与权力。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还有科研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资源有限,竞逐门槛层层抬高,有人停滞、有人滑落,有人戏谑自己只是“分母”。阅读原文

IV. 南方人物周刊:超载的拉煤司机,土政策与国家标准之争

乌海市是内蒙古面积最小的盟市,以煤炭资源为主要支柱。自2023年开始,该市实施了新的交通执法系统并修改了管理办法,导致许多车辆被扣押或罚款。当地物流公司老板们写联名信向政府寻求明确的规定,在得到答复和解决方案前,为了维护自己的生计,卡车司机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来逃避惩罚,例如成立“无线电联盟”以追踪交警执法情况。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当地卡车司机们面临的困境和原因。阅读原文

V. 假装在读书:流动还是留守?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选择题

中国有超过1.3亿流动人口子女,超过中国儿童总数的40%,他们中只有约1/3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况源于城市政策和费用的限制,导致很多孩子不得不远离家人。务工者们用自己的汗水建设城市,却要面对政策上的歧视和巨大的生活影响。有哪些政策在阻挡这些务工劳动者和他们的孩子,还有哪些进步正在发生呢?阅读原文

VI. 中国劳动趋势:研究表明工厂应用机器人后显著增加工人加班时间和精神压力

所谓的“机器换人”或智能化生产如何在具体地影响工人的劳动,仍然缺乏详细的调查研究。它们让工人的工作更轻松、更简单了吗?让工人的压力减轻了吗?这篇研究透过对北京一家工厂工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给出的回答可能是悲观的:智能化生产简化了工作任务,提高了这些任务的工作效率。但同时,工业机器人导致工人的加班频率和加班时间显著增加。工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也在应用机器人后增加。阅读原文

VII. IT时报:苹果代工厂辉煌不再,曾经返费过万,如今低至三四百元

在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浪潮之中,曾经撑起代工大国的厂工们,面临着收入降低、就业机会减少、被迫离职的困境。本文采访了上海的一家苹果代工厂的数名厂工和招聘中介,一些工厂在招聘初期以高价小时工吸引工人,三个月后就要降到原本的三分之一,美其名曰“同工同酬”。制造业全球化的浪潮下,工人们面临着收入不稳定、工作强度大、就业机会少、技能提升难等诸多问题。阅读原文

04

调查与报告

1.工劳小报:【问卷&访谈】疫情管控及放开对于打工人的影响

2.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2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

3.网易数读:社畜吐槽最多的人,甲方只能排第三

4.中物联:《2022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

5.智联招聘:《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

6.中国劳工通讯:共同参与才能共同富裕——中国工人十年集体行动启示

7.新市民产业与创新研究院:用工大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暖

05

工运谈

要合同,要同酬,要工会——央企农电工的集体抗争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在即,其中关于无固定期限的规定,让很多企业都动了甩掉“老员工”包袱的心思。当时全国爆冷的华为“辞职门”事件,带动了一批私企花样辞退老员工。而早已深陷市场经济规则的国企工人不仅未能幸免,也成为了资本主要进攻的对象。国家电网的农电工们即在此列。

可能有人要问,农电工是做什么的?简单说,他们是在农村地区维护电力设施的电力工人。无论多偏远,只要是通电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不论是烈日当头还是暴风雪中,为了保证电力供应,他们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一线工人。

这种工作的重要性和风险不言而喻,对于工人的技能经验也有相应要求。2000年前后该工作曾统一归为电力部门管理。2007年下半年开始,国家电网各地、市、县供电公司通过欺瞒或压迫农电员工,与其签订了没有单位公章和法人签字的空白合同,将农电员工的劳动关系偷偷转移至其设立的劳务派遣及三产公司。工人被此行为激怒,由此开启了延续十几年的跨省抗争。各省的工人多次采取联名信、集体上访、非暴力不合作(按章怠工)、罢工等等形式,提出与电力公司直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以及成立农电工工会等要求。2012年,随着新版劳动合同法中有关派遣工规定的进一步明确,农电工的抗争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一个高潮——工人们要求解除派遣工的身份,还正式合同工的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抗争过程中,各省市的农电工积极分子和代表们利用网络,进行了跨地区、全国性的连结,交流行动经验。从2007年第一波抗争起,成立工会就成为部分地区农电工的主要诉求之一,直到2015年十几个省份的农电工代表到国家信访局上访,这仍然是主要诉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行动起来的人们期望建立更广泛、稳定的自我组织以推进行动、实现目标的客观需要。当然,这一要求,在各级工会和政府中完全没有被支持或允许。

最后,在工人不断行动的压力下,一方面,国家电网做出让步,给予了部分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保待遇的提高,一方面又用拖延、欺骗、造谣、签订保密协议等各种手段压制、分化工人行动,瓦解各地工人之间的信任和行动联系。

篇幅所限,此处仅简短介绍农电工人的抗争梗概。这个过程中反映出的工人状态、行动特点、背景价值的等等都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特别是和更早时期的国企改制,以及现在不论何种资本背景的企业员工处境都逐渐趋于一致的情况做对比。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附录材料进行进一步挖掘。

附录:虽然农电工的行动范围很广且延续数年,新闻报道却寥寥无几。附录的农电工行动的资料以各地农电工的诉求书、贴吧发言、群组讨论为主。

可重点参考的文章有:

  • 《农电工维权手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维权诉求书》
  • 《农电工反“外包”斗争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2.9)》
  • 《澧县农电工的斗争》
  • 《湖南澧县农电工维权书》
  • 《两次拜访澧县总工会》
  • 《关于申请成立农电工会的报告》

农电工维权斗争材料

农电工.rar 2 MB

06

资源推荐

纪录片:《小镇微光》

这是一部以“昆山务工青年”为题材的纪录片,拍摄于2018年秋。那时中国的造城神话尚未遭遇大疫冲击,一座座城市如积木般拔地而起。但同时,乡村生活方式乃至地景,却在轰鸣的大拆大建中渐渐消逝。“小镇”既是发展主义的时空定格,也是游离于城乡之间的务工青年的庇护所。人的眼里有迷茫,但心内也有微光。拍摄者通过记录两类务工青年的处境,真切传达了上述矛盾。 资源链接(B站)

游离在城市和乡镇的小镇青年中的两类人》:“少数接受教育并凭借自己努力掌握技能的年轻人,搭上通往城市班车,却被高房价的入场券阻隔在外。...... 另外多数的年轻人,没有明事理的父母,没有足够的努力学习或者聪慧的头脑(偏僻农村升学历为决定因素),小学、初衷毕业就去了职教,顺理成章的又去了工厂的流水线(村里的小赖青年暂且不谈),游离在城市与乡镇的边缘。”

07

法律与维权

判决1:老板辱骂同事导致其重度抑郁,法院要求赔偿

不论蓝领白领,工作时肯定都受过上级领导、老板的气。许多时候,这类精神上的攻击与伤害难以要求公司进行赔偿,而这个判决则带来了一些希望。在北京市一家公司工作的黄某被老板王某怀疑泄漏了后者的出差行程,于是多次在公司例会中对黄某进行辱骂,导致其自残、重度抑郁。最后黄某将老板告上法庭,而法院的判决也支持被辱骂的黄某,要求老板赔偿精神损失和医疗费共5000多元。只是仍需留意,这个判决中受害的黄某并非公司普通打工人,而是副总经理。如果是普通打工人遭遇领导、老板们的长期辱骂,该如何维权、法院会支持谁,仍很难说。阅读原文

判决2:客服回怼客户被解雇,法院认为正常应激反应,公司应赔30万

客服、服务员、销售员等职业经常需要承受许多来自客户的负面情绪。几乎所有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尽可能忍耐,“以客为尊”。而在广东中山一家快递公司担任客服员的叶某在一次遭到客户辱骂时忍无可忍,选择据理力争,要求客户不得辱骂其家人:““犯错的是我们公司,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没想到,仅仅是这样的话语却被公司认为是服务态度恶劣,直接解雇叶某。后续,客服员提起劳动仲裁,法院最终判决公司败诉,认为:客服岗位工作也有保有个人人格尊严的底线,被辱骂后的情绪激动是应激反应,公司以此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阅读原文

08

图片故事

模特帅气的动作,却是许多一线清洁工擦拭汗水的日常。

政府部门和黑心老板的造词能力不得不让人佩服,“恶意讨薪”充满了对于工人的恶意。

09

劳动碎语

小伤自己办,好像是默认的规则。哪怕翻破这本《员工手册》,也翻不出抚恤大小工伤的流程规定。天高月黑,我再翻一遍《员工手册》,发现句句行行字字整整齐齐写的都是高屋建瓴的规划、大风起兮的气势、居高临下的态度,全是教员工应该怎么做,而非公司应当怎么做的一部规则。只是管教,没有服务。

来自《这里只有工伤,没有职业病》

周振提到,“这是十年以来最冷的旺季。”订单、并购、产业转移等因素正让全国许多工厂的普工用工需求下降。但与此同时,市场上的求职者依旧络绎不绝,一时陷入“找工难”的境地。“前天可以,昨天可以,今天就不行了。”周振在直播间里絮叨着,一个16岁的老乡弟弟拜托他找个工厂的活干,结果“因为工厂不缺人,每天的年龄限制越来越严”。

来自《直播间里的招工“旺季”

围绕工作场景中的系统性职业歧视,应该交由系统和系统之间进行协商,维护双方运营的前提下,保障骑手这一职业身份,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但遗憾的是,在所有类似的分歧和冲突和公共探讨中,外卖平台神奇地隐身了。他们连社保和公积金都不愿意给骑手交,也很少公开承认骑手是平台的员工,自然也就没有一个系统主体,就系统性的问题,为旗下骑手争取他们本就该有的权利。

来自《骑手日记系列:拐弯抹角的歧视

面对各种因工引发的伤病,没有社保的秋生爷们要么自己扛住,要么冒着被踢出工地的风险和老板拉扯。而在法律使不上劲的灰色地带里,通常都是“按闹分配”;像秋生爷这种老实巴交的河南农民,顶多在除夕夜的前几天为了讨工钱铤而走险爬一回塔吊,或在跌下脚手架摔断腿后躺到老板的车轮前。面对各种暂时要不了命的“小伤小病”,他们自然就只能以忍耐为主,为了给儿女攒钱也舍不得做体检。日积月累之下,各类绝症就纷纷现身了。于是,尘肺病——这种超出他们认知的可以潜伏十多年的灾星,便降临到了无数人的头上,其中就有我的姥爷和秋生爷。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量农民工涌入到采矿、冶金、建筑等行业,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数以百万计的尘肺病患者在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涌现。目前,尘肺病患者数量占全国职业病总数的90%,是患病人数最多且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而其工伤认定十分困难。

来自《“毒潮”下的老一代农民工,在沉默中散作尘埃

本期小报周期(2023/03/28- 2023/04/10)

海报:Olia

撰稿:Olia、Polaris、非洲大蜗牛、星星儿、三不沾、森林吐、向日葵

编辑:三不沾

校对:Grayson

在最后:欢迎订阅我们

以上是第19期工劳小报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ditor@mail.laborinfocn.com)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工劳小报小报网站及订阅:https://news.laborinfocn2.com/ 介绍:“工劳”这个名字是工人和劳动的简称,同时也是“功劳”的谐音。我们想透过工劳来强调基层劳动者在维持中国社会运转中的贡献。但同时,工人也是社会不公的最大受剥削者,长期处于失语、不可见的无力处境。我们反对此种现状,希望提升劳动者的能见度,期盼不同职业的、不同性别的、不同民族的劳动者能达成真正的团结。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家政/照顾劳动的纠葛|工劳小报 #51 副刊

“阿姨”在中国|工劳小报 #51 新闻刊

【跨境漂流信1】身在海外,如何连接彼此,思考劳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