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 VS 伊凡

AdrianAu
·
·
IPFS
·

有人說2021年是香港獨立書店元年,短短一年多已經開了很多間獨立書店。而每間獨立書店的店長都有不同選書,無疑再擴闊我閱讀的眼界,例如卡繆《卡里古拉》、《誤會》、《正義者》、《異鄉人》;契訶夫的《第六病房》、《海鷗》、《凡尼亞舅舅》;喬伊斯的《都柏林人》等,當然還有香港文學。說實話,沒有獨立書店,也許我仍在閱讀推理小說、建築設計,及少量的文學作品。今次介紹的書,都是因為獨立書店「獨具慧眼」的選書而買來閱讀。更有趣的是,它們都是來自同一位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傻子伊凡》及《伊凡‧伊里奇之死》。

一提起托爾斯泰,我只會想起他是俄國大文豪,著名作品是《戰爭與和平》。怎麼都猜不到,有上面兩本作品,而其中一本更得宮崎駿推薦,說是「此生必讀」。我更沒想到,這兩本書是同年1885年出版,而兩本書的風格是截然不同。

《傻子伊凡》講述一個三兄弟面對一隻老魔鬼三隻小鬼的故事。伊凡的兩位哥哥,一位是軍人,一位是商人。而伊凡至小就被稱為「傻子」,他是位農夫,照顧啞的妹妹。三兄弟相親相愛,連分家都和睦分家。有一日,老魔鬼要三隻小鬼對付三兄弟,要他們吵架,兩位兄長不堪一擊,而伊凡不但勝過三隻小鬼,最後連老魔鬼都要投降。

整個故事都帶出一個訊息︰從事親手與土地工作的人,才是值得歌頌,不要學伊凡的兩位哥哥,用武力或買賣,因為結果都是失敗。在伊凡的王國裡︰

⋯⋯只有一個習俗︰手上有繭的人——才可以上桌吃飯,若是沒有繭,就只能吃剩飯了。(頁145)

我想,這是托爾斯泰理想國度——歌頌每位努力的勞動者。

另一方面,雖然整個故事都說伊凡是傻子,但他一點都不笨。故事中段,當大哥向伊凡索取有帶有魔法,能變成士兵的禾稈時,伊凡拒絕,因為他知道兄長用它作惡,搶奪破壞土地及農產。與其說伊凡「傻」,倒不如說他是「擇善固執」——他只是遵循年幼時的教導,有關身而為人的基本價值。正如導讀所講︰

伊凡所遵循的,其實是很多人在幼年時期會被教導的,關於身而為人的基本價值,但在成長過程當中,現實的狀況常會扭曲這些價值觀,堅守原有教誨的反倒被視為不變通或者愚昧,也就是說,《傻子伊凡》裡的主角伊凡並不是真的很笨很蠢,他只是堅信那些基本價值。托爾斯泰說的,並不完全是個「傻人有傻福」的寓言,而是一個「堅持美好價值終能戰勝歪斜」的故事。(頁32)

《傻子伊凡》是一部輕鬆愉快的寓言書,然而另一本書《伊凡‧伊里奇之死》,則完全是相反。

故事講述平凡人伊凡,從低做起,一步一步上到法官的位置,讓家人生活美滿。他滿以為這樣的生活會一直下去,怎知有一日發現身體有恙後,將他的人生拖入黑暗,直到離世。

托爾斯泰所寫的,正是當人面對死亡時,才是發現/理解生命是什麼一回事。或許你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會面對,有什麼特別呢?我想,這樣的作品在當世代,甚少,以致它成為經典之一。托爾斯泰以第一身來書寫一個人面對死亡的狀態。當伊凡知道他生病時,他陷入一種死亡的陰霾:

「我不在了,那還有什麼呢?什麼也沒有。那麼當我不在時,我又會在那裡呢?難道是死亡嗎?不,我不想死。」他跳起來,想要點燃蠟燭,他用顫抖的雙手摸索了一陣,將蠟燭連同燭臺打翻在地上,又向栽了一跤到枕頭上。「何必呢?無所謂,」他在黑暗中睜著雙眼自言自說道:「死亡。是,死亡。而他們誰都不知道,也都不想知道,不心疼。他們在玩牌。⋯⋯他們都無所謂,但他們也有一死。這些蠢貨。只是我比較早些,他們比較晚些;死亡一樣會臨到他們。他們還在高興快活。這些畜牲!」一股憤怒摧殘著他。他開始苦不堪言,難受得無法忍受。不是所有人都注定要遭受到這種恐懼吧。⋯⋯(頁72)

因為病患/死亡是「很個人」(Personal),病人以外的人無法完全理解,即使病人身邊的家人。伊凡的感受是沒有人在關心他的情況。然而,病情越來越嚴重時,他開始覺得他身邊的家人、朋友、醫生,都在欺騙他︰

對伊凡‧伊里奇而言,最大的痛苦是謊言——所有人不知何故都對他說謊,說他只是生病了,不至於死,只需要保持冷靜,好好治療,到時就會有好消息。他明明知道,包含他自己也知道——他情況很差,還想對他撒謊,而且還強迫他也加入這場騙局。謊言,這個在臨死前被編造出的謊言,貶低了隆重、可怕的死亡,使它無異於所有的探訪、窗簾、午餐的鱒魚肉⋯⋯這讓伊凡‧伊里奇非常難受。(頁87)

伊凡的感受,我大概理解,作為親友,自然會說好話,只有患病的人,才知自己的情況是怎樣。然而,當處於這樣情緒低落的狀態時,身體彷彿也接收了這訊息,沒有鬥志,之後每況越下。記得我的叔叔,當他知道患癌症第四期後,完全放棄活下去的動力,由入院到離世,只是兩個月的時間。我明白他覺得已活夠了,不想影響家人,而身體亦明顯「配合」他的意志。他面對死亡的態度,跟伊凡很不同。

究竟死亡感否「體驗」?托爾斯泰所書寫的,是否死亡體驗?楊照老師在《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提及,西方哲學家維根斯坦有一句話︰

⋯⋯「死亡不是人類經驗。」經驗和死亡是對反的,人要活著才會有經驗,但死亡的定義就是經驗止息,所以人無法經驗死亡。依維根斯坦的提醒︰如果有人試圖以經驗談論死亡,那必然是假的,人可以思考死亡、可以猜想死亡,卻沒有任何機會、任何可能經驗死亡。

如果按照維根斯坦所講,托爾斯泰並非著重死亡這一刻,而是書寫普通人,當在人生高峰的時間突然患病,如何面對死亡:前面等著他的,不再是榮華富貴,而是無盡黑暗。

寫到這裡,想起龍應台老師〈山路〉[註1]的最後一段: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死亡,只得一個人走;面對死亡,也是一樣,是個人的事。

~~~~~~~~~~~~~~~~~~~~~~~~~~~~

[註1]〈山路〉
https://kknews.cc/zh-hk/essay/eyj9zvy.html

《傻子伊凡》(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1629

《伊凡‧伊里奇之死》(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3303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drianAu需要藍天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四徑之美

永遠18的旅途

款待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