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劇經驗(雖然我不看電視劇):如何利用符號學系統表述涵指(我就只是作為一個愛好者在亂講)(啊抱歉不小心把標題寫太長了因為有人說這樣很有負擔,不小心造成各位的負擔我實在是太開心了)

野人
·
·
IPFS
·
刷劇的人,面對極不符合常理的電視劇臺詞,有的尷尬致死,有的習以爲常不甚在意,有的跳入語境覺得值得學習。對臺詞的藝術化處理原本很正常,但假使臺詞令多數人尷尬、甚至上了搞笑影視劇解説的榜單,就真的是作者一時糊塗。

我這個過了十二嵗就沒看過整集電視劇的人,有時候還有點愛看給影視劇搞笑瞬間排名的影片。尷尬的同時贊嘆劇作者的想象力。

比如以下尷尬的對話:
(深情地)「我們是一輩子的朋友!」
(更加深情且堅定地)「對,一輩子的朋友!」

即使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也很明顯,對話是要表達兩個人之間的友誼以及對對方的信任。但任何運用日常語言表達和交流的人都知道,這種尷尬的對話在任何語境下都不會發生(這裏不考慮精神科這種極端語境),是藝術語言的直接表達,即在藝術創作中,把想表達的東西直接塞進對話裏。當然,這也可能是作者顧及盲人受衆群的表現。(請讀到這篇文章的盲人朋友不要對我翻白眼鄙視,我這個人就單純愛講地獄梗而已,沒有不尊重的意思,政治正確去死吧。)

但我覺得嘛,既然是藝術創作,就免不了符號化的再描述,否則把作者的想象力直塞給觀衆,不但誤解了藝術的渲染能力,也多多少少是對觀衆理解能力的不尊重。

利用符號學系統將表達符號化是再描述的必要過程,算是文學化處理的一種手段吧。比如兩個人小時候交換的物品、共同的記憶、甚至一個人無意地在另一個人身上造成的物理創傷。這些感官在某種語境下都可以成為表達友情的符號,但缺點就是,臺詞會變少、插入的廣告會變少、電視臺編導會很不滿:畢竟商業化嘛,尋求的是藝術與錢的平衡點。而且是要盡最大可能傾向於後者。

(這一段可以略過不用看)直接表達的形式是符號的能指,但在語境本來就比較薄弱的泡沫劇裏,過於直白的能指實際上實在劣化符號的所指:歷史劇的直指可能表達人物性格;文藝片偶爾直指是要跳出跳入地敘述;泡沫劇的直指……就真的只是低估了觀衆的理解水平。將這些尷尬的直指適量轉換為更尷尬的涵指,才算是對泡沫劇的藝術處理。

啊,我講的是符號學,請寫商業泡沫劇的老師們不要駡我。

比如用上面最極端的一種情況來描述兩個人的友情,在小時候一個人無意造成另一人額頭創傷的語境下,幾年後要分別的時候,製造者輕輕摸了摸創傷者頭上的傷,創傷者又摸了摸製造者同樣的位置。這種符號雖然意義過於曖昧不明,但在語境合理的情況下是足夠明晰這些曖昧語義的。

儘管這種極端情景也足夠尷尬,但放在泡沫劇裏很合適。畢竟泡沫劇又不是希區考克發明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野人學中世紀哲學,暫時還沒死的怪咖野人。正在學習如何假裝人類。 ⋯⋯ 喔幹,學不會。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閒聊網路文章的中心化

這半年懶得改的草稿

那在沒用的後記後面勉強附一篇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