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10 篇文章
JK talk

漫長的旅途只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我才發現,這一生,甚至過去的生生世世,甚至是直到未來的生生世世,所有的經歷,所有每一次的修行與努力,並不是為了要去到什麼地方,而是要回家。回到那自有佛性的家。更精確來說,是回到自己。

标签活跃作者
  • JK talk
    JK talk

    既然煩惱無盡,那就以化解眾人煩惱為大願吧!在一個偶然的機遇裡,發現自己特長,能夠洞悉每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然後透過對話幫助人們放下心中的煩惱。深信沒有煩惱才是真正的快樂。希望透過文字與故事的傳達與更多朋友們一起發現生命中的解答。

    somno
    somno

    重新認識你的母語!所有的方言都是漢語的分支,在歷史文明的長河中都是參與的要角,無論音或義,都能在古籍,詩詞中找到他的身影,以這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開篇序文的註腳!順便一提,這句裡面也有一個閩南語詞彙!

    Akikazu
    Akikazu

    在日本讀佛學的一個不太佛系的佛學修士(笑) 牛津大學數學哲學系畢業(低空飛過~) 希望我的分享能成為一份力量

  • 鈴瀧編
    鈴瀧編

    人生轉彎後,發現遍地驚喜。 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讓自己,活的不要太方便。 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與覺察力! 混跡於Matters、方格子、Potato Media、google blogger

somno

龜毛

line群族傳來一支影片,闡述台語的【龜毛 ku-moo】漢字是【瞽矇】,立論根據是瞽矇為上古史官之名。春秋以前,中國有兩種史官:太史和瞽矇。當時人們傳述歷史大致以瞽矇傳誦為主,而以太史的記錄幫助記憶,《國語·楚語上》記載:「史不失書,矇不失誦。

可如何

觀照守虛應物、體用合一的動力_莊子·內篇

以內心觀照,將此與彼二端彰顯其意,再觀察二者間蘊含關係,以從中認知義理、親近與持有守虛應物的動力,而能體用合一、安適生死、順應萬物;導引人們以自持,無所依待,共得人間至善。

Akikazu

修行日記(一)

我像是一個小朋友,處處得到看不見的「師父」的鼓勵與支持。我忽然明白到《道德經》說的「聖人無常心 以百姓心為心」的真正意義。

可如何

體用合一的智慧_從心探究存在

人之存在大義,為探究第一原理;因其為究極目的所以神聖、因須探究原因所以理性。究極目的與原因,即至善,相對於你,那是共善大我。我們須提昇智慧,智慧是探究第一原理之知識,其並非來自感官對外部的追求,而是從心開始,能自在綜觀探索本質,即在人們短暫的生成滅壞生活裡,善於培養發展思維辨析、…

可如何

探究生死意義、劃界以超凡入聖-讀八識規矩頌

要體悟生死、超凡入聖,在於斷除我執、提昇意境、面向唯一;人非求仙,而是求仁得仁,體悟成聖,聖、佛皆在人間。

鈴瀧編

自我吐槽日記│在別人身上,看見自己

當年畢業前會拿紀念本請老師寫,一位美術老師寫「老二哲學」,一位美術老師寫「難得糊塗」,當然,一開始也只是看過就算了。沒想到一直到多年後,才慢慢在心裡發酵。

Inward

[週記] - 32.2 - 計

這兩個週末開始讀《孫子兵法》。因著許多老師們的教誨,如南懷瑾、聖嚴法師等,我希望這幾年能花些時間,靜下心來研讀古今中外聖賢的經典。孫子兵法一書成書於兩千五百多年前。然而,他卻是在今日能到處被廣泛應用的一本中國古典。這是經典的特色之一,跳躍了時空,它仍準確地切入人的社會與生命。

可如何

自殺與靈魂_戒惕自己專注於內在的思維精煉

靈魂探索,是一種與自然生命相矛盾的過程,它更為關注於人本,是人做為人才能做的事情,那就是專注精煉內在。

可如何

究竟堅固的方法論_楞嚴經

阿難欣賞佛的面相形體,我很好奇,佛於晚年的美好樣態,究竟如何成就?佛很快切入主題,阿難,你要知道這世界人們生生死死不斷繁衍接續,如同車輪那樣反覆轉呀轉,是因為人們不知道「常住真心、性靜明體」;佛之所以能跳脫生死框架,正在於體悟「常住真心、性靜明體」。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