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語」的英文叫 Mandarin 🍊?
跟朋友聊到 Mandarin 這個詞,大家都好奇為什麼「國語」的英文叫 Mandarin 呢?
(現代標準漢語 在台灣稱作「國語」、「華語」,在大陸則稱作「漢語」、「普通話」)
詞典說 Mandarin 有三個看似互不相干的意思:(1)政府官員,尤其是封建制度下的朝廷命官(2)「國語」(3)橘子~~
後來有一天我終於吃飽撐著又受到好奇心驅使,決定要研究了一下 Mandarin 的詞源,結果豁然開朗原來如此!
Mandarin 的詞源來自葡萄牙語 mandarium,是葡萄牙人吸納梵文 mantrī 這個詞而創出來的。這個詞原本的意思是 counselor 策士,也就是輔佐老大、給他出主意的那個人!1589年,葡語 mandarium 被英語正式吸納,成為 mandarin,用來描述中國的官吏,也就是詞典給的第一個意思。
mandarin 是封建時代的官吏,那為什麼又是「華語」的意思呢?話說中國地大物博,方言繁多,甚至每100公里就一個家鄉話...! 如果沒有 lingua franca 通用語,根本沒法辦正經事!
例如,地方官員如果要進京面聖,但是他說的 xx 方言皇帝根本聽不懂,朝廷百官也聽不懂,那就沒戲唱了。所以官員之間使用的通用語叫做「官話」。這就是為什麼 mandarin 當一般名詞時指的是 朝廷命官,然後由此再延伸出朝廷命官之間使用的「官話」,也就是漢語、華語。(聽說當年皇帝對從南方幾個沿海省份來面聖的地方官最頭疼,因為如果地方官員口音太重,連天子也沒轍 !)
「國語」、「普通話」、「華語」就是基於早期的「官話」而改進創立的。(“xx語” 在英語中是專有名詞,以大寫字母開頭,所以 “官員” mandarin 是小寫一般名詞,「國語」、「普通話」、「華語」的 Mandarin 是大寫專有名詞)
那 mandarin 為什麼又是「橘子🍊」呢?
英英詞典說 “橘子” 的英文叫 mandarin,不過是較後期才由法語的 mandarine 進入英語的。(今天橘子的英語有時也會拼寫成 mandarine,e 結尾)
見上圖 ,韋氏詞典說「橘子」mandarin 是由朝廷命官的袍服顏色而得名的... 什麼??真的嗎?? 你記得曾經在宮鬥劇中的宦官或大臣身上見過橘色官袍嗎?好像沒有吧。
不過後來想了一想,葡語的 mandarium 和後來的英語 mandarin 是指 1589 年那個朝代的官吏,也就是說那個年代應該是大明王朝,而不是延禧攻略的清朝!明朝的官員穿的是橘黃色的官袍嗎?趕緊上網搜一下:
最後再補一句,嚴格來說,中國人讀、寫的語言是 Chinese,但是我們說的語言則叫做 Mandarin (或著是 Shanghainese, Cantonese, Hakka 等其他方言。) Chinese 最好只用來表示書寫的中文文字。
這就是為什麼在澳洲,要求政府機構提供 translation 翻譯文本的時候應指定 a Chinese translation,要請 interpreter 口譯員的時候應該指定 a Mandarin interpreter.
© 2019-2024 Kenny Wang, PhD 語言學博士、法庭口譯員(Certified Specialist Legal Interpreter)
我是 @西雪梨大學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翻譯專業 的老師☕️(對我們翻譯專業有興趣的同學歡迎猛戳上面的超連結看我寫的介紹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