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发掘沉船时

替替 No.4
·
·
IPFS
是追溯,也是重塑。

>圣何塞

上世纪八十年代,联邦《废弃沉船法案》还没有颁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还没有开始系统的水下遗迹保护,treasure hunters自由地潜泳在海面之下,寻找那些失落的珍宝。

但海洋之心毕竟只是难得一遇的传奇,海水下更多的是已经散架的船体,附着层层水垢的破碎陶瓷,海洋生物快活地穿梭在腐朽的木构之间,只有银币还勉强看得清刻印的痕迹……寻宝者只能通过仅有的线索去辨识这些面目模糊的船只,São José号便是其中之一。


São José号是一艘运奴船。所以这个故事和宝藏无关,它指向的是沉重的历史。1518年8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签署了一项允许奴隶船直接从非洲航行到美洲的法令,开启了大西洋贸易的另一个阶段。[1]从最开始的运送棉花、茶叶、瓷器,到后面运送枪火和人——在当时的贸易者看来,这些只是人型的货物。十七到十八世纪,大大小小的船只穿行在大西洋间,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对于财富的狂热和巨浪一起翻涌着拍打在船体上。

据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 DATABASE, SLAVEVOYAGES.ORG; SLAVE WRECKS PROJECT, SMITHSONIAN-NMAAHC; ECU MARITIME STUDIES的数据,到1866年最后一次关于跨洋运奴船的记载为止,大西洋上共有36000余次的运奴航运,其中近一千艘船消失在海面上,有记载的死亡人数达到1309000人。


São José号属于黑奴贩运最猖獗的时代。1794年12月3日,它从莫桑比克南下,计划的目的地是巴西的Maranhão,船上装载着512个莫桑比克黑人奴隶。过往的船只一般都会在湾角休整,这是非洲大陆的南端,在前航海时代是欧洲通往东方的必经之地,因为承担了为货船提供补给的职能,四方来客在此处汇聚,城镇开普敦逐渐发展起来。

然而它的运气不太好,12月27日,从开普敦驶出后没多远,就因为撞到了海底礁石沉没了,这次沉没在法律文献和贸易文献中均有清晰的记载,由于沉船地点离海岸并不远,所以船员和接近半数的船上奴隶都活了下来。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想象,当海水灌进船舱的时候,这些挤作一团的戴着脚镣的黑人要经过怎样痛苦的挣扎,才能找到船舱的出口,获取一口新鲜的空气。而即便是死里逃生,等待他们的也不是自由——活下来的船员以及船老大还得面临法律责任的裁决以及剩余“货物”的分配问题。根据文书记录,幸存的黑人被继续贩卖至巴西的糖厂,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到故土的可能。


——所以这并不是那种带着传奇和神秘色彩的海难,这更多的是一个冷酷的法律经济问题。


>下潜

2008年美国国家博物馆发起了一跨国的研究计划Slave Wrecks Project,寻找并记录殖民时代的运奴船。2010年,SWP在南非的开普敦档案馆中发现了船长关于São José号失事的记录,又联想到80年代寻宝者的报告,基本上确定了沉船的位置和身份。随后他们开展了发掘工作, 2014至2015年,第一批文物被带到水面上,包括铁压载物和木材。利用CT扫描和X射线技术,发掘人员在沉船现场还发现了镣铐的痕迹。

而发掘者中,除了专业的考古技术人员,还有一批潜水员,这些潜水员多是美国非洲人,在DWP项目中接受了专业的潜水培训。


DWP(Diving With a Purpose)是一个专门进行潜水员培养及实行非洲沿岸沉船发掘的项目, 2003年由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lack Scuba Divers (NABS) and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的成员成立,已经培训了超过500名潜水员,组织的宗旨是,帮助这些黑人寻找他们自身的历史,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这些潜水员,或许是因为偶然的契机参与进来,但都在发掘中经历了相同的体验——对他们来说,下潜、发现、发掘、记录的过程是记忆和悼念那些已经逝去的无名者的过程。潜水员在近距离接触遗址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某种安慰,废弃的沉船,逡巡其间的鱼群,人被海水温柔地包裹着,本能的情绪会更加容易被激发出来。一位名叫Kamau Sadiki的潜水员这样讲述他的感受:“It was like you can hear the screams and the hollering and the pain, and the agony of being on a vessel in shackles, the sinking and breaking up in the sea, You know, in scuba diving we wear a mask, and sometimes they get foggy. But mine got wet from tears.” “你好像可以听到尖叫声,叫喊声和伤痛,以及戴着镣铐在船上的痛苦,在海中沉没和破裂,你知道,在潜水中我们会戴着面具,有时他们会变得雾蒙蒙的,但我的会被眼泪浸湿。“


而对他们来说,这种接触的过程也是找回某种认同和归属感的过程,DWP的董事会成员Albert Jose Jones说:“每次你下船,你都会意识到两件事:一是你的祖先可能在船上,二是你有一段自己的历史。你的历史不是从美国海岸开始的,不是从奴隶制开始的,你的历史始于非洲,始于时间的开端,文明的开端。

”潜水员塔拉·罗伯茨是一个美洲黑人,在过去的岁月里,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像一片漂浮在风中的树叶,无根,未系泊。”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她一直在寻找着关于自身归属的答案。DWP的首席指导KAMAU SADIKIDWP说:“与你的祖先联系是一件充满力量的事情。如果你打破了这种连接,你就会迷失。”


>历史

在这里,发掘者与被发掘者产生了奇妙的连接。水下的沉船中尸体保存的几率几乎不存在,而就算尸体保留了下来,也很难去追溯他们与这些莫桑比克内陆地区的无名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所以这样的连接,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他们”就是我们的祖先,因为他们经历了一场深重的,族群意义上的灾难。而这场灾难,在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之后依然影响着这个族群的所有人。


2015年,铁制压舱石和木制滑轮块等遗物相继在Smithsonian museum展出,博物馆的创始董事Lonnie Bunc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展览的目标是创造一个令人回味的空间,这些标志性的作品几乎就像宗教遗物一样。“策展人Paul Gardullo则说道:来自São José的遗物会将奴隶制的“宏大历史叙事”个体化,然后讲述一个完整而复杂的奴隶制故事。 [2] 6月2日的纪念仪式则近乎宗教典礼,发掘者将莫桑比克的土壤庄严地放置于沉船的遗址上,以纪念那些失去生命或被卖为奴隶的人。[3]


开普勒是南非洲最现代的城市,在人群的混杂下,在世界秩序的重新构建下,经历了种族隔离时期,贡献了一个人类文明标志性的革命家;而整个非洲,在不断地为这种隔离政策的后遗症付出代价。

最近读Trover的born a crime,他用轻松活泼的口吻讲述着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那些情节巧妙的故事,是历史之荒诞性的微小一笔。书中追溯童年的过程,也是追寻自己来处的过程,如他所说,生长在种族隔离时代的混血儿,其出身本身就是罪行。

在São José的故事中,阿尔比·萨克斯(Albie Sachs)法官也是参与者,他是曼德拉任命的宪法法院法官,一生都在为反种族隔离而斗争,曾流亡莫桑比克多年。现在他回到了故乡开普敦的克利夫顿海滩,他的住所就俯瞰着圣何塞的残骸遗址。Sachs法官也参加了撒播土壤的仪式,而他想要在此处建立一座纪念碑,以在这个街区重新唤起地下遗产的价值。[4]


>追溯即重塑

象征主义的考古学家追求景观的象征性和美学性,人类共享着本能的身体经验,所以理解是有可能的,而理解的前提是在场。在具体而真实的海面上想象历史,它曾经被文书资料所记录,现在被水面下的沉船所见证,而只有靠近它,抚摸它,想象自己置身于两百多年前的现场,在黑暗潮湿的船舱里吞吐海洋的盐味,我们才能理解他们。

在以往的发掘经验里,遗址总是客观的研究对象,是等待着我们拂去面纱揭露本原的“客体”,它沉默不语,从来不讲述自身。但遗址毕竟是一个整体的环境,人身处其中,会感知到四周飘摇的树木,不间断的虫鸣,会看到草丛里跳动的蚂蚱和慌忙的蚂蚁,在触碰陶片的过程中也在被陶片所触碰,凝结了精致配比的原料与恰到好处的火焰的器物,实则拥有着自然的灵气,更别说那些肉身不存的惨白骨骸了,他们曾经和你我一样生老病死,和我们一样有过快乐和忧愁,而现在,他们在九泉之下与蚯蚓和大地交流。

这一切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进而影响我们的解释。


遗址不仅是一个发现的场所,也是一个记忆的场所,遗址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纪念碑。在São José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连接了不同大陆,不同人群,甚至是不同时间的节点,无数的历史和故事在这里生发,碰撞,虬结,它同时装载了历史的宏大和个人的细琐,

发掘者在这里想象他们祖先的遭遇,这种悲痛与他们自身的漂泊感连接在一起,这是考古中的思乡症,而发掘竟然奇妙地成为了一个治愈的过程。


我想,在一个所有归属感都垮下来的时代,我们仍然能够在某件事物上找到自己的来处。发掘,将找寻的过程实体化和具身化,同时让我们表达着自己的主体性。不要放弃它,也不要低估它,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去感受。


[1] https://www.history.com/news/transatlantic-slave-first-ships-details

[2]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entertainment/museums/humble-objects-that-tell-a-powerful-story/2015/05/30/e5dbd9fc-062f-11e5-8bda-c7b4e9a8f7ac_story.html

[3] https://www.si.edu/newsdesk/factsheets/history-s-o-jos-slave-ship-and-site

[4] https://divingwithapurpose.org/albie-sachs/

题图:pixabay @graham5399


这篇是因为之前在国家地理上看到一篇讲述圣何塞及项目潜水员故事的报道,很受触动,所以想着自己找找资料整理成文,作为介绍和分享。大部分资料也是来自于这篇文章,指路👉National Geography: The search for lost slave ships led this diver on an extraordinary journey.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history/article/a-divers-hunt-for-lost-slave-ships-led-to-an-incredible-journey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替替 No.4表达、记录、反抗。無所事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路过阿富汗

杭州:群山有灵且隐

暂停一下,终于还是离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