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房间、高科技之歌与绝对诚实

part-time punk
·
·
IPFS
换完手机变成一个新的人。

2024/9/24

去年这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像iPhone 8一样生活。当时我已经用iPhone 8用了4年。也许是摔了太多次,到了秋天不知为何,录音和语音功能完全坏了,每次得带着AirPods才能正常接电话、发语音消息。由于平常在MacBook上完成了大部分功能,我也就没在意,一直任由它这样坏下去。

感到有点吃力是年初一个人去香港的时候。联通缥缈的信号遇上比卡戴珊还卡的手机,加上一个不会看地图对3D道路过敏的路痴,简直buff叠满。太担心自己会迷路,加上对手机的不信任,那三天我的活动地带基本集中在了油麻地、佐敦和旺角。

半个月前和朋友见面,对方问我,你这么路痴在香港怎么办
我:所以我连吃了三天麦当劳
朋友:辅以陶喆捂脸表情并无言

春节回家后,终于克服懒癌去修了。师傅说,应该是内部连接声音的某个零件被摔断了。换了电池屏幕和膜,转眼间又是一台崭新的好机了。修好后,时隔2年终于又可以体验用有线耳机听歌的old school快乐,并时常疑惑有线耳机为什么不用充电(现代人被赛博技术思想殖民一刚

身边不少人劝我换手机,首当其冲的就是我爸妈。他们时常痛心疾首看着我的iPhone 8云:都摔成这样了,换一个新的吧。现在都出了那么多新款,就没有一个能让你心动的? 爹娘以为我是舍不得钱,扬言要给我报销。

我解释,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习惯了小屏手机,失去home键总让我觉得怪怪的。这种劝换手机的对话在我每次回老家时都会发生一次,每次双方不能互相理解时,我直接开启重复拒绝话术。
(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以后说服相亲的话术吗:天底下这么多男的,就没有一个你能看对眼的?

原本以为能把iPhone 8用到地老天荒,然而换手机就在一念之间。在打算要换到拿到新机,其实不过2天。

这次促使我下定决心要换的有两个契机。
1-过段时间又要一个人去香港了。旧手机的卡顿让我在还没有付出(买机票、定旅店、做攻略等)实际行动之前已经退缩。这一年有了很多想去探询和了解的地方,而不是作为一个游客打卡各种热门景点。想要实现它们,我需要一个更轻松、丝滑和安全的工具。

2-我的买单之路经常被抢先。iPhone 8仿佛有特异功能,能准确识别出我打开点单程序准备下单结账的场景,然后,精准完美地闪退。这样的场合重复了太多次,以至于让我觉得:可恶啊,作为力量女人,我不能再允许这种事情时常发生。

做了换手机的决定后,买的过程就很快了。把日常的使用需求、感兴趣的机型发给chatgpt分析,下班后去最近的授权店感受了下,当晚回家在官网买下,第二天中午就去Apple 西湖取货了,堪称本P人最J的一集。

由于难以割舍小屏幕和home键,加上多年干眼症没办法长时间看OLED的屏幕,且日常的办公/娱乐冲浪/钻研各种兔子洞都在电脑上完成,我最终没有选择较新款的iPhone 15 16,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买了iPhone SE3。以下是这半个月以来的使用及延伸出的感受。

最爽的就是——我终于能抢到多抓鱼的绝版书了!土拔鼠尖叫!以前用iPhone 8时,每次跳出来「到货提醒」满怀期待点进去都显示1分钟前被买走,而我又没有充足的鱼能提前预定,所以总是与一直很想看的书失之交臂。

在用新手机的这半个月,先后抢到了《许舜英购物日记》和黎坚惠的《时装时刻:my fashion moments 87-07》,付款完开心到想下楼跑两圈,收到书后宛如变态抚摸。天知道我有多想看这两本。

换完手机的另一个好处,是工作日早晨借/还共享单车不卡顿了。以往出门我往往很烦躁:首先找到一辆五脏俱全的共享单车就比揾老公还难,其次每次扫完码一直显示正在加载,在40度的夏天这件事情几乎每日上演,以至于到公司后的好心情基本只剩5%了。

开始用新手机后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扫码开锁一条龙的速度是可以这么快的——转念又想,也许世界的运行规则就是这个速度,只是我的出厂设置自带bug,才一直在用0.25倍速拖着巨大的摩擦力在生活。写到这里简直想拍大腿,欸早该换了,真是耽误事儿啊。

借着这个换手机的契机,我也得以重新观察了自己。

借车付款、回复消息、买必需品等日常操作都不卡顿后,我的暴戾减少了很多,人也变得更灵活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将这个归结于自己的问题:「是上班让我变成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每天重复人变得脾气差在所难免」。

这些理由听起来都那么恰当成立,于是我一边拿自己出气一边吞下了它。直到换完手机这些情况都不再发生后,我才意识到揭开那些严丝合缝的借口,问题其实来自于日常使用的这台机器摩擦阻力大,于是我不得不使用自己肉身的耐性和心力,去补足和等待这一部分。

去年的文章里我写,用iPhone 8过0.8倍速的、偶尔对不上焦的生活也很不错——时至如今依然觉得某些时刻这样很好。只是在生活状态发生剧变的这一年,我逐渐习惯了并向往体验一阵子快的生活。想离开糟粕之地,使用错误的工具是一种发力变形的代偿。我终于意识到了「气」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珍稀而缥缈的东西。好力气要用在刀刃上,而使用一台几乎报废的车是不会让你在拥有拔足狂奔愿景时顺利开到终点的。在某些时刻,快是唯一的健康答案。

除了以上显性的变化,换手机也像网络搬家,强迫我直视自己乱糟糟的赛博空间,做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清理。8月底和朋友见面吃饭,对方说自己手机里常年只有2500张照片。作为一个每月给iCloud送钱、相片数45000+的人,我一度以为是他少说了一个0。

《老友记》最前面几季,有一集是Ross和Rachel分手后,Ross和一个女生date.当晚他和女生回了她的家,结果一开门被房间里的脏乱布局吓到:衣服堆在地上和沙发上,东西乱摆,完全没有地方落脚。截图给晓韵看,那会儿她还是我的领导,我们每天上班嘻嘻哈哈聊些有的没的。她说你知道吗,我上大学时Facebook有一个小组,叫「我出门艳光四射,但家却像被机关枪扫射」。

汗流浃背了,这完全是我的网络空间状态:从不给各种App分文件夹和固定界面、相册里堆积着不会再点开的截图和视频、手机壁纸可以常年不换。

迫使我走出第一步是取手机那天在苹果店做数据迁移,工作人员问我手机的数据占了多少内存。我说几乎都满了。
Apple小哥:1个G的传输基本上是1分钟,你的微信占了多少G?
我:六七十吧
对方:amazing!

人生最不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等待,想到要在店里等2小时我已经开始显露ADHD症状。于是我不得不当场打开微信删资料给手机瘦身。

这六七十个G里都有什么呢,从大学开始和朋友们的包含了各种图片和视频的聊天记录、已经结束合作关系的工作群里庞大的Ai和Keynote文件、扔给文件传输助手的推文链接/个人信息/表情包。保留着这些东西,只为了有朝一日的某个时刻也许会用到。但事实是,这种时刻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只是为了将来的难测,预约储存了这一刻(林宥嘉音乐起

于是删东西开始变得不眨眼。大学时期的各种图片,删;存着以为总会用到的文件资料,删;因为对一些关系的重视而保留着的各种视频,删。删掉三四十个G,删到最后 Apple 小哥来劝我:好了好了够了够了,咱们可以开始做迁移了。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轮廓模糊的自由,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被一坨巨大的记忆裹挟。这个名叫「过去」的保鲜膜在我的生命中缠绕得有点太紧了,以至于在当下时常踹不过气。

这半个月来,被删掉的东西没有一刻在我脑中盘旋过。所以其实,是过往的我高估了它们存在的价值。杨丞琳有首我很喜欢的歌,叫《忘了》。近一年来愈发觉得「忘了」是一个很轻盈自在的词语。

受近期生活支线故事的影响,我也在训练自己改掉反复拒绝聊天记录的臭毛病。回看就意味着它已经过期了,鼓励自己用更主动尊重的姿态开启新鲜的对话。极度诚实是否会无坚不摧我不知道,但至少不会扭捏后悔。或者换句话说,我根本不在意摧不催。

必须咬牙切齿憎恨着自己承认,看着后视镜开车几乎是我这十多年来的元叙事——大部分时刻的「当下」我都没有在感受当下,只是通过对过往记忆的咀嚼做出对当下的反应。于是系统年久失修,人在一种空气里打转,很难分辨舒适区与顾影自怜之间的地带。在这种「安全」里待久了后,偶尔呼吸到新空气,才发现原来错过了这么多。

没想到最后是换手机帮我诊断、疏通了从青春期到现在的情感模式(谢谢iPhone SE3,这钱花得值。甩掉「也许喜欢怀念你/多于看见你」的叙事也许并不会更快乐,但掌握主动权的交互状态让我感觉真实多了。

我珍惜这种真实带来的诚实。一种清爽的诚实。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