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全球化拚出的教養焦慮:《拚教養》藍佩嘉vs.《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吳曉樂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2019年,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原著作者吳曉樂出版《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正逢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推出新書《拚教養》,OB特別安排兩人對談。《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是吳曉樂從自身出發,反思升學主義、親職教育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從中抓出共通性。相對之下,長期研究教養問題的藍佩嘉,則一貫以社會學角度,透析台灣親職教育如何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以《拚教養》一書從更高的角度定位問題。快來閱讀!
作家吳曉樂(左)與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

作者|董柏廷(文字工作者)· 攝影|桑杉學

初夏的午後,冷氣房將龐大溽暑屏擋在外,應Openbook之邀晤面的兩位作者先後抵達,甫到現場,汗還不及抹勻,即紛紛表示對於此次對談的期待。

披著一頭流麗長髮、帶有學生氣質的作家吳曉樂,新作《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從自身經驗出發,爬梳台灣傳統教養價值觀下,身為家中獨女如何與上一代產生衝突並且和解的過程。

剪著俏麗鮑伯短髮,不掩慧黠智性的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長期透過社會學者的眼光,觀看全球化之下台灣的階級流動、親職教養等議題。在新作《拚教養》中,她以宏觀角度定位台灣「拚經濟」時代下成長的父母採取的親職策略,以及所衍生的教養焦慮。

對談過程中,吳曉樂一路眼閃金光,語調明快,她透露自己在事前已將藍老師的《拚教養》讀過三遍,景仰之情溢於言表。藍佩嘉則維持多年深耕社會學的清明與洞察,她接過吳曉樂分享的個案後,總能跳脫出事件本身,冷靜犀利地梳理脈絡。

兩位作者分別以文學筆觸與田野報告,書寫台灣親職教養議題,在長達兩個小時的雙向對談中,各種見解在空中交鋒,毫無中場(也不捨得)休息。知識的線索如豔夏氣溫,一路燃燒至盡頭。

➤親職焦慮的惡性循環

對談初始,吳曉樂與藍佩嘉以「父母的親職焦慮」為討論核心。吳曉樂率先分享自己以往擔任家教時的觀察經驗:「現今的父母雖然都不敢打罵小孩,但會將這個教育的期待交給老師,讓老師背負打罵責任。」她由此發現,雖然社會不斷演進,但家長的焦慮卻沒有因此減緩,反而更因此認為自己給予的不夠,擔心造成孩子輸在起跑點的焦慮也因之而生。

藍佩嘉接著點出一個現象:「現在父母擁有的更多,反而更加困擾。」譬如因為社群媒體的發達,人們習於將個人生活曝光分享,間接也讓教養方式受到更廣泛的關注,母職遭到監控的焦慮也就愈演愈烈。

吳曉樂說,現今的全職母親其實都很孤單,在讀到藍佩嘉書中提到的體制外學校「田園國小」時,她才發現「那種孤單到了一個地方有辦法得到很大的支持。」也不禁回想,以往父母養育她時似乎並沒有這麼大的壓力?

「可能因為以前養小孩子是一群給一個人看的。我在高雄一條街上長大的,大概只需要兩個大人一邊做事一邊盯著小孩就可以。六、七個小孩玩在一起,就能夠釋放出約五個人力去做別的事情。但現在就像關在一個小籠子裡面。」吳曉樂說。不過隨著教養方式的改變,今日社會若沿用舊式教養,恐怕會遭來指點,甚至遭受訾罵。教養的框架隨時代改變,要求母親負起盡善規畫的責任。

藍佩嘉則點出,「這因此變成一個惡性循環——許多媽媽無法兼顧母職與工作,因此必須辭職,專心帶小孩。可是辭職的負擔會變很大:有些媽媽認為自己受了很好的教育,因此採取『更科學』的方式教養小孩,甚至投入學校體制,干預更多老師的教育。而當她們付出這麼多之後,小孩若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她就會覺得心理壓力更大,或是別人對她的期待有所落空,不太容易跳出那個循環。」

吳曉樂回憶自己在寫《上流兒童》時,發現許多人真的會期待高學歷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小孩子一定要不同凡響。「媽媽們還會彼此互相監控。我原本以為媽媽們會互相打氣,但其實並非如此,她們背後有一個標準,會認為哪些媽媽不夠投入教養、愛自己勝過愛小孩。但這樣其實很不健康,會養出很大的仇恨。有些媽媽覺得自己為教養犧牲,所以會把自己當成楷模,甚至會嘲笑其他把孩子丟給保姆,或者是傭人照顧的媽媽。」

➤教育創傷與保安策略

藍佩嘉在《拚教養》中提及教養的「保安策略」(security strategy),即父母透過教育安排或教養方式,企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全。這個策略不僅要保護孩子當下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成長,也希望保障孩子未來的經濟安全。

由於社會與產業變化,高等教育的勞動市場報酬提升,經濟與教育機會的分配日益不平等,父母便對下一代教育投入更多資源與心力。藍佩嘉指出,「保安策略」是很個人化、私人化的,「因此現在人和人,孩子和孩子之間,父母和父母之間(尤其是母親和母親之間),變成一種比較的關係,而不是協助的關係。」

吳曉樂非常贊同「保安策略」的說法:「它真的是一種strategy,但即便有策略,後來還是會出現很多非預期成果,其中一個成果就是媽媽們會彼此傷害,這是我不能理解的。」

然而,身為人母就註定互相傷害嗎?藍佩嘉再度以「田園國小」的例子,提出另一種觀照:「因為相對起來他們的競爭並沒有那麼劇烈,所以母親之間比較多互助網絡。母職本身是一個壓力來源,但也可以是一個培力基礎。我想現在的公立國小裡,也是有這樣的例子,譬如很多媽媽組成一個改善公園遊具的組織,那就是很正面的例子:我不只想要自己的孩子玩得好,我是要去促進公眾玩具的改善。」

(取自pixabay)

➤我也是肥狗:重男輕女教養下的非預期結果及軟性權威

除了上述的焦慮外,東方傳統的親職教養更有個觀念障礙,即「重男輕女」。

吳曉樂在《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中提到「肥狗」一詞,指的是在傳統教養上,父母將豐沛的有形與無形資源投注於男孩身上,因此男孩的發達是自然而然的事,甚至期待男孩更要爭氣,更有企圖心。假若這些冠冕穿戴在女性身上,就會招來「妳不應該那樣突出」的隱性眼光與指責枷鎖,「豬不肥,都肥到狗去了。」

藍佩嘉對此也有很深的觸動跟體悟。她說:「我也是我家裡的一隻『肥狗』。我們家有4姊妹,一個弟弟,我是老四,跟我弟弟差3歲。我爸是他們家族中的獨子,唯一的命脈來到台灣,我媽媽一直想要生出一個兒子,生出我弟之後就全心全意照顧他,因此注意力全在他身上,從小都不太管我。」

藍媽媽很保護這個幼子,因為覺得他是要傳香火的,也因此產生了過度保護的現象。藍佩嘉說:「但我也想要證明我才是那隻『豬』,我不是『狗』,所以我非常努力,功課非常好。」

另一個非預期的結果,發生在弟弟身上,「某一天我看到他擺在公開書架上小時候的日記,他覺得受到父母太多限制,覺得姊姊成績太好,是個很大的陰影,所以他非常不快樂。我看到時非常驚訝。小時候我覺得我是被忽略的,而他是擁有很多很多資源跟期待的,沒想到他這麼不快樂,所以後來我很同情他的苦。」

吳曉樂表示,她也喜歡藍佩嘉新書中提及的「軟性權威」一詞。「小孩子會覺得父母很愛我,可是這也算一種權威吧?儘管不是強硬地控制,但其實也是權威的一種。」

她更點出,許多母親心中藏有很多不安全感,只是因為過去的教養經驗,讓她們有自覺地以為不能用吼罵方式,而選用另一種方式說話。但不安全感依然沒有消除,便以控制小孩來保護自己的安全感。

吳曉樂坦言,一直以來很羨慕父母是中產階級的朋友,因為他們會幫孩子規畫未來,感覺上孩子是被愛的。沒想到,長愈大卻有愈多朋友反過來羨慕她。「我當下覺得:天啊!你們怎麼可以羨慕我?我多希望我的父母能像你們的父母一樣,參與了你們很多的活動。但他們說,你知道這種無微不至的愛有多恐怖嗎?在這種照顧底下,你若沒有活得很豐盛,是多麼大的過錯啊!」

藍佩嘉更觀察到,許多父母因為不喜歡過去自身遭受到的對待方式,等到為人父母後,便以另一種方式教養小孩。然而這種企圖斷裂的做法,最後往往變成「過度補償」。

因為新的教養方法是以往沒有的,就會變得很不妥協。現代父母受到過度焦慮的驅使,反而會讓教養變得不自然,而且充滿教條,對小孩造成傷害。又因為想與長輩的教養方式斷裂,但在台灣還是普遍倚賴長輩提供育兒的協助,也導致日常生活中出現許多衝突,最後更演變成母親的龐大負擔。

對此藍佩嘉提出建言:「我覺得妥協是一件好事,我希望父母可以再妥協一點。你要看到你的限制,看到你生活實際上的限制,做出自身條件允許的即可,千萬不要相信那些教養專家的說辭。」

➤焦慮的解方:翻轉成功的單一定義

一直以來,吳曉樂的作品處理的都是個案類型的探討,新作《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更是從自身出發,反思升學主義、親職教育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從中抓出共通性。相對之下,長期研究教養問題的藍佩嘉,則一貫以社會學角度,透析台灣親職教育如何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影響,從更高的角度定位問題。

對談中吳曉樂提到,自己在讀到藍佩嘉新書提及「第一代大學生」的段落時,深受感動。

「我常跟朋友說,像我們出身藍領的第一代大學生,在家族裡扮演很累的角色,很多時候很彷徨。直到讀到《拚教養》的那一刻,我才感覺像是得到肯定,知道自己確實有做到一定的突破,而這些突破也是爸媽給我的禮物。」

吳曉樂說:「他們並沒有用傳統打罵和權威的方式教養我,反而較像中產階級,會試著跟我講道理。我跟我媽媽之間一直以來有個很大的傷痕,就是我罵她學歷很低、覺得她讓我好孤單。寫完《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之後,我們和解了一大半,而直到看到《拚教養》,我才終於覺得真的獲得理解。我跟我媽都很辛苦,我們都想辦法從非常有限的資源裡面,給出很好的東西。」

面對吳曉樂的懺情告白,藍佩嘉則道出自己對文學人的羨慕。她欣賞吳曉樂書寫時擁有的彈性空間,「在虛構跟非虛構之間,可以自由的移動。非虛構寫作必須有資料跟證據,所以我羨慕文學的自由。」

藍佩嘉分析兩人寫作脈絡上的差異:「曉樂寫的東西比較是一花一世界,透過一個個案,虛構想像,並且將之組合,更可讓個案的肌理拼湊出來。而《拚教養》則像一張地圖,讓個案定位。每個人活著都是一個個案,我們都會就近從自身的經驗理解別人,彼此的命運其實是有所相關的,有時你的成功造成他人的挫敗,我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方式,讓位處不同位階或不同社會的小孩集體受益。」

吳曉樂接著回憶,曾有一位同為藍領家庭長大、念社會學的朋友問她:「你會覺得我們的成功排擠了不會讀書的人嗎?」這個問題深深觸動她。同樣是沒有什麼資源,只因為自己的成就剛好符合台灣升學教育中強調智育的部分,可能使得同樣身處藍領家庭的小孩遭父母責罵:你看人家同樣沒有資源,也是可以讀到台大,你們在幹什麼?

「能在主流價值上掙到一個空間,無形當中排擠到了別人的空間,因此我時時提醒自己:只是剛好這個社會的設計是偏向我們,讓我們可以很順利地順著這個方向流動。」吳曉樂虛心面對自身的位置。

階級的流動,本身仍存在著競逐及排他的規則,以及更多難以鬆動的命題。然而,藍佩嘉輕靈地提醒,應該試著打破這個侷限,讓成功的定義有多重的面貌:

「我們是不是可以改變成功的定義呢?一定要讀到台大才是成功嗎?有些小孩只是剛好不會念書,但他可能會很多我們不會的事情。或許他很會修水電,或許他有其他才能。也因為這樣的分工,社會與家庭才能達到平衡並且共好,所以我們應該要挑戰整個社會對成功的單一定義。」​​​​● (原文於2019-06-19首度刊於OPENBOOK官網)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Struggling to Raise Children: Globalization, Parental Anxieties and Unequal Childhoods

作者:藍佩嘉
出版:春山出版

作者簡介:
藍佩嘉

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性別、家庭、國際遷移與社會不平等。第一本專書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及其改寫而成的《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雇主》,獲得美國社會學會、台北國際書展、開卷年度好書、金鼎獎等諸多國內外獎項。第二本專書《養育全球家庭:台灣與美國的教養、移民與階級》(Raising Global Families: Parenting, Immigration, and Class in Taiwan and the US )於2018年由史丹佛大學出版,比較台灣家庭與在美移民,如何因應全球化與移民挑戰發展出不同的教養策略。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作者:吳曉樂
繪者:何學儀
出版:網路與書出版

作者簡介:
吳曉樂

居於台中。喜歡鸚鵡,日夜期待隔壁的小孩成為了不起的音樂家,因為人的忍耐是有極限的。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前者已改編成電視劇。

繪者簡介:
何學儀

一位好鄰居,雖然有時會從陽台丟灰塵,但不會在半夜彈吉他。
Facebook : Public Child 大眾兒童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話題》「雪」如何作為文學/抗爭的主體:韓江文學中的抵抗宇宙

編劇書簡S2EP5〉巨大的集體創傷:婁燁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及其他

人物》東山鴨頭那邊曾經有一場地震:專訪梁綉怡談小說集《東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