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再閒聊一下清末護照的小歷史

蔡凱西
·
(修改过)
·
IPFS
·
這應該是今年最後一篇

有好一陣子,臉書會一直推播給我LV的相關產品,大概是因為我要做演講PPT,還有在寫讓愛發電文章的時候,曾搜尋過他們家百年古董行李箱的懷舊廣告來當材料。

今年下半年,我讀完《旅行許可證:護照的文化史》這本書,被「夜話」的主持人@Robert 邀請去節目裡亂聊,提及了書裡沒講到的旅行證件們,尤其是袁世凱發給英國女性探險家博兒(Isabella Bird Bishop)的朝鮮旅行證件。就是下面由蘇格蘭國家圖書館收藏的這張:

Korean passport issued to Isabella Bird around 1894 (Photo Credit: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

或許也是搜尋了網路跟資料庫的護照來當材料,所以臉書又推播了某個內容農場粉專發布的清末護照圖給我,如下圖:

來路不明的清末護照

哪個粉專我就不露出了,先講這張護照究竟有多少真實性,還真的是不好說,因為圖中可見「商人白勒德」的那個區塊,紙面怎麼看都比其他部分白,看似有重貼上去的痕跡。不過呢,這張護照圖在某國的各大內容農場被轉貼過來又轉貼過去,都已經不知道誰是第一手了,連台灣三立新聞那個莫名其妙的「大陸中心」,都曾轉載內容農場的這張護照圖來當八卦報導。

先退一步來說,暫且不講發給「商人白勒德」的護照究竟是真是假,它除了頻繁被轉貼之外,居然被各大內容農場,以自作多情敘述,做了錯誤的理解。

例如臉書推播給我的那個粉專,給這張護照下了一個的註解:

國雖弱,但護照上的27個字卻硬氣十足。(按:「27個字」指的是「大清各處文武員弁驗照放行....」的那兩行)

而三立新聞為這張護照下的標題則是:

大清護照原來長這樣:內容文字十分霸氣,效果卻令人心酸

只要中文程度沒還給老師的中文使用者,想必能理解上述兩段文字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這張是「大清國」的護照。但是,事情並不會因為紙上寫的都是今人熟悉的文字,也有提到「大清」,認為它是大清的護照,實在是誤會大了!


其實呢,「晚清時期的護照」跟「晚清的大清國護照」,這兩種東西不是全然相等的,前者是「時期」,後者是「王朝」,前者包括後者,但後者絕不等於前者。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晚清時期,這個時期指的是天津條約生效,開放內地旅行權之後,以迄於1912年,這段期間所發行的護照,雖然多為中文印刷,但不見得都是由清政府所簽發的。

我們現今人手一本的護照,都是主權國家體制下的外交單位所製作、簽發,例如在台灣是外交部的領務局。但是,如果用現今對辦護照習常的認識投射在理解清末的護照制度上,那很容易會有錯誤的理解,因為清廷在條約體制下的交涉權跟主權,本來就是不完整的。

根據1860年換約生效的天津條約,第九條規定全面開放外國人可以持護照前往內地通商、傳教跟旅行,雖然條約有提到,旅人申請的護照由「領事官」簽發,加上「地方官」的蓋印,但所謂「領事官」從來不是統一且固定的涉外單位。

總理衙門(庚子之後改稱外務部)、封疆大吏、駐外人員弁等部會、官僚,都曾經簽發護照給清人與外人,當然,外國人要找自家駐華外館簽發入境清國及其屬國(例如朝鮮)的遊歷護照,清廷也不能講甚麼。

與「商人白勒德」類似的護照,其實也不是沒有,例如英國女傳教士傅美禮的遊歷護照,見下圖。

Miss Fosbery’s Passport (Photo Credit: https://www.davidleffman.com/miss-fosberys-passport/)

同樣都是英國人,白勒德與傅美禮,他們都是找英國駐華領事單位簽發內地遊歷護照。所以,他們的護照其實是「以中文印刷的英國護照」,並不是由清政府簽發的,當然就不是「大清護照」。如果博兒當年去朝鮮,不找袁世凱簽發護照,而是找英國領事單位簽發英國護照入境朝鮮,其實也沒甚麼不可以。


為什麼當時英國駐清的領事單位,要簽發以中文印刷,容易被一時不察的現代人,錯認為是大清護照的旅行證件給自家國民?

這樣的旅行文件,主要不是用來確認旅人的身分,而是確認文件持有人能夠,在指定地域旅行的權利,旅人所到之處,要出示文件給地方官員查驗,地方官府則沿途「驗照放行」、「以禮相待」,或是提供在偏鄉僻壤外國人「保護」與「關照」,避免他們在民情錯綜複雜的帝國內陸或邊疆,發生甚麼意外。

清帝國非常大,許多內陸邊疆或天涯海角,不盡然會有個像〈斯卡羅〉劇中那個會講英文的劉明燈。小地方官很可能看不懂英文,看不懂就談不上放行、禮讓,或是在民風強悍又排外的地區,幫外國人護送或引路。這也是為什麼晚清會有這種中文版英國護照的最主要原因。

再者,從白勒德與傅美禮這兩張護照裡,也有線索可以分辨它們確實不是大清護照。以傅美禮的護照為例,下圖是我P過的護照:

圖裡有四個編號的藍框,分別是:

  1. 「大英欽命駐劄宜昌管理本國通商事務領事官」,也就是護照由英國駐四川宜昌的領事館官員所簽發。

  2. 右上角有兩處以英文單字印刷,可以在上面填入文件起訖期限的空間。

  3. 西元年月日與清國年號的年月日並列。

  4. 左下角貼了一張郵票,顯然是英國的郵票,郵資是「one dollar and a half」。而清國的郵政總局比這張護照晚幾年才出現,此後清國發行的郵票,會有「大清」字樣跟龍的圖騰,郵資的單位是「元」。

如果拿清政府簽發的護照來對比,就會更容易理解,例如同樣是外國人的遊歷護照,由清國外務部簽發給漢學家伯希和的文件,則是長這樣:

外務部簽發給伯希和的護照

基本上,清國簽發給外人的護照,紙面上可能留有英文書寫體,但通常不會有英文的印刷字;護照也不會把西元年月日印在皇帝的年號旁邊;更不會貼外國郵票在護照上。

另外,發給外人的護照,跟發給清人,尤其是政府官員的護照,在外觀上也能看出差別。例如駐德公使孫寶琦簽發給陸軍武弁的遊歷護照,紙面的邊緣印有龍紋,而對照伯希和的護照並無龍紋,如下圖:

晚清官員持有的龍紋護照

雖說是小歷史,光打字跟P圖,也弄了好長的一篇章(累)。總之不要隨便相信內容農場跟八卦新聞相互傳抄,看圖腦補想像,自作多情編造出「國弱但硬氣」的鬼故事。明明就是英國護照,到底是在硬幾點的?哪裡硬?

台媒從某國內容農場轉貼過來當八卦報導的資訊,既沒營養,長不知識更長不了姿勢。至於某國內容農場更不用提,例如「每日頭條」幾年前就盜用過我好幾篇文章,最近我懶得去查,不知道在我表明政治立場是台獨之後,還有沒有繼續被盜文。

我真的是1450喔!三票民進黨,謝謝!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蔡凱西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年度問卷】略有小成的一年(吧?)

來共此一連憂夢吧:那些年我們看過的瓊瑤究竟有多恐怖

鴉片煙霧吞吐間的王道樂土:我看漫畫《滿州鴉片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