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娟散文讀後感 | This Used to be My Playground

一枚小确幸
·
(修改过)
·
IPFS
·

張曼娟散文集《剛剛好》,買了好幾年卻一直束之高閣,回想剛買它的時候,是因為被書本的題目吸引了,大題目旁邊還附上這麼一段話:我的世界有點小,卻是剛剛好。剛剛好,遇見最美好!

多年後的今天,因為生命開始有了空檔,從書架上取下書本開始翻閱。細細咀嚼,從字裡行間發現作者筆觸細膩而優美,將對生命情感的體悟娓娓道來,間中既蘊藏著幽幽的傷感,卻又刻畫出生命美好的輪廓。

28篇精選散文,每天夜晚臨睡前細讀一篇,成了我的精神糧食。雖然對這本書後知後覺,我卻有一種如獲至寶的喜悅,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剛剛好”,若是年少時期,或許也未必能產生共鳴。

今天讀到了這篇《This Used to be My Playground》,突然覺得好熟悉,這不就是電影《少年的你》一開場的對白嗎?而在這篇散文中,對作者來說,她最初、最留戀的遊樂場,是醫院。因為母親在醫院就職,她從小除了出生也在醫院長大,醫院裡的醫生護士都以阿姨、伯伯來稱呼。長大後,因為蛀牙和綁牙,經歷了面對牙醫的恐懼和窘境;再後來求學時期,邂逅一位老醫師,對方開的獨門配方讓她順利應考,進而開始對小規模診所產生獨特情感。一直到文章的結尾,由於父母因為病痛而相繼入院,那曾經的遊樂場,也變得不復存在。

我喜歡其中兩段作者對醫生的描述,摘錄在下:


我後來一直對診所里的醫師很有興趣,特別是規模越小越有趣。有一年冬天,我上完夜間部的課,還要去做午夜的廣播節目,身心都是極大的損耗,常常覺得撐不下去了,接著便咳嗽,喉嚨不舒服。我到附近新開的診所掛號,一位戴眼鏡的方臉男人替我掛了號,進入診所室才發現,就是醫師本人,不難想象,待會兒配藥收錢的,肯定也是他。

那天,他檢查我的喉嚨,傾聽我對病情的陳述以後,微笑地說:

「你沒有生病啊,其實。」

我努力爭辯,難道我的不舒服都是自己的幻想嗎?我睡不好,也吃不下——

「你只是跟環境相處得不太和諧。所以,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要改變你自己了……」

我注視著鏡片後面沒啥表情的眼睛,突然間,有了一種全心全意的領受。

醫生身形矮小,有些不良於行,他很客氣,說不好意思不能開藥給我,叫我多休息。我很莊重地向他道謝,因為我本來只是來求醫,卻有了一種悟道的歡喜。這是一個醫生,還是哲學家呢?

陪朋友帶小朋友去兒科診所,一踏進去,就像個卡通世界,所有小朋友熟悉的卡通人物都到齊了,孩子們玩著看著,暫時忘記了病苦。醫生是笑瞇瞇的中年人,叫我們過去看小孩發炎的喉嚨,佈滿白色小點,醫生說:

「看!妹妹的喉嚨在下雪。有沒有看到?」

我迅速將眼光從喉嚨轉向醫生,揣測著,究竟是詩人化身為醫生?還是醫生化身為詩人呢?


寫小說的人,特別懂得拿捏人性;寫散文的人,特別懂得感受生命。

這些,也許只有執筆爬文、熱愛文字的人,才懂。

剛剛好,遇見最美好!(照片取自Goodreads)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一枚小确幸雜志編輯 | 寫詞人 | 業餘畫畫尚未到家 | 二手書店店長 | 不安分的雙子座 | 愛貓不養貓 YT/FB/IG:一枚小確幸 A Little Bliss FB/IG:小如繪畫筆記 RuyunSketch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被討厭的勇氣》部分重點分享

我的台灣日常

【種土】紀錄片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