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刺胳針倒數計時」研究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
·
IPFS
「刺胳針倒數計時」這個系列研究於《巴黎協定》生效的同一年啟動,目的是監測世界響應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所帶來的健康影響和機會。這個研究專案匯集了300多位跨學科的研究人員和衛生專業人員,每年評估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健康與氣候變遷之間不斷變化的連結。

「刺胳針倒數計時」這個系列研究於《巴黎協定》生效的同一年啟動,目的是監測世界響應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所帶來的健康影響和機會。這個研究專案匯集了300多位跨學科的研究人員和衛生專業人員,每年評估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健康與氣候變遷之間不斷變化的連結。2024年的報告共有122名研究人員參與,揭示了過去8年監測中迄今為止最令人擔憂的發現。

  • 氣候變遷造成的人類損失破紀錄:在監測氣候變遷相關健康危害、暴露和影響的15 項指標中,有 10 項指標在最近一年的數據中創下新紀錄。包含:

    • 65歲以上的長者,因為高溫而導致的死亡人數,比1990年代增加了167%,考慮到醫療的進步,這是很值得注意因為氣候變遷而帶來的傷亡人數。

    • 熱暴露影響身體活動和睡眠品質的程度變高,進而影響身心健康。2023年,高溫暴露使從事戶外體育活動的人們面臨中度或更高的熱傷害風險,其時間比1990年代的平均水準增加了27.7%,創歷史新高,並導致創紀錄的2023 年的睡眠時間損失比1986年至2005年期間的平均數多6%。

    • 人類面臨威脅生命的極端天氣事件的風險增加。相較於1961-1990年,2014-2023 年期間,,全球61%的陸地面積出現極端降水天數增加,增加了洪水、傳染病傳播和水污染的風險。

    • 2023年,全球48%的陸地面積受到至少1個月的極端乾旱影響,這是自1951 年以來受影響面積第二大的範圍。1981-2010年以來乾旱和熱浪事件的增加反過來又導致2022 年評估的124 個國家中經歷中度或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增加了1.51億,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 炎熱乾燥的天氣條件有利發生沙塵暴。這種天氣環境現象導致相較於2003-2007年,2018-2022年間,暴露於高濃度懸浮微粒的人數增加了31%。

    • 降水模式的變化和氣溫上升有利於登革熱、瘧疾、西尼羅河病毒相關疾病和弧菌病等致命傳染病的傳播,使以前未受影響地區的人們面臨傳染病傳播風險。

    • 相較2010-2014年,2019-2023年與天氣相關的極端事件造成的年平均經濟損失增加了23%,達到2,270億美元(超過全球約60%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

    • 人類發展指數較低的國家中,絕大多數的損失沒有保險支撐,當地社區首當其衝地承受著物質和經濟損失。

    • 極端天氣事件和氣候變遷相關的健康影響,也正在影響勞動力,高溫暴露導致2023年潛在勞動小時數的損失創歷史新高。低人類發展指數和中等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受這些損失影響最大,分別佔其GDP的7.6%和4.4%。

    • 全球平均氣溫每升高一點點,這些指標就可能同時對維持良好健康的複雜且相互關聯的人類系統,產生複合和連鎖影響,不成比例地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存。

    • 只有68%的國家報告認為,到2023年法律規定的衛生緊急管理能力的實施情況,處於高至極高的水準,其中只有11%是人類發展指數較低的國家。此外,只有 35%的國家報告擁有與高溫相關疾病的健康早期預警系統,而10%的國家針對精神和社會心理疾病建立了健康早期預警系統。

    • 財政資源稀缺被認為是調適的一個主要障礙,儘管自2021年以來增加137%的資金,但具有潛在健康效益的調適項目僅佔2023年綠色氣候基金所有調適資金的27%。

  • 火上加油

    • 今年的報告不僅揭露了迄今為止調適工作的不足,還揭示了世界正在偏離將氣溫上升限制在1.5°C 以內的目標。

    • 全球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還未下降。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3年達到歷史最高,化石燃料產業仍在加強全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由於全球能源危機帶來的利益,大多數公司仍在擴大化石燃料生產計畫。

    • 全球仍有7.45億人用不到電,並面臨能源貧窮對健康的危害。在低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燃燒污染性生物質(例如木材或糞便)仍佔人們家庭使用能源的 92%,而這些國家中只有2.3%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人類發展指數極高的國家則為11.6%。

    • 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2016年至2022年間,近1.82億公頃森林消失,降低地球捕獲大氣二氧化碳的自然能力。

    • 衛生系統本身雖然對於保護人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但也日益加劇暖化的問題。自2016年以來,醫療保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36%,顯見衛生系統還沒有準備好應對淨零排放的未來。

  • 威脅健康的資金流動

    • 由於資金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障礙,因此迫切需要促進可預測和公平的投資快速增長,以避免氣候變遷最危險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文獻表明,向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過渡的經濟效益,將遠遠超過不採取行動的成本。

    • 用於挽救生命的氣候調適和減緩活動的資金仍然稀缺的同時,大量財政資源正在分配給損害健康和維持化石燃料經濟的活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俄烏戰爭造成供應中斷時,導致許多國家的能源價格的急劇上漲。為了使當地居民能夠負擔得起能源,許多政府增加明確的化石燃料補貼措施。據統計,84%的國家到2022年仍採淨化石燃料補貼,淨補貼總額創歷史新高,達到1.4兆美元。

    • 儘管2023年全球潔淨能源投資成長10%,超過化石燃料投資的73%,但地區差異仍然存在。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潔淨能源投資比化石燃料低38%。這些國家的潔淨能源支出僅佔全球總量的17.4%。

    • 按照目前的路徑,到2050年,世界已經面臨11%至29%的潛在全球收入損失。同時,對煤電的持續投資已將燃煤發電資產的價值推高至累計1645億美元,這些資產可能在10年內使1·5°C 目標陷入困境。

  • 定義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狀況

    • 在氣候變遷行動拖延數十年之後,要避免氣候變遷對健康造成最嚴重的影響,現在需要對大多數人類系統進行一致的、結構性和持續的改變,包括能源、交通、農業、食品和醫療保健。重要的是,改革全球金融體系,將資源從基於化石燃料的經濟,轉向低排放的未來。

    • 截至2023年12月,已有50個國家的報告正式評估其健康脆弱性和調適需求,製定國家健康調適計畫的國家數量,從2022年的4個增加到2023年的43個。能源領域,2021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全球佔比達到10.5%的歷史新高;2023年潔淨能源投資將超過化石燃料投資73%;自2016年以來,再生能源相關就業成長了35.6%,提供了比化石燃料產業更健康、更永續的就業機會。重要的是,2016年至2021年間,由於高人類發展指數和極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逐步淘汰煤炭,化石燃料燃燒造成的室外懸浮微粒造成的死亡人數減少了6.9%,顯示了逐步淘汰煤炭的拯救生命的潛力。

    • 國際談判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應對氣候變遷並保護健康提供了新的機會。世界衛生組織在2024年5月通過了第十四個工作規劃,將應對氣候變遷作為首要戰略重點。在氣候談判中,COP28設立了第一個健康主題日:151 個國家簽署了《COP28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氣候與健康宣言》,全球調適目標設定了具體的健康目標。《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結果也認可了健康權和健康環境權,敦促各方進一步採取健康調適措施,為人類生存、健康和福祉提供新的機會。

    • 儘管仍不足以保護人們的健康免受氣候變遷的影響,但這些新出現的進展跡像有助於創造新的機遇,實現健康、繁榮的未來。

  • 懸而未決

    • 隨著排放量持續上升,現在需要社會所有參與者的支持和意願,以防止對人類發展、健康和生存造成最災難性後果。然而,數據顯示,關鍵部門對健康和氣候變遷的參與可能正在下降:在聯合國一般性辯論聲明中提及健康和氣候變遷的政府數量從2022年的50%下降到2023年的35%,截至2024年2月更新的58個國家自主貢獻中,只有47%涉及健康。媒體參與度也有所下降,2022 年至2023年間,報紙的氣候變遷文章中提及健康的比例下降了10%。

    • 衛生專業人員參與各級氣候變遷決策將至關重要,有助於將努力和財政資源從危害人們健康的活動,轉向支持健康的人口、繁榮的經濟和更安全的未來。隨著令人擔憂的記錄不斷被打破,人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氣候變遷風險,每個國家的個人福祉、健康和生存現在都懸而未決。



SMC是獨立的科學新聞室,也是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們在乎公眾如何理解科學研究的意義,也在乎新聞中的科學有無充分的證據。當科學研究成為新聞頭條,我們協助記者找到合適的科學家接受採訪,同時協助科學家說明科學研究的證據。

身為全球SMC網絡的一員,我們遵守國際章程,以多元資金維持組織運作,編輯台決策不受資助者影響。我們不畏科學爭議,站在科學與新聞的第一線,成為科學家與記者的夥伴,共同傳遞以證據為基礎的資訊。

邀請你成為SMC的力量,與我們一起改善台灣的科學溝通方式與科學閱聽環境,撐出更多公共討論的空間。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款支持我們。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我們是亞洲唯一的科學媒體中心,世界上第6個正在改變科學報導困境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講究有科學證據的資訊,建立記者、科學家還有民眾之間的連結,一起用科學,創造對話,以及自由民主的資訊環境。 來這裡找我們:https://linktr.ee/smc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IPBES 報告資訊簡介

「COP 29」氣候變化大會專家意見

全球溫度上升會影響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