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預言
歷史課中聽過這樣的理論:因為尼羅河的氾濫期穩定,並且每次氾濫之後就會從高原上帶來肥沃的黑土,所以埃及人的宗教思想是輪迴式的,這一世結束之後未來仍可復生;但兩河流域就完全相反,每一次的氾濫都無法預期,而毀滅一切的洪水便讓兩河流域的人們只能服膺未知而強大的力量,因此為往後獨佔一神教世界的真神提供發育的土壤。我已經完全無法回憶起自己什麼時候開始便已經無法產生「希望」、「想要」這樣的情緒。就連幼時,去百貨公司,也無法好好說出「我想要這個玩具」、「我想要這本書」——甚至我都不曾想過要去索求,不覺得自己需要、能夠擁有這個東西。(這裡需要為我的家人平反:至少在我有印象的期間,我的照護者並不像刻板印象中的亞洲家長總是拒絕我的興趣;在我在書店坐著看完了三本《哈利波特》之後,他們終於(我並沒有要求)買了第四集給我。而從此之後我也理解了《哈利波特》是一個我可以要求的東西,所以買了第五和第六集,直到我開始懷疑我有沒有需要典藏這套書為止。)我想說的是,我並沒有辦法從我的成長記憶中,找到為何我和「欲望」如此疏離的原因,可是我隱約覺得,我很早就意識到這個事實:「我所期望的事情,多半無法如我所願。」
以這樣的人生觀成長起來,一切所謂理想都是非常幽微的,不得不細細呵護,彷彿稍微試著去觸及它,便會一片片剝落碎裂。在決定大學要念什麼科系時,我小心隱藏起想要寫自己故事的( ),選了一個我亦不討厭的科系,期望書寫悄悄帶著我前進。但或許( )已經太過幽微,到了其自身的微光也沒有辦法照亮自身的程度——或許我再怎麼寫,也不可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或許我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次開始書寫——或許我必須讓書寫作為不可能達成的( ),來支撐自己的心靈——
回首望去,只看見滿地紙屑,那些日子寫下的枝微末節,卻怎麼樣也湊不成一個理想。這時,我搖搖頭對自己說:「看吧,不會如願的。」但這一次我再也沒有辦法把責任推卸給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是我自己放棄了一切,這是我心中的理想人生。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