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蜜蜂害蟲─蜂箱小甲蟲,首度入侵台灣!啃食蜜蜂幼蟲、花粉,蜂農籲研擬防治藥劑

上下游新聞
·
·
IPFS
蜂農打開蜂箱,若巢片出沒大量黝黑的小甲蟲,當心是蜂箱小甲蟲入侵!台灣今(2024)年 5 月接獲通報,出現蜂箱小甲蟲首例,受害蜂農與專家指出,蜂箱小甲蟲在多國肆虐,「鑽到哪就吃到哪」,包含花粉、蜜蜂幼蟲都是它的食物,嚴重會毀損蜂巢脾,衝擊蜂農生計。

蜂農打開蜂箱,若巢片出沒大量黝黑的小甲蟲,當心是蜂箱小甲蟲入侵!台灣今(2024)年 5 月接獲通報,出現蜂箱小甲蟲首例,受害蜂農與專家指出,蜂箱小甲蟲在多國肆虐,「鑽到哪就吃到哪」,包含花粉、蜜蜂幼蟲都是它的食物,嚴重會毀損蜂巢脾,衝擊蜂農生計。

台灣除了應盡快疫調、向澳洲等國取經防治方式,也應研擬防治藥劑,以利蜂農對抗蟲害。防檢署回應,目前正持續疫調,並與專家研究防治方式供給蜂農參考,但蜜蜂對藥物敏感,暫時不會研擬推薦用藥。

多國蜂農頭痛害蟲,嚴重可毀損蜂箱

據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苗改場」)文獻指出,蜂箱小甲蟲源自非洲南部,適應熱帶至溫帶環境,並入侵美國、澳洲、菲律賓等國,已是國際蜂產業常見的害蟲。

「澳洲幾乎每個蜂箱都有」,於澳洲養蜂企業任職的蜂農彭智暐表示,澳洲於 2002 年發現蜂箱小甲蟲後設法防治,但牠們會鑽土、飛行、具夜行性,還可透過野生西方蜂擴散,最終防堵失敗。他說明,蜂箱小甲蟲幼蟲會啃食巢片與蜂蜜,排遺還會造成蜂蜜敗壞,若未即時處理,將導致蜂蜜、巢片無法使用,困擾程度不亞於蜂蟹蟎。

桃園蜂農劉軒宇也曾至澳洲養蜂場工作,他分享,蜂箱小甲蟲食性廣,也會食用花粉、蜜蜂幼蟲等,「鑽到哪就吃到哪」,又因成蟲個體小、移動性高,難以徹底清除。蜂農若未及時防治,可能蜂巢毀、蜂群逃,損失重大。

臺灣蜂類保育協會理事長蔡明憲分析,養蜂每多一種病蟲害,蜂群就要多耗費能量抵抗。蜜蜂遇到蜂箱小甲蟲,縱使無重大危害,活動力與抵抗力仍會下降,再遇上蜂蟹蟎等病蟲害就更易死亡。他亦補充,蜂箱小甲蟲若無足夠棲息,可能擴散到水果上,損害水果產量,「危害不只(養蜂)一層」。

今年 5 月出現蜂箱小甲蟲首例,受害蜂農:心都涼了

防檢署植物防疫組組長陳子偉表示,有蜂農 5 月通報蜂箱出現未知甲蟲,經鑑定為蜂箱小甲蟲,為台灣首例。隨後防檢署陸續接獲通報,並啟動疫調,請苗改場與通報處的地方政府確認。他未透露蜂箱小甲蟲確定危害範圍,然而肆虐消息在蜂農間流竄,據傳桃園、新竹、嘉義等地區已有案例。

劉軒宇是蜂箱小甲蟲受害者之一。他表示,今年檢查嘉義的蜂箱時,察覺內部出現小甲蟲,外觀與活動特色跟蜂箱小甲蟲相似,因過去台灣無通報紀錄,「一開始還不太相信」。他向苗改場通報、檢送樣本,結果認定是蜂箱小甲蟲侵害。

「心都涼了」,劉軒宇坦言,不僅因為蜂箱小甲蟲危害風險大,也擔憂自己成為蜂產業眾矢之的。不過他從澳洲回台逾 7 年,並未攜帶任何養蜂資材,蜂箱小甲蟲世代繁衍最長僅約半年,若因他而讓小甲蟲入侵台灣,今年才肆虐的可能性低。他後來也發現桃園的蜂箱「中鏢」,但兩個區域蜂箱並未交叉放置,推測感染途徑並不一致。

蜂箱「中鏢」源頭難以追溯,劉軒宇認為,當務之急是防堵蜂箱小甲蟲擴散,故跟苗改場、防檢署配合銷毀所有受感染蜂箱,損失約兩成,「就當自己運氣差」。

恐已潛伏國內,難防堵擴散

陳子偉坦言,專家研判蜂箱小甲蟲已潛伏於國內一段時間,此刻防堵蜂箱小甲蟲恐為時已晚。目前不確定擴散範圍,但蜂箱小甲蟲飛行能力強、可於蜂箱外存活,蜂農也常移動蜂箱到各縣市收蜜,「移動就可能有風險」。言下之意,各地蜂農都可能受蜂箱小甲蟲侵擾。

劉軒宇分析,蜂箱小甲蟲能在潮濕介質與水果躲藏、成蟲也有飛行能力,等於每個生活階段都可能傳播。他放蜂、採蜜不太與其他蜂農接觸,交叉感染蜂箱小甲蟲可能性低,推測蟲害來自自然環境。若真是如此,代表蜂箱小甲蟲「在台灣生根了」。

「台灣(防堵)太困難了」,蔡明憲指出,澳洲等國地大物博,蜂農各自活動場域較獨立,區域隔離或撲殺等防疫措施易落實。反觀台灣地狹人稠,養蜂密度高,生物隔離措施效果有限,台灣能阻止蜂箱小甲蟲擴散嗎?他無法樂觀看待。

彭智暐說明,蜂箱小甲蟲喜棲息在陰暗、潮濕、溫度較高的環境,台灣均溫與相對濕度較高,蜂農常在樹蔭下放置蜂箱,利於蜂箱小甲蟲繁衍。加上台灣面積狹小、採蜜場域較集中,蜂農互相接觸機會大,他認為蜂箱小甲蟲「破防」機會不低。

澳洲策略:維持環境乾燥、製作資材誘殺

但蜂農面對蜂箱小甲蟲並非無還手之力。彭智暐表示,蜂箱小甲蟲喜潮濕、陰涼處,又酷愛花粉,澳洲蜂農會把蜂箱置於乾爽的平地曝曬,餵食蜜蜂多採用乾糧,並掛在蜂箱附近樹上。台灣以花粉調製成濕式蜂糧,置於蜂箱內給蜜蜂取食,效率雖比較高,但較易造成蜂箱小甲蟲入侵。

彭智暐指出,澳洲蜂農會自製陷阱誘殺蜂箱小甲蟲:用塑膠板切出小條的溝槽,在裡面擠上蟑螂藥等藥劑,封住溝槽上方後放在巢片上,蜂箱小甲蟲就能從陷阱兩邊鑽入溝槽裡食用藥劑,又避免傷害蜜蜂。另外也可將含有礦物油的陷阱盒置於蜂箱角落,蜂箱小甲蟲在躲避蜜蜂驅趕時就易掉入、窒息而死。

澳洲已發生蜂箱小甲蟲的州,若蜂農遇到蟲害,不需主動通報。不過劉軒宇指出,澳洲政府規定蜂農在非疫區發現蜂箱小甲蟲,就必須立刻通報,防檢單位會提供防治資材,並定期查蜂箱與蜂蜜,直到蜂箱小甲蟲數量控制在合規範圍,蜂蜜品質未受蟲害與防治資材污染。他也分享,澳洲蜂農遇到蜂箱小甲蟲就會積極用資材防治,態度值得台灣仿效。

全台應嚴謹防治,以免傷害來年採蜜

「台灣不能輕視」,彭智暐說明,台灣確定有蜂箱小甲蟲伺機而動,蜂農應思考調整放置蜂箱的場所與飼料,以免慣用飼養模式造成蜂箱小甲蟲壯大。他並認為,蜂農可在蜂箱內放置陷阱盒,觀察蜂箱小甲蟲是否侵害,發現疑似蟲體時應盡快通報、由專家鑑定害蟲種類,以免誤認且亂投醫。

由於通報蜂箱小甲蟲後蜜蜂會遭撲殺防治,部分蜂農提倡「遇到不要報,減少損失」。蔡明憲認為,隱匿疫情不利於疫調,更難有效控制蟲害。台灣已過主要採蜜期,蜂農經常於此刻淘汰較衰弱的蜂群,若遇到蜂箱小甲蟲就通報、撲殺,損失遠低於危害延續、衝擊來年春季採蜜,「趁現在防治到位」。

蔡明憲認為,外來病原菌應於源頭就防堵。目前部分蜜蜂病蟲害尚未侵台,蜂農與大眾都應具良好防疫素養,避免私自進口未經准許的農作物、介質甚至非農用資材,以免夾帶未知的病蟲害。

「養蜂資材應從正規管道購買」,劉軒宇強調,部分養蜂人會在線上購買原產中國、越南等他國的資材,產品品質未知,還可能含有更多病蟲害。他呼籲蜂農與業餘養蜂者都不該進口安全性不明的養蜂資材,增加養蜂防疫難度。

期望研擬防治藥劑,以免不明藥物流竄

不過蜂箱小甲蟲在台灣沒有推薦藥劑。且彭智暐分析,台灣養蜂市場小、登記推薦用藥程序、費用高,農藥業者基於利潤考量,主動申請養蜂的防治藥劑可能性低。他認為台灣應參考澳洲等國的推薦用藥,研擬蜂箱小甲蟲的防治藥劑,讓蜂農能多一種「武器」抗蟲。

劉軒宇表示,台灣需要緊急防治藥劑控制蜂箱小甲蟲,農政單位應研究國外防治資材,並核准蜂產業使用。他並建議防檢單位撲殺蜂箱小甲蟲時,給予蜂農防治資材補助與教育訓練,並將研究資料彙整為防檢疫資訊,公開給大眾閱覽,才能提升蜂農通報意願,促進台灣蜂產業正確因應蜂箱小甲蟲。

「一定要核准(防治用藥)!」蔡明憲觀察,蜂農遇到未知病蟲害時沒有推薦用藥,經常病急亂投醫,施用各種來源、效果不明的藥劑。農政單位應盡快討論防治藥劑及適合台灣的施用方式與劑量等,公佈給蜂農參考。以免蜂農為了防治蜂箱小甲蟲,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防檢署:暫不研擬推薦用藥

針對蜂農建議研擬推薦用藥,陳子偉表示,蜜蜂對藥劑敏感,國外由政府核可的蜂箱小甲蟲推薦藥劑不多,也不一定適用於台灣養蜂環境。防檢署會持續請專家研究防治辦法,盡快公佈給蜂農,「但暫時不會有推薦用藥」。他提醒蜂農不應為了除蟲而用藥,若被發現就可能開罰。

陳子偉說明,疫調仍在評估蜂箱小甲蟲危害範圍,建議蜂農皆要注重蜂群健康管理,頻繁檢查蜂箱,也應調整投放蜂糧、放置蜂箱方式,維持環境乾爽。廢棄的巢片、養蜂資材要妥善處理,避免留於田間,成為蜂箱小甲蟲的溫床。

目前蜂農通報蜂箱小甲蟲後,蜂群會被撲殺,陳子偉提及,防檢單位會補助部分損失與資材,並協助復原蜂群,希望蜂農不要隱匿疫情。他並指出,國內經常有來路不明的養蜂資材進口與流通,防檢署會定期監控,呼籲蜂農不要以身試法,以免受罰。


支持《上下游新聞》,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上下游新聞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專注於農業、食物、環境等公共議題的獨立媒體,提供每日新聞及深度調查,將農業的精彩、面臨處境、從農業到食物的歷程,帶到大家眼前,累積台灣的農業公共資料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兩個女人的鳳梨─苦盡甘來的人生滋味,吳芳滿與媽媽相伴,養草護土鳳梨更美味

魅力熊本02》一顆蛋,乘載信念與匠心而生:緒方雞蛋農場(緒方エッグファーム)

魅力熊本01 》兔子農園:從2隻馬到上萬粉絲的地方吸引力(うさぎ農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