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Day 3 從小到大兩種語言交織的生活經驗

JK talk
·
·
IPFS
·
小時候被要求講國語,成為日常溝通的主要語言。但三不五時穿插的台語卻讓生活更有豐富的趣味。

在台灣,官方的用語是國語,也是所謂的普通話。當時,台語(閔南語)、客語都屬於方言。就讀小學的時期曾遇上學校全面推行講國語,不可以在學校講方言,否則會受到處罰,甚至是罰錢等等。因此,小時候最常用的語言就是國語。只有在家時才會與家人用台語交流。

小時候的家剛好住在眷村旁邊,身邊的鄰居、同學也都是講國語的外省人,因此我從小就養成了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完全沒有台語的口音。在那個有省藉情結的年代,還一度被認為是外省人的小孩,在當時政治正確的氛圍下,能講好一口國語似乎是可受到老師及大人們讚同的作法。

我們同年的孩子們都受到同等的教育,大家也就自然地習以為常了。對我而言可以同時說上流利的國語與台語,剛好可以在外省人及台灣人的社會中獲得不同交流的機會。後來隨著台灣社會愈來愈進步,社會氛圍愈來愈開放自由。省藉的觀念逐漸淡化、消失,國家也開始重視各族群的文化及語言的保留,在台灣不論是台語、客語或是原住民語都能自由的選擇。這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結果。

對話而言,台語的表達能貼近生活的情境,尤其是在家人面前表演單口相聲的時候,更是可以逗的家人哈哈大笑。兒子和妻子最喜歡我學廣播電台賣藥的口吻來搞笑,常常也是我們晚餐飯後的娛樂時光。

直到現在,我與媽媽及岳父母的對話都還是以台語為主,尤其在討論事情時,也只有講台語更能傳神地說明事物的內容。還記得前幾年外婆還在世的時候,每次過年去看她,我都會用台語向讚美外婆有多年輕,身體有多硬朗,她老人家也就總會會被我逗的哈哈大笑。濃厚的台語鄉音,可以傳達人與人之間直接的情感。

這幾年各級學校也開始在課程裡安排了台語課程,內容編寫的相當專業,但課程的實際使用卻相當艱澀,這點我從兩個兒子身上可以明顯看出來。大兒子幼年時期曾經跟奶奶生活一段時間,因此台語可以說是完全無師自通。相對的小兒子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台語對他而言就像是另一國的語言一般,學習地相當緩慢,常常我跟妻子以台語對話時,小兒子常常錯誤理解,弄得我們兩人哭笑不得。因此,我們也常常利用機會教他一些簡單常用的台語厘語,讓他簡單容易記下。

生活中的台語很難用文字來表達,所以在這裡無法透過文章來說明。但生活中常用的語言就像有魔法一般,可以連繫著家人們的情感與記憶,將上一代的記憶延續下來,成為家人們最溫暖的生命經驗。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K talk既然煩惱無盡,那就以化解眾人煩惱為大願吧!在一個偶然的機遇裡,發現自己特長,能夠洞悉每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然後透過對話幫助人們放下心中的煩惱。深信沒有煩惱才是真正的快樂。希望透過文字與故事的傳達與更多朋友們一起發現生命中的解答。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