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zos 區塊鏈世界的創作者經濟(一)

陳姸名
·
·
IPFS
·
在Tezos,創作者經濟是要經營甚麼呢?--某年在柏林Tacheles,走上一個危樓的二樓,沒看見藝術家只看見藝術家留的作品、衍生品和字條:每個X歐元,你自己拿。--如果可能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也能發生這種空間上的不同時,藝術作品牽上的線,人和人的別種可能的關係...



這篇稍為講一下原本一切如何從遙不可及而變成「媽,我上報了」我也入坑了,可以身在其中,以現有的能有的參與在當中為樂。


這篇因為寫的時間拉得長,所以內容變多,所以這邊先給大綱,大致有三到四個部分:前言:Tezos鏈上路之前、回顧第二回合自己作了甚麼事、第三回合寫法上是過程記錄、《Solidetail 2022》帶來的經驗,第四回合:1 of 1,以上這些在下頭會以段落標題(H2 粗黑體字)出現。



前言:Tezos鏈上路之前 x 創作者經濟的想法


從若水獎開始(省略前情提要)那某上個禮拜我在Matters Lab晚上AMA聽到的那個字「Tezos鏈」不再遙遠,本來以為腦筋不好要記要學的東西太多,大概會忘記去追問那個創作者說的鏈是在(茫茫大海的)哪裡。


一切的入門指引和操作和馬特市一樣,腦子都是多年前老師跟我說哈佛圖書館裡有著甚麼樣的資源,讓人前去找到所需要的文件,裡面就會告訴你如何step-by-step作成某件事情。進入加密貨幣生態體系和上到「Tezos鏈」,我都感覺得到那份前人留給不知名後者的幸褔。


第一回合的若水獎比賽是激烈,結果也是溫馨的,因為後來有人發起了 #若若水藝術獎 讓很多參加的新手不再是只有一兩個自己參賽的NFT而已,他們各自創立和頒發了獎項(琳瑯滿目、趣味橫生)讓我們得到很多NFT禮物。


我會建議日後主辦方可以盡量辦一些活動是獎項可能不如傳統的那樣只有一個首獎兩個頭獎,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有「肯定少數頂尖」的這種形式,有的時候參與的本身就值得鼓勵,為什麼會這樣講?是因為我自己覺得目前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人有動機、有不同的想法來投入NFT的創作。


多樣性是讓生態更豐富、讓每個參與者都受激盪的最重要關鍵。


如果整體都不夠完整多樣面貌,只為了符合獎項安排,設出標準來讓少數人得獎,並不會讓豐富性增加,反之則不必擔憂,少數優異的人不會因為沒有個別獎項而失去他們的光彩。


在豆泥介紹的、我沒有跟上而很生嚮往那個Here and Now (Hic Et Nunc)--不顧平台檯面、隨時可以像故障得很嚴重的平台,還有不管是知名藝術家還是新銳藝術家,每個人都用非常非常低的價格販賣自己的作品的活動--都促成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可能一點一點地經營起來。


經營甚麼呢?一種意想不到的溫柔--張雨生的歌 應該說是某年去柏林Tacheles,走上一個危樓的二樓,沒看見藝術家只看見藝術家留的作品、衍生品和字條:每個X歐元,你自己拿。--如果可能在WEB3區塊鏈的世界裡,也能發生這種空間上的不同時,藝術作品牽上的線,人和人的別種可能的關係。


現實面來說,經濟上,從小到大我得到的心得是:不要談錢,人和人之間的任何東西扯上錢,最後都不值錢。(比如名聲、毀謗,最後判決多多少少錢,最後可以說某某人的名聲就是那個價錢嗎?)


在創作上,以傳統媒材的木板畫來說,製成禮物送人是簡單的,要訂價是難的,別說賣出多少給誰了,光展出要訂價(保險要用的)就有個規矩,怎樣大小的畫作,你就是不能低於那個價錢,但是那個價錢並不是我訂給作品的,是整個圈子運行的規矩。-->有一度我懷疑我很適合像計程車司機那樣靠行地去投靠藝廊,讓藝術經紀去經營。可是僧多粥少,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藝術經紀者自己的視野、市場運作的思維)暫且不考慮先不討論。


真的畫了一些實體的畫作以後,我想過在現實世界裡的幾種可能:畫展、藝廊、國家或其他機構的計畫、在一些人們活動的空間裡輪轉(展出或可以放久一點)比如咖啡廳、餐廳等空間,這些都是讓畫作能和人接觸、發生關係,當中很多途徑未必適合我,現實裡也有困難,但是「如何能讓作品與人有精神上的聯繫」會是一個持續不斷思考的問題。


所以表面上,我只好充作貴婦,畫了一堆畫,但不急著進場(可能是進不了場,我是個小咖)也沒有要賣你、賺你錢的意思。別誤會,我同意世界上很多精神上有價值的東西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同時,我也沒有精神潔癖覺得自己作的東西不能用金錢衡量,只是我真的投入了生命時光而作的很愛的作品怎麼可能隨便賣掉?開價百萬就賣也是很夠隨便的吧!?(我真的是貴婦)


不鬧了。創作、作圖來賺錢不是不可能,總是作圖的人心裡都有理想,所以先讓我這麼詮釋吧!?創作者經濟,其實是:如何讓心目中的美學價值可以更多更廣地傳播出去,會比銀行餘額的增加重要。於此才會訂定出定價的策略。-->這反映的是,這趟未知的旅程,至少目前我走到這一步。真實人生裡面我沒去跟藝術圈傳播界的人攪和,但WEB3 NFT平台的市場讓我可以開始有不同的嘗試,這個門檻確實比真實人生裡所需要的低很多。


對於幣圈外的家庭成員的提問:虛擬貨幣可不可以提領兌現?我的回答是為什麼要兌現?(又不是缺現金吃飯)眼前我可以用幣圈裡的錢和自己作的圖產生交易的經濟的行為,實驗一種創作的實踐,實驗一種事業的規格。我覺得這種基本認同以至於一點道義還挺好的啊!


(OS:兌現?哪天我賺超過1 ETH我去兌現)(<--1 ETH是LUNA事件前的標準)



第二回合:isometric aesthetics


時間是 5/6 (五) - 5/8 (日)

活動規則大致如下:
1. 在推特 tag #tezos4tezos
2. mint 100 editions(強烈推薦akaSwap)
3. 每件作品建議發售 0.1 - 1 tez之間


透過telegram「玩mint之徒」群組大家的熱愛和分享,看到生成藝術的巧妙多元和蓬勃,我對其他類型也可能發展起來、相互激發滋養有著期待,讓我想到和提出多樣性、異質性。這是作為一個自然組的學生很理所當然地因為明白生物多樣性反應了生態的朝氣健康,對藝術創作者所在的生態也是如此。一腳還沒跨進製作生成藝術的小我個人,就先推出以前玩遊戲的時候,一起玩的老外們在指稱的isometric aesthetics。(我那時候是覺得他們也未免太認真,我能玩作設計得很開心就很不錯了。)


任何取向,如果沒有達到相當足數,除了不容易讓人們注意到,也會看不出那底裡腹育著豐富多變化的美學質地。所以才會請大家google一下"restaurant city design",大量地看一下,應該就可以感覺得到在那個已經收掉的遊戲裡,玩家們集體是可能創造出一支獨特的isometric aesthetics美學景觀的。


google image: restaurant city design


google image: restaurant city design


現在去google "isometric aesthetic"結果會看到另一種景象、另一種感覺,和cyberpunk, pixel art, gen-art一樣,每一種類型都是熱衷投入的人們共同營建出來的風潮,如果有更多多方人馬投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去google就可以看到多樣性的豐富變化。


pinterest: isometric art


這回更多的圖和詳情可見關連作品:《共襄盛舉:跟一輪tezo鏈藝術社群的國際活動》


只是說這次的意欲推廣並沒有起到甚麼作用,可想而知一定程度上是有這等美學概念的那些人都沒有進場,整個不能比pixel art到後來風行的程度,目前是只能等日後。資本社會的市場總是會有一波波,會有人推陳出新,只要有力的來推進,就有可能,可以觀察看看NFT市場的美學發展,時間久了以後會怎麼變化。



第三回合:Tezos Art Week


mint 500 edition 
0.5 XTZ each
#tezosartweek
on twitter: #tezosartweek


我常常是周六上班的時候,會有閒看到活動訊息,然後就開始準備。上回isometric design沒有甚麼反應,這次又有活動,剩兩天,我想說不然就來試試看AI。稍早排到邀請碼玩了一輪,我大概知道怎麼使用midjourney,有些人會簡稱MJ。


於是我讓MJ想像一個色塊概念的東西,是我的第一檔壓克力木板畫的創作概念:色塊和細節,當初因為沒有接觸過傳統媒材(筆、顏料、木板)所以很單純地就是透過色塊和細節去熟悉這組媒材,所謂細節:一些有的沒的雜念、欲言又止、細瑣、掙扎表達存在,表達雖然不是我完整的意念,但有其它意涵朦朧的共同存在著:


《Solidetail/色塊細節 2013》


《Solidetail/色塊細節 2013》


《Solidetail/色塊細節 2013》


我跟MJ說想像一下色塊,圍繞著色塊的是複雜是活潑的細節。然後得到一組這種:


oil-painting solids with funky and vivid details around the edges


你喜歡嗎?覺得可以上架了嗎?


我想有種莫名奇妙的感覺是很正常的,無所謂好,無所謂不好。人生有很多時候我們會遇上這種情形。我因為這些和我自己作的東西有些出入,所以我就不滿:我最討厭沒有關聯的東西,但,好與不好其實都與我無關。


不管AI怎麼算,藝術要能夠觸碰一個人的生命和感覺系統,沒有關聯,人的情緒和意志上就不會承認眼前的東西算數。過往當代的藝術作品或藝術作為,很多甚至是去激惹人們的嫌惡感的。眼前的玩意兒,如果連嫌厭都談不上,也許就直接掠過吧!?只是,談到嫌厭,可能對一般人來說,是有點極端的。


於是我修正了我的指令,我加了三個字:as generative art。


oil-painted solids with funky details around the edges as generative art


我選擇右上繼續發展,到我可以接受,感到能行、有可看頭。於是我們有了《Solidetail 2022》這一顆:


《Solidetail 2022》



《Solidetail 2022》帶來的經驗


這一輪算是有跟到大家一起行動的樣子,我非常有參與感,不但有不少買家,也遇上一些事情增加了我的經驗值。


先在akaswap上架之後,東西還沒賣完,在objkt平台出現有人出了兩倍價錢購買的情況, @仲伍 建議我在objkt平台上也上架一部分,所以這顆NFT在objkt的歷史會看到賣一賣(還有488顆)被下架,然後有250顆在objkt上架(List),剩下的237顆在akaswap重新上架。


objkt平台的歷史紀錄(第一天片段)


那位買低賣出的z人士後來又來買走一顆,活動結束的隔天,他把剩的那顆上架,以六倍價錢賣出。對我而言是很新鮮的事情,事實上當我要來寫這篇創作者經濟的過程中,我也在想,為什麼我不也去物色一些NFT來回頭上架呢?


objkt在那個周末對我是新的東西,所以我開始熟悉功能,了解這objkt平台和akaswap的異同,試用objkt平台,我開了Solidetail 2022的collection,開始鑄造《Solidetail 2022》的姊妹品(作品名稱是U2, U3_dark...這類的版本差異)並上架。也是有吸引到一些買家,數量上不多,但乍看只有一兩三個錢包單位是有收藏《Solidetail 2022》的。


我有看阿亂寫給新手的創作者經營學,說到可以寄送禮物給藏家,如同之前我收到好多若若水獎的海報一樣,只是我神經太大條,反應太慢(活動結束快一個禮拜才開始要送禮物)我找買家清單送禮物的時候,還不會把objkt平台NFT下面的歷史紀錄打開來看,我只看最後的持有人是誰就在送禮了,所以有那種不是買家最後卻收到禮物的情況發生,那位z人士因為都轉手賣出,所以他並沒收到禮物。


說經驗到比賣出更多的事就是幾個買家活動結束後的再上架,akaswap上是《Solidetail 2022》以10 XTZ上架。在objkt後來看到的更精采,U2有兩個人再上架,一個以25 XTZ,一個以40 XTZ。U3_dark有人以45 XTZ,U2以40 XTZ上架的這邊出到60 XTZ,並且把U4以50 XTZ上架。不曉得是不是因為U3_light沒有人上架,所以U3特別平靜。


U2, U3_dark, U4

U2在objkt的頁面,U3_dark的,U4的。


看到U2的25和40 XTZ的時候,我覺得仍然算得上是一種讚美。或者說是某種超過我的審美的行為,我只是負責審核一張圖好與不好,可不可以鑄造上架而已,可是很顯然這位買家有自己的判斷(雖然都還沒有賣出)如果他不是沒有留意有人以更低價錢在出售,我就還在想為什麼有人要買會選擇買40 XTZ的?不過他們自己都沒有要留一件,表示是關於市場上的一些事我們還不知道。很可能他是要讓日後想賣更高價錢的人買的。


希望會有後續發展,讓我們可以繼續推理來理解Tezo鏈NFT市場的生態。



第四回合:1of1


This is an event to change the narrative around Tezos NFTs. 

Mint week will be the first week of July. Mint on any Tezos platform musing the hashtag #1of1. The remainder of July will be used to promote the pieces. 


寫這篇的時候正在進行的活動是:參加者只有七月的第一個禮拜可以鑄造,每款NFT只能鑄造一顆而已,也就是作者自己都不能留。七月剩下的日子是去推廣宣傳那些月初鑄造的作品。主辦方是有考慮外界觀感的,應該是希望有更多優質作品,也能對新手友善、願意入場,有聽人說這1of1比較不像之前那種讓大家來搶便宜的感覺。一切在等待和發生之中,下回再來報告新發現。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陳姸名為了和寫文章的人交朋友而註冊的台灣小國島民...。目前地表人界的稱謂是天空看守所所代。37歲的時候決定作37件沒作過的事情,意外成為習慣,終於也作了煮婦:進廚房、上傳統市場,尤其喜愛在地食材和各式異國的平民料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GG--公共財募資氣候專案
12 篇作品
環境與氣候的文章
17 篇作品

綜覽 GG22 土地再生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