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葉梓誦《斷層路徑》:一個overthinker的溝通指南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年輕作家葉梓誦曾共同創辦本地文藝評論雜誌《SAMPLE樣本》,近來出版了首本個人文集《斷層路徑》。他在書裡寫書信,寫哀悼,寫人際和寵物的離別,夾雜不同的哲學和文化理論,又回過頭寫陳奕迅的〈不來也不去〉;旁徵博引,據說曾讓編輯和校對看到頭昏腦脹。但葉梓誦說,他要講的東西一直都很簡單:「就是一種溝通的慾望,想跨越的慾望,想在叢叢雜訊中找到可以連結對方的可能。」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黃柏熹

我們相遇在一個非常獨特的時代。隨著交通和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人的遷移和訊息流通早已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手機屏幕上,世界彷彿縮減成一個可以輕易抵達的平面。偏偏,離別與區隔化為低頻噪音或一股震撼,突然穿過一整個城市的我們。一個晚上宣告一個人的離別,原來斷層早在生活之間,人們在夜幕下找尋路徑。

年輕作家葉梓誦曾共同創辦本地文藝評論雜誌《SAMPLE樣本》,近來出版了首本個人文集《斷層路徑》。他在書裡寫書信,寫哀悼,寫人際和寵物的離別,夾雜不同的哲學和文化理論,又回過頭寫陳奕迅的〈不來也不去〉;旁徵博引,據說曾讓編輯和校對看到頭昏腦脹。但葉梓誦說,他要講的東西一直都很簡單:「就是一種溝通的慾望,想跨越的慾望,想在叢叢雜訊中找到可以連結對方的可能。」

回信之難

葉梓誦曾被形容不旁徵別人就不知如何說話。據他的說法,其實是混沌,近來甚至覺得愈來愈難說話:「可能是某些器官退化的跡象。」

如何混沌?在訪問裡他分別提到:以往乘小巴不敢叫落車、餐館上錯菜不會跟人說、口吃、適當的時候找不到適當說話……如此種種。內向,典型的overthinker,他自覺自己的語言系統跟別人不同,無法輕易對接。《斷層路徑》的後記也提到,有些寄到手邊的獄中信件,回信對他來說卻份外困難:「或者因為各自的世界很不同?神奇的是,你跟另一個人在不同世界才有溝通的需要,但又會覺得溝通不到;在同一個世界又會覺得大家的經驗差不多,很多事不需要開口。」

正正是無法寫信,把葉梓誦引領到「書信體」這個寫作形式上。葉梓誦說,他的寫作模式往往是先有一個人設或設定,有一個實際的框架或結構,才能把無形的混沌框在一個透明瓶子裡,然後說話。這個方法多少有點像編輯的角色。而《斷層路徑》裡一系列寫給F的信件,源於多年前開始的「瓶中信」系列。對他來說,書信體為他提供了一個幻想自己正在跟人對話的基礎,這個對話可以超越區隔,甚至生死,是一種傾出的姿態。

「馮內果有個說法是,如果你打開窗屌個世界,你只會得到肺炎。當你有對象地做一件事會更加鞏固,這是其中一個解決我寫作煩惱的方法。甚至書裡的F講明很討厭理論,我都會講,但會按照這個形象再調整。這跟文學評論不同,我知道對象是甚麼,令所有事都恰如其分。」

哀悼的信

當然,很多事情都並非可以計劃好的。譬如書裡第一篇文章〈Rigor Morris〉,寫他離世的小狗「大師」,由17年寫到成書之時才完成,關於死亡,如何哀悼,總是欲言又止。

文中既穿插小狗由離世到火化的回憶,也旁徵包括德希達、布朗肖、羅蘭.巴特等哲學論說;看似博引,實際是面對哀傷不知如何自處,所以東拉西扯,顧左右而言他,總是接近又遠離事發的核心。這篇直到後期才加入的文章,為整本書增添了一種情感渲染,以離別和哀悼為中心,散發出去。「悼念和死亡的部分是後期才加入書裡的事,本身不覺得是一件事,甚至開頭沒想過跟Rigor Morris(屍僵)有關,後來才發覺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明白那麼力量如何作用在我身上。」葉梓誦說。

文中寫到「悼念是種工作」,恰好貼合這篇以小狗為對象的悼文。說法來自德希達的著作《悼亡之工》(The Work of Mourning),是寫給同代哲學家的悼文。悼念是種工作,代表失去的哀傷不是可以輕易道別的情緒,只能透過日復日的工作來舒緩:「這是關於一個叫crypt(指地下室,也指密碼)的問題。有人死了,你把他放在墓穴裡,同時是一個encryption(編碼)和decryption(解碼)的過程,逝者會散落到生活上的不同地方,你會在世界裡看見很多幻影,令你引發相應的情緒。這個由內化到外化的過程,就是悼念的工作。」

而旁徵博引,顧左右而言他,不就是重新編碼和解碼,一種致哀,和死亡和缺失溝通的過程嗎?換句話說,悼文,也是一封寄托情感、幻想有一個對象的信。「德希達有個說法蠻有趣,寫信的當下我甚至不需跟你區隔很遠,可以睡在你身旁,轉身寫在便條紙上;最重要是你讀信時跟我有區隔。距離是令話語可以出現的基礎,正正因為要跨越某個間隙才要寫很長、用很多方法完成溝通,因為這個距離本身作用在你身上。」

以寫作實踐翻譯

當過多年的藝文雜誌編輯,又是一名譯者,要為葉梓誦加上一個標籤,或者就是「翻譯」── 總是有一個對象在前面,而他翻譯。

大學本科讀翻譯系,他形容學業上的實務作業相對枯燥,而中文世界在翻譯的理論上也停留在較普通的討論。「實際上二、三十年前已經有研究說,翻譯作品不一定指對著原文寫出來,世人認知它是翻譯就是翻譯,甚至說翻譯是原文的死後生(afterlife)。」他說,「翻譯不只是把舊有的東西傳達一次的舉動,而是令它重新獲得生命,賦予更多價值,類似重新創作一次。這些對我來說都是蠻有趣的概念。」

對他來說,寫作更似以一種翻譯的實踐,在個人情感和普世經驗之間,在過去和現在之間,創造新的連結,新的意義。從小狗的死寫到悼念之為工作,既通向哀傷的迴路,也通向更多哀傷,由具體事物通向一種共情的可能:「就像林夕說只需要失戀一次就可以靠那件事寫出千首歌,這可能就是文學的部分,一些具體的事物可以影響不同人對一件事的看法。我要關心這件事不是因為你,而是像〈不來也不去〉裡說『剛巧出於你』,然後可以透過這件事代入一些位置。」

他也不認為作者必然等於一個最原初的創作者,反而是別人寫過的,他藉此翻譯與重複,尋找斷層之間的路徑:「散文對我來說不是把自己的經驗轉化,換成文化商品。太強調作家本身反而限制了解讀的可能性。它就只是剛好在你身上發生,而你寫了出來,是一個技術工人多於我要告訴世界我的經驗有多獨特。」比起作者,他更認為自己是譯者和編輯,不斷衡量翻譯的準確性和可閱讀性。

文學與迂迴之用

話說回來,作為一個overthinker,少不免被人形容「你好撠」,有糾結和迂迴的意思,它的反面或是乾脆和直接。而有甚麼不能直接地說、爽快地做,得要在轉身後才寫在那張便條紙上?

「有個說法是,詩意就是翻譯不到的那些東西。我覺得這樣看都仍然很樂觀,即是有些東西可以傳達到。對我來說,溝通失敗是一個基礎條件,反而能夠溝通才是奇蹟一刻。」自認「麻煩友」的葉梓誦並非「悲觀」,而是認為溝通只能透過不斷去講、不斷迂迴,找不同方法嘗試去搭建一條路徑,「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扭收音機時,從不同雜音裡找一個剛好搭通頻段的時刻,其實雜訊佔的百分比更多,你要經過深沉的思考和努力,才溝通得到。」

文學之用其實就是迂迴之用,只能透過看似無關重心的話語去靠近,行更遠的路,也是必要的路。「譬如有親近的生命死了要悼念,更懂表達的人會有限度,中間的處理你忍受就好;但當中的細節可能就是我們沉溺更久的部分,我覺得是一種舒緩的方法,你必須要迂迴才可以完結這個路程。」

我們相遇在一個非常獨特的時代,忽然發現我們所關愛的,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麼接近。每個人都有很難溝通的對象,區隔和離別成了生活的斷層,連結的可能更似祈求多於常態,「接受它作為基礎條件,往後的溝通才能沒那麼理所當然。」葉梓誦說。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