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pearlher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冬至大如年

pearlher
·
在南京,我們不吃餃子、也不吃湯圓,吃豆腐


     谚语有云,“干冬邋遢年”。说的是冬至这一天要是下雨雪,过年的时候就会晴好,如果冬至天晴,过年的时候就会雨雪不断。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句谚语影响,在我记忆中,冬至的画面,都是小雨夹着雪花,我在寒风中瑟瑟等着公交车,渴望赶紧回家;家里火上妈妈煨着满满一小锅大葱炖豆腐,飘着诱人的香气。
      话说,网传北方人冬至吃水饺,南方人冬至吃汤圆。不过,作为一个身处南北交界的蓝鲸人,可以负责地说一句,冬至这一天,敲黑板:我们不吃水饺,我们不吃元宵,我们吃豆腐! 我们吃豆腐!我们吃豆腐!
       冬至这一天,南京菜场最重要的保供,就是豆腐。平时,豆腐卖一个早市,冬至的时候,要卖一天,保证人人买到豆腐。南京周边泰州、扬州、南通、常州等地都有这习俗。南京人冬至吃豆腐据说是明朝时留下来的习俗。大葱炖豆腐,意寓清清白白做人。
       北方冬至民间好像好像没有类似的教育,但是,正午时分,故宫乾清宫,阳光会由西向东点亮“正大光明”匾額下四条金龙。
       也许,是民间的很多教化习俗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只剩了吃。
       冬至中国人吃的东西绝不仅仅水饺和汤圆,五花八门,山东有吃羊肉汤的、宁波吃番薯汤果的、台州吃擂圆的,嘉兴桂圆烧蛋的,无论吃什么,各地都有祭祖的习俗。《清嘉录》说冬至大如年。汉族人冬至都会祭祖,这一天,在外地做生意的人都像过春节一样,赶回家祭拜祖先。
      冬至的傍晚,路边到处都是烧纸钱的,烟雾缭绕。第二天清早一堆堆黑色的烧痕,没扫尽的烧枯的焦纸片,随风飞得到处都是。在我小的时候,冬至不是这样的粗陋。
      冬至这一天,叔叔姑姑都要回家,全家团圆,隆重的祭祖。大条几上,祖宗牌位一字排开,饭桌摆好,供上一条鱼,三个蔬菜,还要按照座位摆上米饭,茶水,筷子。芹菜炒干子、糖醋藕片、青菜烧豆腐,讨个“情长”、“藕断思连” “清清白白”做人的彩头。小字辈的长房长孙点香,到大门口恭迎祖宗回家。家人按照辈分磕头祭拜,并烧锡箔叠的元宝,大约一炷香快烧完的功夫,再把桌上的茶水和饭菜各挑拣一口,拿上迎祖宗的那柱香恭送祖宗出门。此后,才是全家上桌吃饭。
       再后来,也追着问父母,他们小时候祭祖是什么样子,有没有三牲祭礼,怎么才是地道的祭祖仪式?外婆想了半天说,“兵荒马乱的,不祭祖。后来,破四旧,再后来活人连饭都没有吃,还祭什么祖。祭祖,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 至此,我恢复祖制的心彻底死了。后来问了一些研究民俗的朋友,他们说要知道汉族人怎么祭祖,得去韩国博物馆看,他们完整保留了明朝的习俗。
        中国人究竟应该如何祭祖,如何过冬至,除了吃,一点记忆都没有了。过去那段凭计划供应没有吃的社会主义岁月带来的饥饿感至少深入三代人的骨髓,吃,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文化。就连锡箔元宝已很难寻觅了,亮闪闪的镀膜黄白元宝,2块钱一包,不但便宜,明晃晃的颜色夹着山寨风特有热闹和喜庆。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祝大家冬至愉快!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