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的另类打开方式

阿布拉赫
·
·
IPFS
·
但我觉得中国的观众,理应拥有一些国家人民所没有的打开《芭比》的正确方式。

我是个阴阳怪气的人,也格外喜欢阴阳怪气的电影。大概可能因为幸存者偏差还是啥,我甚至觉得自己练就了一种本领:能从不阴阳怪气的电影里看出阴阳怪气来。

像《刺杀小说家》和《封神第一部》这样的电影,不用说是阴阳怪气的。因此这两部片子,也是有生以来唯二两部甘心自来水的电影,见人就安利啊,每天刷票房啊,就担心人家亏本。

也因为曾经睡着在鲁迅所说的“铁皮屋子”里,后来机缘巧合睁开了眼,于是也颇吃电影里的“觉醒梗”那一套,每次都觉得人家在说我。像是《芭比》,就拿这件事翻来覆去做文章,每次都能成功让我”上钩“。

这个电影的名字非常”直男不友好“,我猜除了正儿八经的影迷外,没有多少直男会主动去电影院看一部”洋娃娃“电影。别说直男了,就连我,起初看到这个名字,也相当不屑一顾。好在微博关注了很多电影博主和女权主义者,才使得我虽迟但到,终于赶上它在中国上映的末班车。

看的是早场。早场有很多好处,比如便宜,我就只花了26块钱。还比如小孩子少,防吵闹。中国电影不分级,中国的年轻父母也不走心,几乎啥电影都会有小孩子。小孩子坐不住,又看不懂,非常干扰别人的观影体验。但《芭比》也没能完全避开,还是有妈妈领着小女儿,那孩子全程在问问题,好在,还算是比较不错的孩子,声音压着。不像是看《长安三万里》,一些孩子跟着李白背诗,然后大着声抱怨电影无聊。这种当然也不能全怪孩子,带着孩子来的父母有一大半责任。那是将近三小时的电影,孩子不懂,大人也不懂它对孩子来说注定无聊吗?前几天我鱼姐说她儿子想去看《奥本海默》,因为R级看不成。我心说,偷着乐吧!

在中国,孩子被当成大人,大人被当成孩子。

《芭比》放映时”捣乱“的不光是孩子,还有几个直男,跟女朋友来的。我左边那一个中途出去买饮料,回来后一直玩手机。好在隔了一个座位,对我的影响倒没有太大。我身后那个,开场半小时,问女朋友,你觉得无聊不?然后展开大讨论。还有身前一个,突然玉臂竖沉,足足举了有三十秒,大概是在挠腋下?我几乎要伸手帮他挠的时候,他放下了。

其实整个影厅,不过就这些人。《芭比》做为爆款,截止8月7日全球票房已过10亿美刀,位列2023年第二名。距第一的《超级马里奥大电影》不过3亿。马里奥已下线,《芭比》在很多国家还未开化,将来某天跃居第一是大概率事件。话说马里奥也很神奇,要不是蹭《芭比》的新闻,我甚至没听过这个电影。发现B站有,想说看看神通,然而会员之外还要交2.5元的单点,舍不得,算了。《芭比》在中国好像没有宣传,开始排片也完全不受重视,后来在影迷和女权群体中口碑发酵,排片上涨,才能坚持到现在。即便如此,目前也只有2.3亿人民币票房,和那些随便找个鲜肉流量就能上十亿的国产片一比,有冤无处诉。好莱坞电影这几年引进片质量也下降严重,一些全球大卖的片子在这里根本看不到,看得到的,影响力和从前也不可同日而语。

但我觉得中国的观众,理应拥有一些国家人民所没有的打开《芭比》的正确方式。就算对女性的处境无法感同身受,然而芭比和肯的反复”觉醒“,对我们来讲也能直指血淋淋的现实,中国理应有这种共情的土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肯,他来到现实世界,看到"男性本该拥有的地位"时,醍醐灌顶,电影第二次给了《2001太空漫游》的那段经典配乐。我就想起前不久听《不明白播客》里关于”35岁失业“那期,身为同性恋者的嘉宾分享经历时提到,在中国时,各种社团被打压,移民国外,下飞机第一眼看到巨大的彩虹旗时,那种五味杂陈。《使女的故事》里,艾米丽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逃出基列国,迎接他的加拿大救援人员对惊魂未定的她讲的第一句话是:别害怕,你已经在加拿大境内了,你安全了,没人能伤害你。

我举了肯的例子,大概没有女性主义者会误会我是共情男性吧?

不是,我共情的是被蒙蔽,被无视的普通人。在芭比乐园,芭比们是”上位者“,肯只是装饰品。他们对此一无所知,以为一切理所当然。这个设定我很喜欢,带着温柔和悲悯的戏谑,将现实中的男女关系做了翻转。要理解并接受这种戏谑,得有对现实的女性处境的基本共情。芭比们身居”高位“,但她们日复一日,吃饭喝水选举得诺贝尔奖,都是做做样子而已,是假的。他们的世界,只是”西部世界“。

那些平时就觉得女权主义,甚至是任何弱势群体的平权运动是无理取闹的人,大概是没办法欣赏这样的电影的。那些女权运动只有表面文章的国家,大概也不行。像是韩国,票房据说还不如中国。

韩国虽然是民主国家,但在性别议题上,和中国很像。骨子里非常保守,但又很会利用这个议题。影视作品综艺节目里,拿来赚钱是毫不手软的,真正的女性处境,就不足为外人道。性少数也一样,韩国甚至可能比中国更保守。其码中国以前还可见各种LGBT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韩国影视这些年猛烈输出,但除了多年以前一部擦边的《王的男人》,我再没见过敢有任何影视剧涉及这个题材。

中国人很喜欢说西方”政治正确“,对我来讲,”政治正确“的意思就是: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能见度,为弱势群体发声。

就算听了好多的溢美之辞,在走进影院前,我也没想到我会这么喜欢这个电影,以至于看完了还想写篇文章。我是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男性会喜欢这电影,但也不得不有些悲哀地承认:还不行。毕竟,欣赏得来”觉醒梗“,得是在觉醒以后。像肯们那些在走出芭比乐园以前,字典里怕是没有”觉醒“二字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阿布拉赫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