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美德

译师姐
·
(修改过)
·
IPFS
孩子从来不欠父母,而父母永远都欠孩子。

我很小的时候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我不是自愿来到这世上的。

我的父母是很自私的人,他们生我之前都不先问问我愿不愿意出生,愿不愿意做他们的小孩。我知道这种说法蠢极了。他们生我之前,我的身体、大脑、意识都是不存在的,哪来的“个人意识”一说呢?要是没有意识,那他们又如何询问我的意愿呢?生命这回事,真是个天大的玩笑。我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吃爱吃的食物、培养爱好、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选择喜欢的职业,唯独不能凭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出身。这世界上一定有人对他们的出身不满意,甚至有些人根本不愿出生,但他们决定不了。

是谁在替他们做决定呢?是他们的父母。唉,父母真是世上最自私的一类人了。他们不仅逼迫小孩来到这世上,还喜欢撒谎,谎称生命是他们赋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这是什么谬论呀?谁能保证出生就一定比不出生要好呢?谁能保证做他们的孩子就一定比别人家的孩子要幸福?所以,该给父母判罪。生小孩是两个人有预谋地强迫另一个生命来到世上,逼他承担原本无需承担的几十年的各种责任和义务。可没办法呀,生命就是这么诞生的,投胎、轮回转世呀,根本就是神话,在身体诞生之前,意识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总说父母的这种罪是“原罪”,是无法避免的罪。他们也想做好人,但一旦他们生了小孩,就必然违背小孩的意愿,必然会犯这种罪。没有办法预防,也没有必要惩罚,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做永世的罪人。但有些父母是知道赎罪的,觉得自己亏欠小孩,这样的父母才是好样的。这种对小孩的亏欠之情就是父母最好的美德。我们做小孩的,应当提倡、鼓励父母养成这种优良美德。

说起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的美德,其实这完完全全是弄反了。应该是长辈孝敬晚辈,而非晚辈孝敬长辈。特别是那些喜欢控制小孩、干涉他们意愿的家长,道德品行更是恶劣至极:明明已经强迫小孩出生了,还不懂尊重他们意愿的重要性,这种家长是彻底不懂得反省的人,要坚决抵制。另外,儒家还总喜欢把亲属关系放在所有人际关系的第一位,总觉得家人是最要紧的。我有时有种感觉,儒家人十分喜欢自虐,而且喜欢虐小孩。在所有人际关系中,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朋友、爱人、工作伙伴,唯独家人,尤其是父母,是无法完全由你决定的。这种无法体现个人意愿的关系,怎么能放在第一位呢?按理说,跟朋友绝交、跟爱人分手、在公司辞职,都有可以纠结的理由,因为毕竟最初是自己选的这些伙伴。而跟家人断交是最不需要纠结的,因为这层关系是他们强加的,不是自己选的。放弃了又有什么可惜的?因此,一旦没有了爱和支持,与家人断交是最不需要理由的,否则他们就会无条件地虐你、折磨你。父母会把小孩的依赖、顺从和崇拜看作理所当然,这样的他们是永远不会懂得感恩小孩的!

有人说现在的小孩越来越不懂得感恩了,我却觉得反倒是中国的父母,不仅现在,而且在文字记录的几千年历史里,就从未懂得感恩过自己的小孩。更有甚者,如郭巨埋儿,把小孩生出来又杀掉,如此罪无可赦之人,竟被视为当时的道德模范!每种文化大概都多多少少有些杀婴和歹毒父母的案例,但像中国这种如此不自知,还当成光荣传统传承下来的,估计寥寥无几。

我不想呼吁各位父母对自己的小孩好点儿,他们肯定会哭惨,说自己有多不容易,说“等你当了父母就懂了”。父母里面最爱打人的变态,从来不是什么看上去很凶恶的人,从来不是别人面前的暴力狂,而是会一边打小孩,然后自己在一边哭,说着“打在你身,痛在我心”之类的话。在他们的眼中,自己是十分高尚、尽职的父母。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在做坏事,反而觉得自己在行善呢,所以劝诫是没用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各位做孩子的看到,哪怕父母说得再冠冕堂皇,违背意愿就是违背意愿,有罪就是有罪,在自己做决定时没必要过度考虑他们的想法。孩子从来不欠父母,而父母永远都欠孩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开篇讲到的生死观。这一个星期,我又经历了身边朋友的去世。昨天,还看到了某视频博主选择去瑞士安乐死的新闻,网上掀起了很大的讨论。我愈发感觉死亡话题在各种文化中都是禁忌,不能随便讨论。但死亡几乎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了。我是那种很清楚自己绝对不会放弃生命,又不会因为知道自己终将去世、知道生命终将走向虚无而难过的人。我几乎每天都提醒自己,死亡每时每刻都有概率发生,我明天可能就会死掉,但依旧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为什么自己一点都不害怕呢?我跟朋友聊天讲到了迈克·杰克逊,她说这是位去世的歌手,然后就联想到了自己去世的丈夫。我们就无法继续聊下去了。所以,我不敢跟别人聊死亡,只好写点东西发在这里。

话说回来,生命到底是不是一个礼物呢?出生对一个人来说是好还是坏?生命本身没有好坏,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活成一种好的样子,让自己享受生活。大多数父母误以为生命本身就是好的,所以让孩子感恩他们。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强迫小孩出生,至于出生以后的事情呢,都是没有决定的。父母可以影响小孩对自己生命的感受,但最后这种感受是好是坏,是享受生活还是厌世弃世,决定权在小孩。如果用金钱衡量父母对小孩的影响,那么王健林给王思聪的影响应该是普通中产家庭小孩的几千万甚至几亿倍,但王思聪不一定就真的比一个普通中产的小孩要快乐几千万倍,甚至他可能还远不如那些比他穷的人快乐。所以,真正有能力把生活过好的人,是自己。父母不一定能给小孩好的生活,他们只是一个“强迫者”,而不是一个“赐予者”。如果父母能用更高明的办法,教导小孩过好自己的生活、享受生活,那么他们就同时也是“赐予者”。可反过来说,这件事并非只有父母能做到,任何人都可以呀!所以,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呢,为什么不原原本本地看清楚他们的本质,只是一个强迫你出生的人呢?


以上只是我的暴论。很显然,父母跟小孩天生就具有情感上的联系,有很多孩子跟他们父母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要是他们写出这篇文章让他们的父母看到了,那可真是太令人寒心了!所以,这篇文章可能需要我这个跟父母关系不怎么好的人来写比较合适。一方面是发泄一下自己对父母的不满,另一方面,我也想说:情感的归情感,道德的归道德。凭啥因为小孩天生对父母有情感上的依赖和需要,就把父母在道德上夸得高人一等?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如此注重道德的社会,也许对家庭关系比较和睦的小孩来说,他们凭着自己的情感直觉就悟到了自己应该尊重家长,因为父母对他们很好,但我这个跟父母关系不好的人,难道也应该接受这种孝顺的道德吗?请看看我上面写得文章,我完全可以给你营造出另一种情感,一种讨厌父母的情感,然后基于此,推导出另一种跟传统孝道完全相反的道德,一种把父母完全定义成罪人、让父母感恩小孩的道德。

这就是道德啊,这就是伦理啊,表面说得多冠冕堂皇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情感。既然人人都有不同的情感经历,为什么只把基于一种特定情感的道德奉为唯一正确的标准呢?这种标准怎么可能人人都能适用呢?昨天,看了博主沙白白在安乐死之前发布的视频,评论区骂声一片。我想说,有谁真正去理解了她的情感了,有谁是真正了解过她的经历的?如果都没有做到,还不愿意去做,那么在她没有犯法的情况下,凭啥用基于各位网友情感经历的道德去要求她呢?这不就是纯粹的臆想吗?

这就是我眼中的中国的道德,在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用的完全是一些空洞的标准。只知道公式化地说“你应该……,你不该……”,却忽略了一个人真实的情感经历。活生生的生活体验被套上死板的道德公式,那么最后人人都会活成公式人,死气沉沉、没有创造力,这才是生命真正的悲哀。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译师姐说说笑笑,通了七窍/文学/翻译/笑话/人生智慧/与言论审查斗争到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简短年度感悟+问卷!

共同立场 Common Ground

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