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理科假文青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 | 打造第二大腦: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

理科假文青
·
我們的大腦並非設計來儲存大量資訊,而是用來思考和創造的。Our brain is designed primarily for thinking, not for memorizing.

📖 打造第二大腦: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

我們花了無數時間在閱讀、觀看或聆聽他人如何思考、如何過生活,卻很少真正將這些知識付諸行動,如果知識不能幫助任何人或產生任何成果,那又有什麼意義?

▍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是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PKM)領域的權威,他以教學顧問、講師和部落客身分,長期協助知識工作者、企業家,以及對資訊生產力有高度需求的人,學會如何「駕馭資訊」,避免成為「資訊囤積者」(Information Hoarders)。

在這個資訊氾濫的時代,我們不但沒有因為獲得更多資訊而感到充實,反而更加焦慮。我自己就曾把什麼事情都記在腦中,時時刻刻擔心錯過重要訊息,長久下來就會延伸出「注意力匱乏」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類問題,作者提出了建立「第二大腦」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將重要的資訊、想法、經驗、觀察,甚至專案過程中的產出,都妥善地儲存在數位工具中。如此一來,我們的大腦就能專注於更高價值的任務:思考、策劃、創造

這也呼應了作者想傳遞的核心理念:我們的大腦並非設計來儲存大量資訊,而是用來思考和創造的

作者用打造第二大腦這個說法,在這個數位轉型時代特別貼切。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工具,如 Notion 或 Heptabase 等,它們的目的都是在幫助我們建立一個可靠的外部系統 ——「第二大腦」,來協助我們管理、組織和運用日常接收到的資訊。

在本書的各個章節中,作者進一步闡述了「CODE」方法(即:Capture 獲取、Organize 組織、Distill 萃取、Express 表達),以及「PARA」系統(Projects、Areas、Resources、Archives),來協助我們簡化、分類、串連資訊,進而提煉出最具行動價值的洞見。這方法跟先前讀過得《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想傳遞的心法很像,但第二大腦更類似於打造個人的知識庫。

💡 大腦本質是設計成思考用的,而不是記憶用的。 Our brain is designed primarily for thinking, not for memorizing.

最後,也回應開頭所拋出的問題,這些工具或心法的最終目的,都指向一件事:「讓資訊真正為你所用」。作者強調,資訊管理的關鍵不在於囤積大量資料,而在於隨時能夠輕鬆地「提取」它們,並高效率地轉化成你的專案成果、學習成就或創新想法。

下面是閱讀這本書帶給我的三個重要啟發:

思考做筆記的目的

過去在做筆記時,我們常常只著重於記錄資訊的來源,為的是日後能夠快速找到原文。

但實際狀況是,當我們想起來有這篇且需要時,往往需要先大海撈針一番,再回顧原文這篇在說什麼。這種情況我自己的經驗是:經常發生 XD

而作者分享了一個觀念,與其記錄這則筆記從何而來,應該思考這則筆記能讓你產生什麼行動,因為我們做筆記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做出改變,讓生活更好。

所以,這幾年也一直再調整作筆記的方式,當我改變對筆記的看法後,在閱讀或接收資訊時,就能更加主動思考:

  • 這個訊息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 我可以如何運用這個知識?

  • 這則資訊能為我帶來什麼具體改變?

書中引述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指出,未來幾年最不容易被自動化的職位,並非那些需要高等技術或多年培訓的工作,而是需要在傳達資訊之餘,還能出色詮釋資訊的角色。

換句話說,能夠整合資訊並融會貫通的能力,至少在短期內不會被 AI 取代。畢竟我們最終還是需要與人溝通,而表達能力更是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 我們要打造的不是完美無瑕的知識百科全書,而是要建構有效的系統。 We are not building a flawless encyclopedia of knowledge, but rather an effective system.

回顧我自己思考閱讀與分享筆記的目的,最主要也是再傳遞一種「分享知識」的樂趣,把被動接受資訊,轉換成更加積極地思考眼前的訊息對自己的意義。

建立筆記流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有一樣的經驗,在閱讀或做家事時,腦袋突然閃過一個有趣的想法或靈感,如果當下沒有立馬去記錄起來,通常過陣子就什麼都忘了。

這正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示:立刻進行「Capture(獲取)」。而接下來要用什麼樣的工具來幫助我們日後檢視並整合這些想法,就是這本書作者要傳遞的一套方法與心法,用「PARA + CODE」打造結構化的知識網絡。

PARA」是作者歸納出管理資訊的四種主要類別:「Projects(專案)」、「Areas(領域)」、「Resources(資源)」、「Archives(檔案庫)」。簡單來說:

  1. Projects(專案):你手頭上正在執行的工作事項,通常有開始與結束的明確期限。例如:「完成一份年度報告」、「籌備一場研討會」、「開發一個新產品」等。

  2. Areas(領域):比較長期、需要不斷追蹤、維持的責任範圍。例如:「個人財務」、「健康與健身」、「客戶關係維護」、「市場行銷」等。

  3. Resources(資源):任何你感興趣、可能未來有用的素材、文章、研究數據、書籍或學習筆記等。

  4. Archives(檔案庫):已完成的專案、暫時不再使用但不想丟棄的資料,都可以暫存在這裡。

至於「CODE」,則是具體描述了「資料從獲取到輸出」的完整流程:

  • C(Capture 獲取):隨時記錄那些「讓你感到共鳴」或可能有潛力的點子、文章、引文,或是你日常突然閃現的靈感。

  • O(Organize 組織):將這些資訊用「PARA」的概念快速歸類。不要過度完美主義,而是優先想它們「可以用在哪裡」。

  • D(Distill 萃取):在繁忙工作或準備專案的過程中,再進一步用「累進式摘要(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等手法幫筆記去蕪存菁,留下「能夠立刻運用」的精華。

  • E(Express 表達):最後,這些資訊會在你的文章、報告、簡報、課程或任何形式的「成果展示」中發揮力量。

書中用一張圖形容 CODE 的四步驟:從想法到行動

  • 獲取組織:主要構成「擴散」過程,著重於蒐集和儲存各種想法、深入研究與探索。

  • 萃取表達:構成「聚合」過程,幫助我們關上新構想的閘門,並以知識為基礎來建構新的事物。

💡 書寫是反覆敘述想法的一種方式,就像是舞蹈和投籃都須不斷的排演和練習,正所謂熟能生巧。

透這上面這些方法,讓我們從「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資訊的主動掌控者」,讓第一大腦專注於應該做的事——思考和策劃,而第二大腦則成為一位「值得信賴的個人助理」。

詳細怎麼做,書中有給具體的建議,而我自己是很早就在 Notion 建立個人的知識庫,隨著這幾年有看到好的想法就動態調整,目前使用起來也還算順手,大致上方向也與本書很類似。

累積個人知識庫

回顧上面提到的,我們看到喜歡的文章、書籍段落或是一份工作上的報告,我們能不能快速就摘要重點?

運用上面提到的 CODE 方法,其中在 Distill(萃取)有一個「累進式摘要」技巧,他可以說是建立「個人知識庫」不可或缺的實用技巧。

累進式摘要技巧旨在萃取筆記的關鍵要點,將原始筆記的內容精煉成可直接應用於現行專案的材料。這項技巧總結了凸顯重點(Highlighting)的工具和習慣。說的白話點,累進式摘要法最終的目標,是在不耗費過多精力的前提下,讓筆記要點更具實用價值

💡 借助累進式摘要法,你可為第二大腦中的優質構想建立知識地圖。

最後,作者在書中指出,打造第二大腦所帶來的最大效益,就是建立一個「個人知識庫」。當你需要開發新專案、寫文章、或做任何需要創意的工作時,不必「空手」再從頭蒐集資料與靈感,只要「打開第二大腦」就能即刻調用自己的收藏。這點完全就跟《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的作者相同,專注在必要的事上,避免不必要的複雜

▍ 後記

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搭建第二大腦的過程一開始會顯得複雜,但它的原則並不艱深:先 capture,後 organize,接著 distill,最後 express。正如同作者自己倡導的,你不需要一開始就「完美」,更重要的是「做中學、邊行動邊調整」,讓知識系統隨著你的需求一直演化、循環、成長。

讀完這本書算是對先前讀過的一些經典筆記方法做整體的複習,因為自己本身已經有一套運行個人知識庫的方法,所以閱讀起來特別輕鬆與有共鳴。

回顧自己在養成習慣前,若把閱讀和學習搞得不愉快,便會逐漸遠離閱讀與學習。所以,養成閱讀習慣的秘訣在於「努力而不費力」,同時還能享受其中的樂趣。

這也是打造第二大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同時,更重要的是每次學習的過程,都要去 Capture 住那靈光一閃的想法。

💡 如果你忽視發自直覺的內心聲音,你的直覺將會隨著時間慢慢銷聲匿跡。 If you ignore the inner voice of your intuition, it will gradually fade away over time.

最後,知識的目的,就是與他人分享。如果無法帶給任何人正面的影響,那麼知識又有什麼意義呢?

#閱讀筆記 #B108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