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Facebook上噤聲,我們在Facebook對自我言論的審查!

Sunline
·
·
IPFS
·

抱歉舊文重貼,因為明天想寫篇文關聯,必要寫的這裡都寫過了,只好再重貼一次。要拍手的還是歡迎。呵呵。但請原諒我!

*Facebook可以替代成任一種社群網站(即使是即時通訊也算)

在matters看到一篇文章〈我在這裏寫作,依然惴惴不安〉,作者寫道:

從事出版行業很久,我們都學會了自我閹割,其實從絕大多數時候沒有文件告訴我們那些東西不適合出版,但是不知道爲什麽,在審核的時候,從編輯到校對,在這樣的一個圈子裏,所有人都自覺地進行了這樣的審查。

我突然意識到即使在台灣如此言論自由的國度裡,我們會在群體裡,時不時地選擇:沈默、安靜,並且在決定發言的時候,會顧及觀看的群眾而選擇發表言論時,先自我編審:該寫什麼,不該寫什麼。

但這裡要先把這件事提出來說:「文字的發表,在語詞上的謹慎、心態上的嚴謹,是對自我發言的尊重。」這部分的確會與自我審查上有著模糊的界線,但經常性寫字的人,應該會非常清楚這之間的差異。

從人群大量進入網路,以網路通訊大量取代舊有傳統的通訊功能後,「交友」與「通訊」這兩件事完全沒有分界。早期我與網友在網上交流,彼此透過自己的網站交流(新聞台、部落格,或者bbs上的id)偶爾會辦辦網聚,也許會因為往來互動的愉快,慢慢成為朋友,不論在網上還是線下都能互動。

當Facebook、 即時通訊、line……慢慢取代舊有人與人的往來互動模式後,許多原先被區隔開來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那些八百萬年不聯絡的親戚從自己的近親看見自己的動態,以為好像多了解了誰,卻突兀地入侵別人的人生(或者被入侵);那些在學校並不熟、畢了業就再沒有聯繫的同學,突然熱絡地進攻自己的生活,但你根本想不起他是誰,而他對你的記憶還留在沒有門牙呆傻的你;那些太太的同事、孩子的老師、親友的親友們……

這些關係全都攪和在一起,人跟人看起來緊密,卻越來越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想說,我婆婆在看!」、「不能講,我兒子的老師有加我。」、「不能說我去哪裡,我老公的主管有在看」、「不能刪朋友啦!這樣很奇怪。」、「還要設定誰能看到,太麻煩了。」

於是我們選擇了「不說」,說了要先審核自己的文字、想法,究竟會不會造成人際關係的崩解;我們必須一再地以和為貴,去修正自己的用詞、修飾自己的語句,動不動就要不斷解釋自己的言論不是針對誰、沒有在講誰,最好,所有的發言都是裝飾好的、像行銷文案一樣,最好都能妥貼地顧及所有觀看的人。

疲累。這樣說話的方式讓人疲累,再真心真誠的言論,隨著加友的交界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不懂也不知道哪一種表達的方式是正確的,最後選擇就看那些還想說話的人發言,讀著大家都跟隨的意見領袖、名人網紅、新聞媒體、八卦話題,或者真的離開社群網站、通訊軟體……退出網路,回到以過往面對面的交流。

再引另一篇matters上的文章〈关于matters的思考,如何查看追踪者的帖子〉:我喜欢某个作者都是喜欢他发的文章,并不是那么关心他所有的回复和社交活动。

回過頭看Facebook的機制來看,先不管大數據和演算法左右你看了什麼,但它強迫你參與所有人的對話、回應、讚、活動。但事實上,我們都沒有那麼想知道每個人究竟每一分每一秒幹了什麼事。我們也許只是因為某些緣故,按下了那個交友鍵!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沒有年終也沒有尾牙的第二十年!

寫給電子書自出版的:成為一個作者之前,《殺人攻略》的委託

第二季總是很難讓人滿意!/《魷魚遊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