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碗罵娘」中的「孝」

MaryVentura
·
·
IPFS
·

最近被問到自己是怎樣解讀「孝」這個話題的。我覺得很長時間以來,可能不一定想到「孝」這個詞,但是作為在中國文化浸染中封閉式長大的人,「孝」之於子孫輩,就是他們無時無刻都拿這個來拷問自己內心。至此,「孝」成了衡量的標尺。「孝」幾乎貫穿中華文化始終。

可是,究竟什麼是「孝」呢?這個字的概念在哪裡呢?可能沒有準確的定義,比如人老的時候享受天倫之樂、兒孫滿堂、承歡膝下等等,應該是對完成了「孝」的子女所構建的畫面的完美描述。至少,在整個兩千年的中華文化中確實有這樣的認為。這些語句中,有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能更耳熟能詳。這個句子是規範了「孝」和「不孝」最顯著的一點——最大的孝就是有傳宗接代的孩子,最大的不孝就是沒有後代。很有意思,雖然沒有對於「孝」的清晰定義,卻有明確的、對於如何「盡孝」的規範。當被問到如何看待「孝」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依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樣的理念,如果孩子是同性戀,那麼,孩子再怎麼愛父母、孝敬父母也只能歸於「不孝」的行列了(當然這是在排除了領養孩子的情況)?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孝」其實只存在於一個無形的、千百年來的行為規範中,是莫衷一是的,然而,「孝」跟「愛」根本是兩個概念。

眾所周知,西方人對於「愛」的追求、認可和表達都先於東方,先於中國。古中國更強調的是「禮」,而中國文化一直對於「愛」的表達比較曖昧、矜持,甚至克制。這也是儒家長期「克己復禮」的結果。東方對於父母,更強調「孝」,這是亙古不變的家法;由於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位,還延伸到社會中去,以家法成為國法,有了「父母官」、「孝敬領導」的說法。至此,「孝」的概念更加模糊了,「孝」的範圍更加擴大了。

最近一而再,再而三地聽到這樣一句俗語,我們不能「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言下之意是,飯是娘給的,給吃的就不應該罵,而應該感恩。推而廣之,如果將這句話運用到對整個社會的壓制,能夠有工作就是「有碗飯吃」,怎麼能做出「罵娘」的事情來,實屬不孝。然而,我總覺得這句俗語將語境導入到一個「要麼……,要麼……」的境地,就是二選一,沒有其他討論餘地,這跟另一種句式很像,「沒有……,就沒有……」只隔了一個「否定」罷了,更何況,否定來得更猛烈,所以才被寫成歌曲大幅傳唱。但是,現當代的語境下,如果將「孝」與「愛」畫成兩個有交集的圈,並不能否定「罵娘」就是不愛母親啊,中國人打孩子的時候不是特別愛說一句話,「打是親,罵是愛,愛得不夠用腳踹」嗎?可能是希望母親更好呢?可能是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呢?而出於母性,給孩子一碗飯,並不是為了堵住孩子的嘴巴吧?一個孩子在母親的撫育下成長,哺育的是身體的成長,但同時也要有精神和理性思維的成長,否則我們怎可稱為人?

年初回國看到宣傳牆上刻畫出了《二十四孝圖》,其中「郭巨埋兒」的故事醒目、扎眼。「郭巨埋兒」是說郭巨這個人為了在困難時期對自己的父母盡孝活活埋掉自己的兒子,從而減少家中吃飯需求以贍養父母的故事。這些曾經被認為是愚忠、愚孝的東西被拿出來宣傳,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當前語境中的國人——既危險,又落後,錯失了參與全球對於性少數群體、女性及其他平權群體的討論,束縛了前進的步伐。

這個討論一直存在著,依舊是一條很長的路。

【最近在讀:梁漱溟《中國文化的命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評書|跟鐵達尼號一同覆沒的偵探人生

2024年度問卷|Upside down House!

書評•評書|人生多長?能容納多少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