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渣女”故事,痛彻心扉

译师姐
·
·
IPFS

读了包士山最新的文章,大跌眼镜。

关注这个公众号很久了,他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情感中的两性博弈和人性分析,据说读者多为大龄女性。

有时候需要读一些市井文章,多闻闻烟火气,不能总在理念的海洋里游泳,容易溺水。

老包的文章,讲了小姑娘叨叨如何从她的男友丁德强身上捞金的故事。乍一看,又是老套的渣女故事。但通过女主的自述,呈现出她清晰的自我认知、博弈哲学和高明的手段,不得不佩服。尤其是我这种屌丝,读完有深深的痛感,顿觉自己太穷、太傻、太天真!

以下几点深深戳痛我心。

1. 男人好色,女人心知肚明。男人好色,基本是一个生理事实。但如何面对这一事实,是可以选择的。要么痛恨之,对天底下的男人彻底失望;要么利用之。女主叨叨毫不避讳把自己的外貌和年轻当做武器。利用能利用的一切,去玩好社会的游戏,何错之有呢?

2. 沉没成本与博弈。女主叨叨深谙人性,知道老丁在自己身上有所投入就不会轻易放掉自己,人不会轻易放弃有所投入而未得的事物。故事中两人第一次吃饭花了三四千,她没愿意陪他去宾馆,之后老丁果然又转了五万,最后买了一块六万的手表后才如愿睡到她。如此一来一回间,女主身价已然翻了几番,而且这是她有意设计的。

3. 凡人身上终归有点见不得光的秘密。这点可能是我的臆想。但圣人确实不多见,而且纵观历史,圣人的生活都不会太幸福。叨叨知道如何把人当人看。所以她一开始就明确自己要找一个有“灰色收入”的男人。也就是说,她不在乎别人是否干净、诚实、甚至是否守法,道德和法律上的污点只是用来控制男人的手段。真到两人分手了,渐渐没有了利益上的瓜葛,她又反而不想揭穿他的秘密,得饶人处且饶人。为了生存,好坏是可以按下不表的,大家都是人,要给人性的幽暗一点空间。

4. 人是非理性的,钱的流动也是非理性的。这是一点哲学上的思考。通过跟一系列男人博弈,女主说自己名下已有几套房产,手头还有几百万现金,准备跟大佬学投资。我突然释怀了,市场真是个好东西,所有钱最终都要流到市场里!可见,永远不要看账面上的东西有多高大上,稍微深挖一下,背后多多少少都有问题,市场就是个超大的洗钱机器。

文中有一个细节,女主被男主新找的情人激怒,一气之下,找男主理论。意思大概是新情人侮辱她,要赔偿精神损失。男主吓坏了,分两次共转了100万给女主。我又忍不住犯职业病,心想,如果学校真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就该多教学生吵架和拿捏别人的技巧,这不比考试有用多了?寒窗苦读十六年,出来又得付出多少血汗才能赚到100万啊!

换个角度说,钱的流通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次次非理性的博弈决定的。如果你能说服对方,让对方羞愧,让对方觉得这笔钱就该给你,它最终就会流向你。同理,西方那么多国家的政府,致力于提高穷人的福利、吸收难民、去别国驻军、撤军,在中国人看来好像很不可思议,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吗?因为你在情感上没有跟西方人接通,你看到的永远都是理性的那一面,比如美国要控制中东的石油命脉啊、要谋求本国利益啊什么的,你看不到他们的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义愤填膺地讨论阿富汗问题的样子。就是这种愤怒,这种感性的力量,推动人去辩论、博弈、说服他人甚至政府,从而间接左右了金钱的流向。

再回到故事里,全文以女主第一人称叙述,导致我们缺少跟男主的情感共鸣,好像觉得他很傻,很不理性。但如果站在他的角度看,会发现他也有自己的需求,需要征服女人,需要证明自己等等。物质上资源的最终分配,都源自二人情感上的交互,或者博弈。

如果你态度超然一点,也许会说钱不过是人类自己发明的一种符号,就像一只狗自己追自己的尾巴。所以,要研究钱,其实研究的还是人。小时候经常给喜欢的女生买零食吃,这种最自然的情感,会被保留下来,以不同的形式,在爱情、商业、政治等领域一遍遍重现。

所以,这篇文章告诉我的道理大概是,少一点光鲜的道德感,多一点残酷的人性吧。如此看来,还颇有尼采的风味。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译师姐说说笑笑,通了七窍/文学/翻译/笑话/人生智慧/与言论审查斗争到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简短年度感悟+问卷!

共同立场 Common Ground

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