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教養焦慮?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每個人都有第一次,但如何降低那些不安與徬徨呢?

相信許多曾經為人父母的人,都在育兒的道路上有諸多疑問,而我自己也不例外,回首自己一路上走來的育兒之路,便是不斷閱讀國內外書籍及網路上專業人士發表的相關資訊,偶爾也會向其他媽媽友人請教或分享交流。

當我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其他朋友的育兒經驗有所差異的時候,有些人會表示他們從沒聽過這樣的嬰幼兒反應,也有人表示有某些行為與他們相同,有許多比較焦慮型的父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不同而開始感到憂慮緊張,開始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在發展的過程中有所障礙,其實多半的問題都能在打預防針的時候詢問醫師,或是多去看看兒童發展專家的教養指南與建議,最重要的是父母應該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透過平時與孩子的互動觀察大概就能解讀自己孩子為何會有此反應,而不是在不主動了解專業資訊之下而去詢問陌生的網友們。

昨天見到一位追蹤數極高的藝人針對孩子的一些行為去詢問粉絲們是否為正常?有許多的網友表示在她孩子這個年齡層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但也不少網友表示這些行為很不正常應該要去接受早療,我看了這些言論的感觸是學會信任小孩及多接收相關育兒資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可以避免我們被其他人的意見所影響,即便生了三個小孩的父母親都可能沒遇過我們所敘述的狀況,人很容易因為自己沒有遇過便斷言這個狀況是「不正常」,類似的觀點其實時而所聞,論述大多是:「我沒有聽過,所以這樣是有問題的。」當一個新手媽媽聽到這樣的言論,其實內心是會非常恐懼且徬徨的,她們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教養方式,也會開始對小孩的各種行為過度解讀,進而開始對自己生到一個別人口中有「問題」的小孩而感到內疚。

我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與其他人不同,雖然一開始真的遍尋不著解方,但透過不斷努力去研讀國內外的資訊,理解了自己的小孩擁有高需求高敏感的特質,也因為理解了這樣的特質而能對他們的各種「特別」反應感到淡然,在別人的眼中或許「不正常」,但其實只是性格差異罷了!

透過養育小孩的過程中,我們會了解小孩並不是都愛睡覺,也並非都喜歡與其他的孩子玩在一起,更不是每個小孩都應該長成活蹦亂跳的模樣,拋掉我們的刻板印象,也盡量別以大人的思維去看待孩子的發展過程,多吸取專業資訊,並且相信與尊重自己的孩子,不僅能降低教養焦慮,也能更教養出更適性發展的孩子。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愛上學習的前提必須要有充分的放鬆與休息

《私立探險家學園1:開始之島》《私立探險家學園2:在成為女巫之前》入園套組

吳淡如《這一生值得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