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盧治《翩翩愛自由》Jimmy's Hall:奏響先驅的輓歌

慕雲
·
·
IPFS
·
Alice 的話贏來掌聲,卻換不來兒子。Jimmy最後被遞解出境,身上僅餘的零錢成了他的路費,終身禁止回家。心碎的結局迎來最後的高潮,Jimmy的同伴不畏連坐,駕着單車飛奔送別 Jimmy。汽車罕見的年代也有送車師,原來人類的良善也很相似。看着他們堅毅而活潑的笑容,我浮想翩翩。

自問算是個關心社會、有同理心的人,曾經最喜歡富有人文關懷的是枝裕和及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不知被感動得流過多少淚水。但遇到堅盧治的關注公義及基層的作品後,對「人文關懷」有了新的理解。除了淡雅、哀愁、溫柔以外,原來人文關懷也有義憤、充滿動能和活力的面向。正如《堅盧治: 電影抗爭人生》紀錄片中反映,堅盧治堅毅不屈地運用故事去喚醒我們對生活的痛切反思,撼動這個無理的世界,做一隻惹人討厭卻望而生敬的牛虻。

《翩翩愛自由》是堅盧治又一部講述愛爾蘭故事的作品。跟探討愛爾蘭獨立戰爭的悲壯歷史的《風吹麥動》相異,這次愛爾蘭人要對抗的不是英國政府或親英派,也不是同一陣營內的路線鬥爭,而是同一民族:愛爾蘭人。

電影圍繞愛爾蘭左翼活動家 Jimmy Gralton 和他一手創立的 Jimmy’s Hall 舞廳會堂。故事背景發生在愛爾蘭獨立戰爭過後,英國及愛爾蘭雙方簽訂和約,將愛爾蘭劃成自由邦及歸英國管轄的北愛爾蘭。Jimmy 本來是愛爾蘭共和軍(IRA)的成員,有份籌募資金、招募和訓練志願軍,可謂勞苦功高。然而英愛條約的結果不似預期,有人歡喜有人愁。自由邦國軍竟以武力侵佔具主權爭議領土為由,拘捕 Jimmy。獲釋後,Jimmy 遠走自由邦美國,積極參與左翼活動。

但為年邁的母親,遊子總得回家,便在多年後返回故鄉。返鄉之後,Jimmy 沒有放下左翼的理想。連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再次開放舞廳會堂,舉辦一連串免費的教育和社交活動,借此宣揚自由、平等、公義的信念。舞廳會堂是鄉郊地區少有的文娛空間,加上作風時靡,容讓男女大跳輕快的舞蹈,不似主流守舊、階級觀念分明的教會,廣受居民、青年歡迎。

然而他們的歡聲笑語終究引起教會的反感和打壓。教會認為舞廳會堂用傷風敗德的玩意騙取年輕人參與,莊嚴的教會因而不受歡迎、有失威信。Jimmy等人無意對抗教會,為保會堂,Jimmy甚至主動邀請神父成為會堂一份子。神父冷言拒絕,只要求Jimmy將會堂的地契拱手相讓,凸顯理想家的天真和現實的殘酷。直到教會擇名紀錄所有前往舞廳會堂的人,在禮拜上當眾侮辱這些人,引致當中的小商戶被杯葛、女孩被父親毒打,Jimmy終於痛切地明白,與虎謀皮只會換來得寸進尺,唯有放手一搏,才可爭取一線生機。

Jimmy 左翼份子的身份,連結起社區無權無勢的貧苦大眾,抗議大地主強佔農民土地,亦引起權貴的忌憚。教會、富豪和政權便聯合起來,壓迫甚至恐嚇 Jimmy 等人。其中一幕,舞廳會堂突然在夜半起火,住在對面不遠處的Jimmy和母親狼狽地跑出來,只見火光熊熊,不可能被撲滅。母親抓緊Jimmy,難過又擔憂地問道,下一個會是你嗎?我很擔心你… 不禁聯想到我城的地產惡霸:無故起火的空置單位和南生圍、明目張膽的恐嚇電話、詭異邪門的收樓奇招。令人憤怒的可怕經歷多麼相似,人類的醜惡如出一轍。

人生故事往往欠缺完美結局,成為政權眼中釘的Jimmy被指控為非法居留的外國人,即使同伴和母親竭力助他脫險,仍難逃警察追捕。政權無意審訊,把心一橫想要直接刑罰Jimmy,在群情洶湧下,不得不召開法庭。母親 Alice 的一番話教人痛心:

What a mother can say when about to lose a son?
Part of me wants to scream again as in childbirth, and part of me wants to ask:
“What is his crime? Why is an old tin hall dangerous? Am I to blame for giving him books, teaching the boy to think and ask questions? He brought back the world which he had seen to the hall he built, is that the crime?”
If we can take a man from his home without a trial, send him off because of what is in his head. I may lose my child, but Ireland loses much, much more.

Alice 的話贏來掌聲,卻換不來兒子。Jimmy最後被遞解出境,身上僅餘的零錢成了他的路費,終身禁止回家。心碎的結局迎來最後的高潮,Jimmy的同伴不畏連坐,駕着單車飛奔送別 Jimmy。汽車罕見的年代也有送車師,原來人類的良善也很相似。看着他們堅毅而活潑的笑容,我浮想翩翩。

《翩翩愛自由》Jimmy's Hall (2014)

他們的笑容反映甚麼?比照堅盧治的其他電影,顯然他不是個樂觀主義者,也無意提出甚麼解決社會恆常困境的大道理。事實上,在《翩翩愛自由》上映兩年後,也就是Jimmy客死異鄉71年後,愛爾蘭政府終於承認流放Jimmy是無法辯解的錯誤,為他舉辦悼念儀式。堅盧治大概想像不到電影故事會以這樣的方式延續吧?但我好像開始明白,笑容的意義。



關聯閱讀:

好好活着 就是對命運最好的抗爭 | 夏日國際電影節


如這篇文章有幸接觸到你,願你可以行動支援同路人,一同見證我城的未來。我們只有彼此,我們不只有彼此。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一杯咖啡☕
https://ko-fi.com/sarenechan

歡迎每月定額支持我的寫作,讓我們在暗夜中互相守望,彼此送光:https://cutt.ly/vjOLduC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慕雲「孤獨感使人擱淺,連結是救贖,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閱讀|電影|歷史|語學|生活|流行文化|國際時事 https://ko-fi.com/sarenechan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一杯茶🍵 Patreon, Medium, 方格子同步更新 @sarenechan14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改變,由take ownership開始

讀《香港簡史》:認識你自己,抵抗政權篡改歷史

《梅克爾傳》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