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新體驗

Ibu
·
(修改过)
·
IPFS
·
雖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可以長久,還是要鼓勵自己參與活動、認識新人,畢竟很難說未來會不會遇見自己的命定好友。

走入人群學習新事物,好新奇也好心情

因緣際會下午參與了一場線上工作坊,第一次使用線上會議Butter和Miro討論版可以畫圖、打字、設定便利貼。不習慣開麥克風講話或是開鏡頭,很拘謹地完成初體驗,疫情之前我本來也就離群索居在家接案,只有偶爾同學、好友聚會才可能出現如此多人情景,今天線上工作坊的應對交流我顯得生疏、慌張,但仍趣味橫生。這種以特定目標聚首在一起的討論和私下聚會閒聊不同,每一個關卡都好燒腦,時間限制更是增添緊張感。突然想起前陣子和朋友一起玩桌遊的場景,這類的腦力激盪都是開心的燒腦。

平日我的生活貌似深山裡的湖泊水面安靜無風浪,今日線上工作坊像是鯨魚群湧入湖泊翻湧激盪彼此的想法或評論導致水花四濺,螢幕內傳來講師、顧問、助教、輔導人員、學員發問此起彼落的聲音和Line開群組通話的聲音交錯、覆蓋、穿插,熱鬧的不知道耳朵、眼睛到底要注意哪裡,搭配彼時鏡頭外颱風侵襲,家門被風雨撞擊發出聲響和雨水滲透門縫淹沒了幾塊地磚,隨處都在發生事件的畫面非常精彩。

情感上已無法交流,工作能力仍可貢獻

在日常中擁有一大片安靜之餘偶爾會羨慕朋友們表現出活潑踴躍參與各項活動的模樣,在一個有認識也有不認識的人群裡熱情的參與並且給予回饋,這樣的時刻近年來我已經很少擁有,幾年前參加某場人權活動會議和擔任活動當日的工作人員,社交能力相當虛弱,除了禮貌的相視而笑並不知道要聊什麼話題,再加上我不屬於他們的朋友圈,年紀也有落差,他們提起的人事物都好陌生,甚至形容一件事的形容詞也已經新奇到我不知道那是什麼語言(偷偷google也查不到),會議討論最終只能聆聽並靜待時間流逝。因為一直很安靜的筆記,還被旁邊的人說我好認真。內心清楚這是一種逃避,因為無法融入群體的熱鬧裡,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交辦的事情做好,今天的線上工作坊既無法真正地融入其中也沒有把事做好,但這樣的失敗對我來說卻蠻好的,可以自得其樂,看自己耍笨、還有各種緊張。

長期在家等待接案外加擔憂疫情擴散,鮮少出門也盡量減少往其他縣市移動,導致生活缺乏有趣的事,即便擁有無限多的時間可以追劇、耍廢,時間一久也是疲乏,尤其沒有收入的焦慮很難用追劇和耍廢撫平。參與這類有微產出或有意義的事,即使無關酬勞好像也學到了新技能、認識了新朋友。心情雀躍的波動似乎可以抵消一些焦慮感。

以前還在公司上班有固定收入,下班比較願意做些無償有價值的事,開始接案收入極為不固定,這時渴望每一個工作都有價錢(設定收費標準,低於標準的就不接)。偶爾還是會心靈空虛的追求「活著的意義」,然後找一些免費利他的事來執行,這應該也算是一種自私想要保健康的需求。為了保持心靈的健康,前幾年就開始固定捐款給國際特赦組織,但已經很少實際參與行動,有時候與人群保持距離也是一種健康需求。

體會人際關係的失落,更顯得此刻擁有的非常珍貴

有時候無論怎麼提醒自己要正向思考,當下就是做不到,也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活在恐懼裡,減少人群接觸,渴望尋找心靈的平靜。近期雖然不再陷落憂鬱的深淵,但偶爾用羨慕的、欣賞的眼光看別人的生活,可以增添想像,但也要提醒自己看到的表面不一定代表事實。

年紀越大越喜歡回味過去,時間回到六七年前,基於想要散心去找好友A,一開始也沒想過要認識誰,但因長時間都蝸居在家,生活狹隘的強烈感催促著自己趕快出走,也不知道要去哪裡認識新朋友,最終厚著臉皮纏著朋友A,才意外收穫其他新朋友,雖然不是所有的認識都可以長久,還是要鼓勵自己參與活動、認識新人,畢竟很難說未來會不會遇見自己的命定好友。最初僅僅是多了幾個不太熟的新朋友,生活上也沒有太多交集,轉折點來自於某些人和我的設計工作產生連結,並透過到當地工作才有比較長而密集的相處,日積月累才培養了好友B、好友C......

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確實帶來了新的視野,即便自己生活很狹隘,只要有懂得用欣賞的眼光和開放的心靈接納、傾聽、學習、參與,平淡的生活還是可以多一點光采。

現在的朋友群裡有偶爾發麵包餵養我的善心人士,有些滋養心靈、有些填飽肚子,想來都是感謝。未來不知道會走到哪裡,可是走到今天為止都是有很多人陪伴、協助,甚至是拉自己一把才會走到這裡。

練習感謝,也真的感謝!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Ibu平面設計自由工作者 | 斜槓打工仔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79 | 新年願望

78 | 耗時的手指滑動

77 | A to Z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