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站在當下,走入歷史:讀《老窮奇幻紀事》的溫柔與殘酷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社會關係總有各種縫隙與韌性,真正限縮選擇的核心還是貧窮與隨之而來的生活崩解。而在城市中,某人生活是否崩解的核心依據,就是他能否負擔得起自己的正常穩定居住。書中的阿健與祥仔,因居無定所,輕則難以收到法扶協助文件,重則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因傳喚未到而成為通緝犯。只要沒有住處與戶籍,社工的協助難度便直線上升。

文|廖庭輝(OURs都市改革組織政策研究員)

家,生命安頓之所。居住空間,靈魂藏身之處。住宅安歇著漂流的身體,台灣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於焉成立。

陳美鈴,《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祝禱詞》

在閱讀《老窮奇幻紀事: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時,我總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違和感。熟悉,來自我所投入的「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下稱住盟)的倡議研究工作,深知國家必須提供住宅資源,以保障最基礎的「居住權」,接住那些「買不起房,租不好房」的弱勢群體。而陌生,則是基於性格與政策工作屬性,我更願意面對的是數據與政策,而非個體與人生。

但也或許如此,在這本貫串了「居住」的書中,我成為了不同層次視角的他者。因為在不公義的結構下,理性上我知道個案無邊無盡,我的任務應該是在制度上倡議攻防;感性上則深知自己容易心軟,又討厭問題發生在眼前卻無能為力的感受。

透過「數據」認識弱勢,對我來說既是理所當然的責任分工,也是一種情感上的逃避。對我而言,「知道太多,涉入太深」只是徒增情緒負擔。因此努力改變各種制度,讓社會住宅蓋更多、容納更多弱勢、租金設算更加合理,以及其他層面的諸多市場改革……等等,才是我認定的「工作邊界」。

相較於充斥著歷史與制度變遷的拙作《無住之島》,《老窮奇幻紀事》無疑是另一個光譜的存在。讀者能看到有人被時代變遷的一顆沙粒壓垮,有人在生命中做錯了某些關鍵決定,理由與處境各不相同,但最後都聚集在街頭。他們所面對的,是社會制度不友善的凜冽殘酷,以及絕處求生時偶然照下的溫柔。

➤相似困境下的人們,不同的社會網路與韌性

在本書開頭,作者便極具戲劇性地呈現一個矛盾:血緣和姻親作為基本支持系統,卻反而因此成為向國家申請福利的阻礙。這個矛盾迫使社工千辛萬苦「證明」個案的弱勢處境,也讓個案必須透過冰冷的司法挖開人生瘡疤,才能獲得喘息,取得「上岸」的可能性。

與之相對的是,在街頭上非親非故的無家者們,在絕境中反而發展出了更穩固的支持系統。如書中的「老張哥」,是一個「上岸租屋」的前無家者。他是作者進入田野的領路人,也是北車無家者的「萬應公」,自己沒有打過家事官司,卻對各種法規與公證規定駕輕就熟。

「人老了怕寂寞,待在家不如來這兒。」老張哥經歷了生意失敗、自殺未遂、急病送醫、身無分文後,被迫落腳在台北車站成為無家者,最後在找到工作後開始租屋,脫離街頭。

在故事的開頭,老張哥又回到了台北車站,他不再是無家者的身分,卻鑲嵌在無家者的社會關係與人際網絡裡。老張哥更發展出一套屬於他自己的道德觀:對無能力工作者以慈善角度待之,對其他無家者則以「勤勉」作為標準,希望他們透過勞動來定義自己的社會位置。

台北行旅廣場的無家者。(圖源:玄 史生/Flickr)

而即便不是無家者,老齡貧窮的狀態也根據不同的支援系統、城鄉區位、有無福利身分與穩定居所等因素影響。其中非常值得深思的是性別因素:男性老齡貧窮者多是單向連結社工或是老張哥這樣的中介者,但女性則能夠透過志願服務等方式發展橫向聯繫網路。

也因此,女性雖然因其社會性別角色,落入貧窮的機率較男性大,但更容易保持生活穩定;反之,男性也因其社會性別角色,落入貧窮後往往自困愁城,直到問題累積到炸開才被發現。

這或許也是老張哥最終回到台北車站,並發展出其道德觀與資源分配原則的原因:老張哥發現「這裡很多人都願意付出,一個人對別人的好,會出乎你意料。」因此出於助人與社交需求,繼續鑲嵌在街頭。

互助是相通的,社交需求是相通的,但同樣的「元素」在不同組成方式下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樣態。比起村莊裡的女人們,老張哥與街頭上的男人們反而更難以形成熱絡且默契的運作邏輯,因而在分配資源時,老張哥就更需要一套勞動價值觀來定位「正規道路」,並以此進行資源分配。

因此,當派工站的工作人員小傑與其他夥伴激辯「自主選擇不工作難道不可以嗎?」時,在故事的另一端,老張哥卻滿臉不認同,認為「會來這裡的都是遇到困難的,這不是一個選擇題。」因為假若待在街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選擇,或許老張哥便再也難以定位自己。

➤不同的政府部會,相似的遺漏缺失

社會關係總有各種縫隙與韌性,真正限縮選擇的核心還是貧窮與隨之而來的生活崩解。而在城市中,某人生活是否崩解的核心依據,就是他能否負擔得起自己的正常穩定居住。

某位社福界前輩曾指出:「若能協助弱勢家庭解決住屋問題,令其居住穩定,該案家的社福處遇工作便成功一半。」如書中的阿健與祥仔,因居無定所,輕則難以收到法扶協助文件,重則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因傳喚未到而成為通緝犯。只要沒有住處與戶籍,社工的協助難度便直線上升。

2020年住盟成立10週年時,曾針對六都的第一線社工發放問卷進行調查,社工表示,他們經常需要協助解決個案居住問題(52.6%),也普遍認為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租金補貼等住宅資源是社福實務工作的重要工具(83.3%)。但即便有這些資源,社工也多認為協助個案居住有困難(86.2%)。

以社會住宅來說,社工普遍反應的問題是:「數量太少、租金太高、時程與區位難以匹配。」政府為了避免「貧民窟」等標籤化與抗議,興辦多為符合綠建築、智慧建築標章的「好社宅」。但新建加上墊高成本,直接造成租金高昂,反而不適合抗風險能力極低的弱勢。加上許多弱勢需求臨時且緊急,興建完畢後統一招租的社宅並不容易運用。此外,由於移動能力與社會網路相對狹窄,附近是否有工作機會與協助網路的「區位」,更是弱勢選擇居住的關鍵因素。

不少社宅都曾受到租金高的質疑,居住政策缺少完整針對社會弱勢的措施。圖為明倫社宅。(圖源:wikipedia)

造成這些困境的因素,來自於社宅的「跨部會」性質:住宅部門不懂社會福利,埋頭苦幹蓋房子;而社福部門則認為社宅是住宅部門的業務,造成政策分工欠缺連結與整合。實際狀況便如書中所述,導致最該被照顧到的弱勢反而摔了出去。

至於租金補貼與包租代管,雖然在租金與區位彈性上較佳,但也因此受制於租屋市場。許多社工本身就深受租屋黑市所苦,其協助的對象更是屬於易受租屋歧視的社會弱勢或經濟弱勢(甚至二者兼具)。

目前租屋為房東佔優的「賣方市場」,房東大可挑選更不具風險的租客,也不一定需要同意房客申請設置戶籍與領取租補。但這對亟需政府資源的個案而言卻非常重要,造成「風險高需求多」的情形,進一步導致安居難求。

這便是作者提及的「套套邏輯」:需要補助才能租屋,但又要租屋才有補助。若是再夾雜租屋歧視、租屋黑市、生活適應(如抽菸喝酒)等困境,最後理所當然只能選擇「比較不爛」的選項,而這往往又是以居住品質和安全為代價。

➤至暗中的光明:望此書走入歷史

需要照顧的弱勢群體,發展出了堅韌的社會互助網,而理應照顧弱勢的國家政策,卻反而僵化且難以解決具體困境。這是台灣社會的現實處境,也是深層的黑色幽默。面對少子化、高房價、貧富差距擴大等不斷滑落的社會趨勢,助人者與被助者隨時可能互換角色,如本書中社工顫抖的那句:「我覺得那簡直是以後的我。」

但如同書中面臨困境下的人們,編織出了各種樣態的社會互助網路。在深黑且僵化的制度結構當中,也存在著許多試圖改善、修補困境的倡議者與第一線服務者。有芒草心、崔媽媽等民間團體與許多社工,也有苡榕這樣的作者,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故事。同時,還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倡議者,試圖從法規制度層面改善整個結構。

在這個意義上,這本書除了嫻熟且精彩地運鏡,帶我們走進一段又一段生命故事之外,也是台灣社會的某種縮影:至暗當中有光明,光明之下有陰影。

2023年通過的《社會福利基本法》,將社宅明文規範在社福體系當中,在制度層面上總算開始拉近跨部會的距離。而與此同時,住盟也於近年不斷倡議「整/改建社宅」,降低社宅成本進而降低租金,以符合弱勢需求。

2022年成立的「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也於近期積極倡議大幅修正《社會救助法》,從「適足生活權利保障」的概念出發,嘗試解決本書提及的戶籍、居住支持、扶養與財產問題等許多結構困境。

當然,法規的形成與落實總有滯後性,在住宅政策的領域,一項改革要成功經歷十餘年,甚至更久也不在少數。但如同每個生活在街頭仍努力求生的人們一般,在絕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可能的時刻,往往會發現,願意付出的人們比想像中的多,且令人出乎意料。

因此,我誠摯向讀者們推薦《老窮奇幻紀事: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我對這本書的祝福,如同我在《無住之島》的結尾所述:「讓這本書走入歷史,這就是身為倡議者的我最期待的未來。」●(原文於2024-04-30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老窮奇幻紀事:
臺灣底層社會的崩壞人生與求生邏輯

作者:呂苡榕
出版:鏡文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呂苡榕

《鏡週刊》文化組記者。曾任《台灣立報》、《新新聞》、端傳媒和《今周刊》記者,關注社政、環境和勞工等議題。二〇二〇年報導高齡經濟弱勢者的租屋困境議題,開始關心臺灣超高齡社會降臨後,伴隨而來的老齡貧窮問題。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話題》「雪」如何作為文學/抗爭的主體:韓江文學中的抵抗宇宙

編劇書簡S2EP5〉巨大的集體創傷:婁燁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及其他

人物》東山鴨頭那邊曾經有一場地震:專訪梁綉怡談小說集《東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