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而不怒,哀而不傷:重讀楊絳的《幹校六記》

寂然
·
·
IPFS
·
透過平淡的描述,樸素的筆調,她是以個人回憶的精緻來抵抗集體記憶的粗糙⋯⋯


初讀楊絳的《幹校六記》時我還是一名學生,手邊這本小書是1991年的版本(此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定價二元人民幣,我大概在93或94年在珠海購買,薄薄的一冊,只有六篇散文和一篇〝小引〞,當時讀後的感想只覺得是作者的個人回憶,書中描述的事情終究已經過去,她也寫得比較平淡,不像當時很流行的〝傷痕文學〞那麼旗幟鮮明地揭露現實問題。簡單來說,以我當時的人生經歷與分析能力,根本讀不出此書寄託的深意。

最近重溫這本獨特的名著,深深佩服楊絳寫人寫事的節制與冷靜(即使是寫家人自殺慘死,她也只是不動聲色的交代一句,但這一句背後的沉痛,力度是入骨入血的)。所謂〝幹校〞,是〝文革〞時期集中容納專業人才和知識分子,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農場。名滿天下的大學者錢鍾書於1969年11月遭下放到〝幹校〞,其妻楊絳在1970年也被安排到這種場所“學習”,除了每日高強度的體力勞動,還要忍受無日無之的監視與精神虐待。

《幹校六記》的六篇文章分別是<下放記別>、<鑿井記勞>、<學圃記閒>、<小趨記情>、<冒險記幸>、<誤傳記妄>,從被逼離開家人到不毛之地接受教育與改造,寫到飽歷十年屈辱之後終於等到〝運動〞結束,重返家園。楊絳的高明之處是筆下不見政治運動的風起雲湧,也不寫各種慘況的前因後果,只記自己與丈夫的遭遇,而且由始至終都把自己置於旁觀者的位置,引領讀者進入受害人的內心世界,體會頂尖學者在當時所遭受的無理對待,認識各種批判與集體行動的野蠻和暴力傾向。全書漫不經意地記載生活日常,即使在極度壓迫之下仍然相信人間有情,但不乏對死亡威脅與捱苦捱餓的細緻描寫,書中各篇所體現的超然態度,細心思量實在別具智慧。透過平淡的描述,樸素的筆調,她是以個人回憶的精緻來抵抗集體記憶的粗糙,面對國家民族前所未見的災禍,她刻意避開家國情懷與豪言壯語,但筆下的瑣事皆用心剪裁,其不卑不亢的對抗姿態是既委婉聰明又令人無法忽視。

六篇文章如今重讀,每篇都高明絕妙,足以引人深思,不過更值得重視的是錢鍾書寫的〝小引〞,煞有介事點出<六記>的不足:〝我覺得她漏寫了一篇,篇名不妨暫定為<運動記愧>。〞愧什麼呢>他不是寫楊絳之愧,而是說其他人,他寫道:

至於一般群眾呢,回憶時大約都得寫<記愧>:或者慚愧自己是糊塗蟲,沒看清〝假案〞、〝錯案〞,一味隨著大夥兒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像我本人)慚愧自已是懦怯鬼,覺得這裡面有冤屈,卻沒有膽氣出頭抗議,至多只敢對運動不很積極參加。也有一種人,他們明知道這是一團亂蓬蓬的葛籐賬,但依然充當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蘆案〞。按道理說,這類人最應當〝記愧〞。 

錢鍾書舉重若輕地補上這一筆,憑空創造了沒被寫出來的“第七記”,也令全書的境界有所提升。

2023年,再讀 《幹校六記》,重新認識那種〝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寫作風格,感覺真的很特別。在字裡行間感受到這兩位讀書人即使喪失自由,被人用盡辦法折磨與改造,但最終還可以維持優雅,並未變成另一種人,說明即使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做人還是可以有所選擇的。類似的災劫離我們是近還是遠實在難說得很,閒來無事多讀這些卓越的文學作品,只會有益,不會有害。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寂然寂然,在澳門生活的文字工作者,結集出版的作品包括小說集《有發生過》、《月黑風高》、《撫摸》、《救命》,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閱讀,無以名狀》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日日是好日

前輩

地獄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