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改版前 vs 後• 馬特市指標趨勢觀察

閱讀筆耕
·
(修改过)
·
IPFS
·
不過「大膽臆測,小心求證」總是好的,本文的推論未必正確。事無絕對,灰階思考,有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呢!

首先要感謝 @catding 修復文章儀表板,本文的資料來源均打撈於此。

有鑒於 7/30(五)晚間,馬特市迎來的【追蹤】的沿革。故以該日做為分水嶺,觀察改版前 vs 後,馬特市指標的變化;資料的採樣分為「日、週」兩種頻率;更大膽「校正」了資料,手法略嫌粗糙,但求多一個觀察角度。



■ 日資料:前六 vs 後六

行文當天是 8/6,和 7/30 間隔完整的六天,所以抓取「前六 vs 後六」的日資料,來看看各種指標的消長變化(@Sunline 大神,你上次建議的指標加入了😊):

事件日以藍底標示

可以觀察到,改版一事對【文章數】影響不大,而就拍手數而言,不論是【總拍手數】還是【平均單篇文章拍手數】,感受到下降趨勢。

折線圖中,資料的「曲折跳動」很大,於是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粗糙),想要剔除掉一些極值,背後的思維是降低全站自動拍手所帶來的「保底效應」。於是重新篩選資料,這次只撈取「拍手數大於 20 的文章」做研究,報表如下:

剔除掉「極端值」

想不到圖表竟然「順滑」多了,結論不變,視覺呈現上更加顯著。



■ 週資料:近一個月走勢

雖然說是「週」資料,但實際的時間跨度是取「每六天」的頻率;既然是週資料,故研究期間可以拉得微長,就往前回推一個月吧!

週資料,近一個月馬特市指標走勢

其實從七月中開始,馬特市的【總拍手數】和【平均單篇文章拍手數】轉折下探。若要尋求一個解釋,當時站內發生了「天馬事件」風波⋯⋯。

先論【作者數】,天馬事件並無造成發文人數顯著變化;但 7/30 的改版事件,似乎降低了某些創作者的貼文意願,作者數從 864 人降為 748 人( -13.43%),頗為呼應部分市民「暫離冷卻一下」的發聲。

再論【拍手數】,雖說七月中就開始下修,但為何感受最劇烈的時刻發生在 7/30 改版後?好像和圖表對不起來耶!為此,再次祭出「校正極端值」大法,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週資料,近一個月馬特市指標走勢(踢除極端值)

事後諸葛,如果硬要「看圖說故事」的話,我會說「天馬事件」觸發的拍手數下修現象,體現在自動拍手用戶上,所以剔除掉極值後,【平均單篇文章拍手數】是緩慢下滑,溫水煮青蛙的感覺。

然「改版事件」所引發的拍手數銳減,是源於【追蹤】列表變得複雜紊亂,追文不易,從而導致【平均單篇文章拍手數】有感大跌,數值從 100.61 衰退至 83.76( -16.75%),用白話詮釋,就是市民們的均拍數下降兩成。



■ 後記

諸多時候,數據研究的結果往往是顯而易見,就是「我都知道了,還用你說嗎」的感覺。

不過「大膽臆測,小心求證」總是好的,本文的推論未必正確。事無絕對,灰階思考,有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呢!

面對物事,我們應該降低人性中喜歡「臆測」的成分,用更戒慎恐懼的心情去「求真」,用更謙遜的態度面對找到的「答案」。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逛逛 喔!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短心得/心智圖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ediumVocusPotato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6|AI 沒幹掉編輯,反而養活了一票人

閱讀筆耕|幣安交易所 3大「白吃的午餐」超級比一比

卡片盒筆記 ze5 |數位化文獻筆記要怎麼寫?節錄評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