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翁婉瑩
IPFS What is this

當醫生舉起三指:政變、不合作運動與疫情下的緬甸醫療體系(1)

翁婉瑩
·
·
國家傳染病控制部門的Khin Khin Gyi醫師認為緬甸已為第三波疫情做好準備。「我相信如果出現第三波疫情,醫生不會放棄患者。」衛生部的醫生擔憂第三波疫情,但參與公民不合作,沒有接種第二劑疫苗的醫生說,「相對於新冠肺炎,我更害怕政變。」

本篇原始發表於2021年5月2日,政變後第91日。

針對4月24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東協緊急峰會共識,包括東協特使得以訪問緬甸,並與該國所有相關組織會面。當天與會的緬甸「國家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敏昂萊,即發動政變的軍事領袖,在26日表示,只有緬甸的局勢平穩,他才考慮東協特使的訪問,以及東協為解決緬甸政治危機而進行調解的要求。

東協緊急峰會五點共識包括,1. 要求立即結束緬甸境內一切暴力行為,有關組織應進行最大的克制;2. 有關組織之間必須積極對話,以尋求和平解決方案;3. 緬甸代表應在東協秘書長的協助下,協調對話進程;4. 東協將基於人道主義提供援助;5. 派遣特使與代表團訪問緬甸。

東協共識遭抨擊軟弱無力,「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政治犯」,包括翁山蘇姬與總統溫敏,並未納入共識中,而根據《日經亞洲》的報導,初稿中原有的釋放政治犯內容,在最後版本中被刪除。

4月24日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東協緊急峰會
因東協峰會,仰光街頭再度出現抗議隊伍


「立即結束緬甸境內一切暴力」的東協共識,從未實現

大都市因強力鎮壓而減少的反軍政抗議,也在東協峰會前夕,民眾重新走上街頭,從仰光、曼德勒、實皆市、蒲甘(Bagan)、敏建(Myingyan)到蒙育瓦((Monywa),但維安部隊的武力鎮壓也未減少。

根據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統計,截至4月27日,超過755人在政變後遭殺害死亡,3,448人被拘捕。在緬甸南部克耶邦德莫索鎮(Demoso)的暴力鎮壓中,維安部隊使用實彈,造成一名男子死亡,至少四名平民受傷;26日晚間在曼德勒,一名男子被殺,兩人受傷。

維安部隊更綁架平民,勒索贖金。根據AAPP描述,24日實皆省因馬賓鎮(Yinmabin )的村民必須向維安部隊支付費用後,被捕的居民才獲釋。

戰火在緬甸東南方的克倫邦與西北的欽邦燃起。

克倫民族解放軍(KNU)於4月27日凌晨襲擊了泰緬邊境塔勒塔(Thale Hta)的緬軍基地,在薩爾溫江岸邊的營地,燃起了熊熊大火。過去一個月,KNU與緬甸國軍的軍事衝突不斷,緬軍空襲邊境的克倫族村莊,數千名民眾逃入森林與泰國境內避難

《The Irrawaddy》訪問了KNU第五旅中校Saw Kalado,證實KNU已經控制此軍事基地,但無法確認死傷人數。

Saw Kalado表示,緬甸政府與KNU在2012年簽署停火協議後,緬軍並未撤出這個原屬於KNU的軍事基地,而27日的襲擊事件,是KNU取回屬於自己的地方。同時,Saw Kalado表示支持克倫邦的公民不合作運動,與新成立的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 NUG),不接受軍政府的武裝政變與暴力殺害平民。

克倫民族解放軍於4月27日凌晨襲擊了泰緬邊境塔勒塔(Thale Hta)的緬軍基地,從薩爾溫江的泰國端,可見緬甸岸邊的軍事營地,燃起了熊熊大火。
Kaung Htet Naing是22歲的曼德勒青年,4月25日遭維安部隊槍擊死亡。


一支新成立的民兵組織 「欽蘭防衛軍」(Chinland Defense Force, CDF)在4月26日與緬軍爆發衝突。根據《RFA Burmese》報導,在欽邦明達鎮(Mindat)至少15名緬軍遭到殺害,其中10人因當地車輛衝撞軍車,軍車起火而導致死亡。

上述的衝突,來自於24日6名年輕的抗議者在明達鎮遭到維安部隊逮捕。

一名CDF的成員告訴《RFA Burmese》,「目前我們無法說明CDF的策略是什麼,但我們打算讓緬軍遭受損害。」「如果軍政府的威脅與暴力沒有終結,CDF將使用所有可用的武器與手段,包括我們自製的狩獵步槍。」

「更多欽邦人民將加入民兵組織,對抗緬甸國軍。」另一名來自明達鎮的CDF成員對《RFA Burmese》說。

「我們必須保護公民不合作運動,保護自己的人民。人民可能恐懼與擔憂,但我們必須終結軍事獨裁統治。」他說。

庫存的1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

緬甸的鄰國-印度與泰國正遭受新一波新冠肺炎的侵襲,印度每日新增超過30萬人確診,兩地與全世界人民正加速接種疫苗的同時,緬甸卻有超過100萬劑疫苗等待接種。

緬甸醫護人員和輿論意見領袖說,他們將不在緬甸獨裁政權下接種疫苗。

根據緬甸衛生部的報告,緬甸從印度政府收到350萬劑疫苗,截至今年1月27日的第一劑接種目標日,共有154萬人施打,以醫護人員為主要施打族群,但目前僅34萬劑第二劑疫苗被施打。

Google的「JHU CSSE COVID-19 Data」新冠肺炎資料庫與緬甸官方資料有所落差。Google資料庫顯示,緬甸共施打了104萬劑疫苗,但僅4萬人接種第二劑疫苗,佔總人口數的0.07%。

緬甸衛生部的原始計畫是,第一劑接種後四週,進行第二劑疫苗的施打,但2月1日發生政變後,目前緬甸仍有超過100萬劑的疫苗未被施打。

政變後的動盪,面對庫存的疫苗,軍政府衛生部發言人Than Naing Soe對《BBC Burmese》表示,「這些疫苗非常有價值,這也是當初接種第一劑的人必須回來接種第二劑的原因。」

軍政府在國營媒體《新光報》呼籲醫護人員接種疫苗,但報紙版頭卻是對參與不合作運動醫生的逮捕令。

今年1月翁山蘇姬在奈比多視察新冠肺炎疫苗接種


逃亡的醫生:「相對於新冠肺炎,我更害怕政變。」

根據《BBC Burmese》觀察,政變前醫護人員踴躍接種疫苗,但2月1日政變後,鮮少人談論新冠肺炎,參與公民不合作運動的醫生與醫院,拒絕在威權體制下的公立醫院工作,轉而投入僅占全國20%以下民營醫院或進行義診,並拒絕疫苗接種。

庫存的疫苗也說明了軍政府管理國家的無能與欠缺經驗。

4月27日的《新光報》報導,20名醫師被依刑法第505條A款起訴,罪名為「煽動為國家與人民服務的衛生人員參與公民不合作運動」。

過去一整年,與新冠肺炎作戰的醫護人員被人民視為英雄,但發動政變的軍政府要求醫師回醫院工作,維安部隊闖入醫院逮捕醫師,以煽動叛亂起訴。

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威脅下,必須先面對拘捕令與叛亂罪的三年刑期;而接種第一劑疫苗,參與公民不合作運動的醫護人員,根本不可能冒著被捕的風險,接種第二劑疫苗。

反軍政抗議的緬甸民眾,也未因新冠肺炎而卻步不敢上街,因為相較於新冠肺炎,政變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更為巨大:軍警的鎮壓、逮捕與威嚇,大部分的網路被中斷,銀行業務的崩潰,ATM前大排長龍與取款上限,以及更嚴重的經濟衰退。

緬甸在2020年3月底確診第一起新冠肺炎病例後,8月於若開邦與仰光爆發第二波疫情,10月開始疫情升溫,封城令下每日確診依舊超過1,000人,國會議員改選的競選活動處處受限,翁山蘇姬政府的執政能力亦受到疫情考驗。

緬甸接壤的印泰兩國疫情緊繃之際,緬甸衛生部統計截至4月27日,該國共有142,778人染疫,3,208人死亡;政變前的1月,共有15,515人確診,但3月的確診數卻降至538人,整體下降了97%。

根據Google的資料庫顯示,今年1月政變前,緬甸平均每日確診400至600人,2月1日政變後,平均每日確診20人以下。

緬甸的新冠肺炎監測系統因醫護人員大規模的不合作運動,軍政府衛生部的數據已不可靠。

反軍政抗議拉長戰線與全國擴散的狀態下,醫護人員與醫院罷工造成新冠肺炎檢測和治療的不穩定,緬甸公共健康持續處於高風險狀態。

面對外界質疑緬甸是否會發生第三波疫情,國家傳染病控制部門的Khin Khin Gyi醫師對《BBC Burmese》表示,「如果第三波疫情發生的話,那就是會發生。」「我們找不到像過去一樣多的確診病患,是因為我們無法檢測足夠的檢體。」

但他認為緬甸已為第三波疫情做好準備。「我相信如果出現第三波疫情,醫生不會放棄患者。」Khin Khin Gyi說。

衛生部的醫生擔憂第三波疫情,但參與公民不合作,沒有接種第二劑疫苗的醫生對《BBC Burmese》說,「相對於新冠肺炎,我更害怕政變。」

參與公民不合作運動的緬甸醫護人員


Photos from BBC Burmese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