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旅遇上「愛國」

蔡凱西
·
(修改过)
·
IPFS
·
沒在馬特市發過的一篇舊文

黃廈千(1898–1977),現代中國著名的氣象學家,在1940年代曾擔任國民政府首任中央氣象局長。1934年,他向任教的清華大學氣象研究所申請休假,拿了清大提供的經費,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氣象系深造。

當時要出國旅行,很少人在給你搭飛機的,鐵路跟郵輪還是最常使用的移動工具,還輪不到飛機出場。1930年代的跨洋船旅,因為噸位與軟硬體設施的改善,其實已經比前一個世紀相對舒適,跟現在搭長途飛機,在機艙內吃飽睡睡飽吃的情形差不多,只差沒有電子娛樂設施而已。

如果從上海出發,搭乘郵輪前往美國,通常會分別在神戶與橫濱停泊好幾個小時,抵達美西大概需要20天左右。

黃廈千搭乘的胡佛號郵輪上,就有一批同樣要赴美的中國同胞,為了在日本中停,要不要下船在當地短暫遊覽這件事,表達了不同的看法。1935年2月,中國旅行社的機關刊物,也就是《旅行雜誌》,登載了黃廈千的〈遊美瑣記〉,文中提到:

在日登陸一問題,事前原有兩種意見:有以邦交關係,主張不登陸者;有以報酬雪恥,不在負氣,有謀人之心,尤貴知彼知己,不妨乘此機會登陸一視,作一實地之認識者,結果卒十九以上登陸。

簡單來講,當時有人覺得日本是敵國阿,尤其1931年還發生過滿州事變,日本都侵門踏戶了,我幹嘛還要經過你家被你賺觀光財。不過多數人還是認為,在日本登陸做個小旅行,與愛不愛國是兩回事,既然都經過日本了,就算走馬看花的遊覽,也算是稍微做一個知己知彼的動作,重點是:船旅期間看著大海無邊的日子實在是非常無聊,既然都靠岸了,沒理由不下船在日本玩一下。結果,船上的中國同胞們,十之八九都去辦了通關手續。

下船之後的中國人,分別在神戶與橫濱,接受當地中國外館、僑胞或留日學生的招待,帶領他們去當地的一些著名景點參觀。黃廈千在遊記中就有提到他被帶去搭電車,到寶塚參觀了動物園和劇院,在東京還有留日學生幫忙雇車,繞行東京市區做了一趟City Tour,經過銀座的三越百貨、帝國圖書館、東京帝大,還繞了皇居一圈。除了在辦理登陸手續的時候跟海關有點語言上的雞同鴨講,基本上遊記中的日旅經驗,看起來非常愉快。


其實1927至1937年間,日本一直是中國的旅遊業者推廣海外旅行風氣的重點國家,當時的中國旅行社,一直透過自家發行的《旅行雜誌》,以及各種報刊媒體,招攬團體赴日賞櫻,有關日本名湯或名勝的報導也很常見,會推廣日本線當然主要是因為交通方便。

雖然往返日中間的船運交通,在19世紀末就已經有日本及外國的郵船公司,開設了多條航路,不過1923年日本郵船會社所開闢的兩地的聯快航線,又將原本從上海到長崎間的航行時間,從將近兩天短縮為26小時, 比其他航線的船隻更為快速。負責航行在這條聯快航線的長崎丸與上海丸兩艘郵船,在《旅行雜誌》所刊載的日本遊記中,是經常被提到的交通工具。

除了交通便利之外,即便是進入1930年代,日中兩國因為東北問題,與一連串的戰事陷入關係交惡,日中戰爭爆發之前,當時的中產階級與文化人之間,還能稱得上是時尚的旅行風氣。這樣的風氣除了旅遊業者扮演幕後推手的角色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日幣實在是太便宜啦

黃廈千當年在東京雇車遊覽的時候,曾經提到當時兩國的貨幣匯率:

余與同船數人,得一在日留學友人之嚮導,專僱小汽車前往,車資以時計,每小時日金一元五角,合我國一元四角左右,遠較我國之汽車租價為便宜,可見日本生活低廉之一斑。

無獨有偶的,1938年的《旅行雜誌》,登載了一位署名「沁明女士」的作者,隨夫婿赴美深造時的遊記,提到途經日本遊覽,在兩替店換錢的匯率:「美金一圓換日金三圓,中國錢一圓換日金一圓」。

可以知道在中日戰前,兩國的貨幣匯率幾乎接近一比一,對當時有經濟能力出國旅行的人而言,用一比一的匯率在日本旅行,得到的旅遊經驗比國內舒服太多了。尤其戰前日本舒適又便利的交通網絡,花差不多的錢,比起在中國搭火車移動的混雜與不適,簡直是天差地別,其他像是觀覽、飲食與購物的體驗,那就更不用說。

此外,暫且不提日旅,從近代赴日留學的趨勢來看,甲午戰後至1930年代中日爆發前,共有三次留日高潮。《大留學潮》一書的作者張倩儀曾指出,第三次的留日高峰,剛好就在1935至1937年。1933年因中日軍事衝突稍緩的情況下,原本返國的留日學生又紛紛赴日,至1935年秋季有高達3000人之多,由於中國貨幣兌日幣的匯兌價格升值,留日費用便宜,也是造成赴日留學的誘因之一。

當時與國民政府關係深厚,被視為「愛國企業家」的中國旅行社的創辦人陳光甫,為了推動中國民眾的旅行風氣,並沒有打著「愛國」的旗號,漠視日本這塊相對容易向民眾推廣海外旅行的市場,反而透過雜誌發行,帶起了當時部分民眾的日旅風潮。

當日旅成為一種憧憬或需求,也是旅遊市場的一部份,身處其中的每個人,會願意以「愛國」之名,來放棄自己旅行的喜好,或是擋自己的財路嗎?畢竟每個人都想過更好的生活。


拿自己的舊文來蹭一下時事,在京阪已經一個禮拜了,去心齋橋看電影的時候,經過道頓崛的螃蟹道樂,偷聽到排隊用餐遊客們的中文口音,我都快笑出來,身體一向都是誠實的。每次去難波都要拍一下千日前的井川遙,旁邊的磯丸水產也跟螃蟹道樂一樣生意很好。

明天要離開大阪了。

photo by Cathy Tsai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蔡凱西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年度問卷】略有小成的一年(吧?)

來共此一連憂夢吧:那些年我們看過的瓊瑤究竟有多恐怖

鴉片煙霧吞吐間的王道樂土:我看漫畫《滿州鴉片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