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第二大腦》著眼於資訊兩大特性,讓筆記為「行動」動起來

閱讀筆耕
·
·
IPFS
·
著眼於可操作性和可發現性⋯⋯把記憶的工作交接給第二大腦這位「員工」,幫助身為「執行長」的你排除雜念,致力於指揮和調度這些資訊,進而轉化為成果。

作者: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
譯者: 陳文和
出版社:商業周刊

👉 收藏本文的 Writing NFT 版本 👈

《打造第二大腦: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

不曉得大家是否遇過一個情境,就是做完各式各樣的筆記後,不知道如何「收納」這些筆記;或是真要使用時,卻早已忘了當初寫過相關筆記可供參考,即難以「調用」筆記的窘況。

打造第二大腦除了介紹做筆記的方法,更強調管理筆記的系統,打造一個不用耗費心力去維護、使你騰出專注力的個人知識庫,是謂名為「第二大腦」的外在體系;把記憶的工作交接給第二大腦這位「員工」,幫助身為「執行長」的你排除雜念,致力於指揮和調度這些資訊,進而轉化為成果。



■ 第二大腦如何運作?

書本裡為「第二大腦」的運作方式,起了個簡單好記的名字——CODE——取自四個步驟的英文單字字首:

  • 獲取(Capture):儲存引發共鳴的資訊
  • 組織(Organize):著眼於「可操作性」定奪筆記的位階
  • 萃取(Distill):找出精髓
  • 表達(Express)

相較另外兩點,個人認為中間過程的「組織」和「萃取」是比較抽象的。基於篇幅考量,將聚焦於討論這兩個要領。我把前者「組織」理解成管理筆記(的位階),著重在資訊的「可操作性」;而後者「萃取」則是做筆記的技巧,特別在意資訊的「可發現性」。



■ 管理筆記:著重「可操作性」,以 PARA 定序筆記的位階

作者以他過去的失敗經驗為例,他試了很多方法,甚至採取了類似「圖書分類法」這般浩大的工程,換來的卻是「光是分類就很累」的心理負擔;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使用工作上「專案」(Project)的思維,套用在手上的筆記定序,竟出奇的好用!

假設你正在進行某個專案——有始有終、有明確的特定結果——那麽所有服務於這個案子的攸關資訊,都可以集中到「專案」資料夾項下,這是對於推動案件進程,最有「用處」的第一梯隊;也就是說,作者建議我們以資訊的「可操作性」作為收納定序的基礎,而非知識本身的類型。這樣一來分類就變得簡潔,只需要「PARA」四大位階,就可以涵蓋所有筆記類型,使它們各得其所:

  1. 專案(Project):職涯或人生中正努力進行的短期任務
  2. 領域(Area):想要逐步掌理的長期責任範圍
  3. 資源(Resource):未來可能有用讀的題材或旨趣
  4. 檔案庫(Archive):來自於其他三大類別的備而不用事項

在這個簡單的框架下,處裡一則筆記的「收納」問題很省事,使用者也可以加上「5. 暫存區」,讓獲取資訊和組織資訊分開來處理。

此外,每一則筆記都是一個模塊,可依據當前需求有變,從而改變它的位階(位置)。例如我讀完某本書的筆記,最初可能安置於「3. 資源」裡(感興趣的主題,但現時未能和當前專案連動),未來遇到某一件任務,恰好攸關於這則筆記,便可以「調用」它去支援「1. 專案」前線;待案子結束後,所有相關的筆記各自回歸居所,有一部分筆記會進入「4. 檔案庫」,如果這個案子是一次性,未來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再出現類似情境的話。

總的來說,這些筆記是動態的、是流動的,所以作者極力推薦我們使用「數位工具」來打造這套(第二大腦)系統,較容易執行每ㄧ則筆記的編修、移動與索引。

實作,在「3. 資源」增加名為「閱讀」的資料夾

至此,我們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組織體系,管理筆記動向的方式:至於下一個環節,作者要分享他是如何萃取資訊,做成一則具有「可發現性」的筆記。



■ 做筆記:強化「可發現性」,輕鬆無負擔的累進式摘要

做筆記就如同時空旅行——把知識封包傳送給未來的自己

把做筆記的價值「推銷」給未來的自己,你的每則筆記就如同造福未來的自己而創造的「產品」。未來的你可能只有匆匆片刻來查看這些內容,所以我們必須強化筆記的「可發現性」,使未來的自己易於發現、回想並運用我們的筆記——而且不會花費太多時間——作者分享了名為「累進式摘要」的做筆記方法:

  • 第一層:摘錄
    擷取某一段內容(文本的片段),並附上出處來源,這是為了便於日後索引,如果有需要的話。
  • 第二層:粗體
    為你感到有共鳴的句子畫重點,順從直覺即可,縱使當下無法說明理由也沒有關係。
  • 第三層:螢光
    必須凸顯「重中之重」使上一層那些句子更加簡潔,用隻字片語概括精髓。
  1. 第四層:自己
    通常只需要做到第三層就好,如果日後否發現某一則筆記使用率很高,顯然它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意義,那麼理當為它添加自己的詮釋。
閱讀筆耕使用「累進式摘要」完成一則筆記

這種多層結構的筆記方式猶如一張「安全網」,我們擷取的文本始終保持完整,所以隨時可以 Undo 回到上一層重新嘗試,不用擔心犯下難以復原的錯誤;而且還像 Google Map 般可以「放大與縮小」你的知識地圖視野,依據當下需求切換成「見樹或見林」。

況且截至第二層的粗體和第三層的螢光,並不要求你真的得「額外寫下」什麼,這讓做筆記這件事情變得輕鬆,同時也不會構成心理負擔。



■ 尾聲:讓筆記為「行動」動起來

閱讀《打造第二大腦》的過程中,屢屢聯想到此前拜讀過的另一本書籍,台灣電腦玩物站長Esor 的《防彈筆記法》。兩本書都希望使用者不要把過多心思花在「如何分類」筆記,而更該著眼於「如何行動」上,所以才有了以專案為第一梯隊、任務導向的思考體系。

除此之外,還遇到了思想上的衝突,我憶起《子彈整理思考術》裡比較推崇「紙本書寫」的筆記系統,和方才兩本書的偏好有著顯著差異。對我來說,樂於都嘗試看看,再從這些方法論中,各自擷取一些適合自己的方式和啟發,尋求對工作和生活上帶來正面影響。

更著眼於行動,讓每一則筆記為此動起來吧!



閱讀筆耕的簽名檔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
≣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 註冊 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兌現 OSMO 與擼羊毛
≣ 註冊 Potato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6|AI 沒幹掉編輯,反而養活了一票人

閱讀筆耕|幣安交易所 3大「白吃的午餐」超級比一比

卡片盒筆記 ze5 |數位化文獻筆記要怎麼寫?節錄評論法